北京這些地方變得「一路暢通」?你感覺到了嗎?

2023-12-20     北京交通廣播

原標題:北京這些地方變得「一路暢通」?你感覺到了嗎?

導 讀

京廣橋、燕莎橋橋下路口增加掉頭車道;十里河路口壓縮機動車道,擠出右轉專用道……隨著一項項疏堵「手術」完工,東三環多個橋區路口改造後提速

京交通廣播《一路暢通》「交通大家談」節目,特邀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綜合治理科科長葉凱豐,工程師李志剛、工程師張日三位嘉賓,介紹全部完工的2023年市級20項疏堵工程。

除了為小汽車提速,20項疏堵工程還同步提升慢行系統,騎行、人行過街的「堵點」也得以打通。

路口改造

挖潛既有資源、提高通行效率

城市道路交叉口作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節點,承擔著車流彙集、轉向、疏散的任務,由於「瓶頸效應」,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比路段低,交通需求過大就會引發擁堵。在今年的疏堵工程建設中,本市重點針對東三環京廣橋、燕莎橋等易發擁堵路口,通過充分利用橋下空間、調整車道等方式,打通路口瓶頸,提高通行效率。

東三環京廣橋和燕莎橋橋下路口

存在問題:

東三環京廣橋(與朝陽北路相交路口)、燕莎橋(與亮馬橋路相交路口)是東三環重要的交通節點,交通流量大,車輛掉頭、左轉需求大。改造前兩個路口的北進口左轉、掉頭車道共用1條車道,當左轉車輛等紅燈的時候,掉頭需求車輛需排隊等待,運氣不好的話掉頭車輛需要等待1-2個紅綠燈周期,約6-8分鐘。

改造措施:

利用橋下停車場空間增設北向北專用掉頭車道,提前分流橋下路口掉頭車輛,減少掉頭與左轉車輛共同排隊等候時間,緩解路口交通壓力。這兩個路口改造前的掉頭需求是每小時240輛左右,改造後這些車輛一般不需要排隊等待、可以在遠端直接掉頭。

東三環十里河路口

存在問題:

東三環十里河路口同樣是三環路的重要交通轉換節點,從京滬高速下來的車輛、三環主路出口車輛在該路口左轉去往左安路、右轉去往大羊坊路。由於交通量大,京滬至三環內環的進口到十里河南側主路出口距離僅為100米、主路出口距離十里河燈控路口只有200米,一旦十里河路口交通擁堵,車輛將倒灌引起三環主路出口車輛排隊、導致京滬高速擁堵。

改造措施:

通過壓縮機動車道寬度、利用步道外側空間等方式,將路口由原4車道調整為5條(1條左帶掉+1條左轉+2條直行+1條右轉),每小時可多放行機動車約180輛,路口南進口通行能力提升約15%。十里河燈控路口多放一些車輛,可以減少三環主路出口、京滬高速進入三環車輛排隊交織現象。

改造前的東三環十里河外環橋區輔路/市交通委提供

改造後十里河橋區輔路南向北

永豐路與西北旺南路交叉口改造工程

存在問題:

路口東側為上地軟體園,周邊騰訊、新浪、百度、網易、聯想等企業交通出行需求量大,高峰期由永豐路右轉向東至西北旺南路方向的交通量高達1700輛/小時,原設置的1條右轉車道是無法滿足交通需求,導致路口排隊延時。

改造措施:

首先,通過壓縮主輔隔離帶,將路口調整為2條專右車道,解決路口主要矛盾。

二是改造前非機動車行駛路徑不明確、非機動車道寬度不足,本次調整了非機動車流線、增設地面彩色鋪裝,明確了非機動車行駛路徑,優化了路口慢行交通組織。

三是路口北進口受隔離帶阻隔,進口道由路段5車道漸變為4條車道,存在道路瓶頸,本次通過降井、拆除障礙物等措施,打通了道路瓶頸。

四是退建道路中央隔離帶空間,新增了南向南掉頭車道,避免左轉壓車問題。

朝陽北路與金榆路路口

存在問題:

朝陽北路與金榆路路口位於朝陽和通州交界位置,路口西邊屬於朝陽區、路口東邊屬於通州區。這個路口的西進口原來只有兩個機動車道,分別為1條直行帶左轉車道、1條直行車道,我們接到很多市民建議,反映這裡晚高峰的時候很堵車,希望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改造措施:

利用道路中央及主輔路隔離帶空間,將路口西進口由2車道拓寬為4車道(掉頭+左轉+2直行),並在東進口增設東向東專用掉頭車道,同時增設行人二次過街安全島、非機動車一次左轉等設施,優化了路口交通組織。

項目實施後,該路口東進口方向車輛排隊情況明顯減少,通行能力約提升30%,緩解晚高峰出京方向燈控路口排隊等候現象。

南大紅門路與警備東路路口改造工程

存在問題:

警備東路沿線有南苑機場家屬區,警備東路6號院,豐臺區第 19干休所,東高地小學等小區及學校,改造前,南大紅門路與警備東路路口設置中央護封閉,只能實現右進右出,人行過街需向南繞行約 80米的豁口實現,同時機動車也無法在該路口實現左轉,早高峰從警備東路出來的車輛需要先向南行駛約80米、再掉頭向北進城,由於路口到紅綠燈豁口的80米距離過短,車輛排隊掉頭,經常造成交通擁堵,市民出行不方便。

改造措施:

本次改造將南大紅門路與警備東路路口的中央護欄進行了打開,將南側80米的紅綠燈挪過來,將該路口改造為燈控十字路口,同步完善行人過街等設施,解決了周邊居民交通出行不便的問題。

姚家園路與四環輔路路口改造工程

存在問題:

這個路口的人行過街距離較長,路口面積約4800平米、南北向過街距離約60米、東西向約80米,路口缺少二次過街設施,有的時候一次紅綠燈無法通過,行人占道馬路中間很危險。

改造措施:

通過壓縮機動車道寬度、在道路中間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保障行人出行安全。

東四環輔路與垡頭路路口交通組織完善工程

存在問題1:

這個路口位於東四環垡頭路,也就是小武基橋的位置,改造以前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路口交通組織太複雜,秩序比較亂,東四環小武基橋是上跨四環主路的U型跨四環的北向北掉頭車道,車輛下橋後需要向左進入四環內環輔路、向右進入垡頭路,橋上還有電動車也需要向兩側併線;四環輔路機動車、非機動車也需要向右進入垡頭路;再加上行人通行需求。我們研究方案的時候數了一下,大概有10多個交織的衝突點。再加上地面標線不是很清晰,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改造措施1:

我們去現場進行了很多次調研,上面提到的交通需求都存在、無法通過其他道路進行分流。為了改善交通秩序,根據車輛行駛軌跡微調機動車、慢行行駛軌跡,增設路面彩鋪、施劃導流區等方式改善交通組織。

存在問題2:

在垡頭路口北邊的四環輔路設置有1處公交車站,車站北端頭設置有1處四環主路進口,兩個位置平行。由於早高峰四環主路比較擁堵,車輛從輔路進入主路比較困難,車輛容易在輔路占用1條車道進行排隊,如果公交車再停靠侯客,四環輔路只有1條車道能夠正常通行。

改造措施2:

調整垡頭路路口到公交站、四環主路進口這個路段的斷面,通過調整車道寬度、非機動車道外繞公交站的方式,將該路段輔路由3車道調整為4車道。在公交車進展、四環進口車輛排隊的時候,依然能夠有2條車道能夠確保輔路直行車輛需求。

道路拓寬改造

解決交通組織問題

蘇州街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前道路改造工程

存在問題:

早高峰就診車輛與周邊寫字樓進出車輛2股車流僅僅依靠一個7米寬的主輔路出入口進出停車場,導致車輛出行不暢。

改造內容:

剷除現狀主輔隔離帶,挪移隔離帶上現有公交站及路燈等設施至外側步道,從而增加1條主路車道的同時增加輔路車道寬,進而方便輔路就診車輛的駛入與駛出,提高了通行效率。

南苑路與大紅門西路路口

存在問題:

該工程位於南苑路與大紅門西路交叉口,現狀南苑路主路南進口左轉車輛排隊長,同時輔路車輛匯入主路左轉需短距離跨多車道併線,存在安全隱患;南進口非機動車道交通量大,非機動車車道寬度不能滿足需求。

改造措施:

通過綜合整治,提高該交叉口整體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一是拆除部分分隔帶,合理利用道路空間,調整交通組織,實現輔路左轉,避免輔路車流與主路車流交織,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二是拓寬非機動車道寬度、增設二次過街島,提升路口慢行通行品質。

善慢行系統

保證騎行步行連續性、安全性

疏堵工程在秉承以往緩解道路交通擁堵的基礎上,重點對全市慢行系統進行了一些專項治理,利用工程手段提高和改善慢行交通的出行條件,規範機動車、非機動車與行人之間的交通秩序,從而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緩解道路交通擁堵。騎行人、步行人的路權,也通過疏堵工程得到了保障。

圓明園西路慢行系統完善工程

存在問題:

圓明園西路肖家河至頤和園路路段沿線學校、社區密集,尖峰時段非機動車高達2000輛/小時,但由於該路段北向南缺少非機動車道,大量非機動車在機動車道上與機動車混行,或在人行步道上穿行,影響通行效率、存在安全隱患。

改造措施:

本次改造通過利用道路西側部分綠地全線(1.1公里)新建寬2.5米非機動車道,並鋪設非機動車道彩鋪,保障非機動車道的連續性的同時,使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各行其道互不干擾,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隱患,提升慢行系統出行環境。

南緯路、北緯路路口慢行系統完善工程

存在問題:

南中軸南緯路、北緯路兩個路口中央御道不連續,行人在路口需要先向兩側走到外側步道,通過紅綠燈然後再繞回來,需要等待3次紅綠燈才能到中央御道的另一端。

改造措施:

在御道中央增設紅綠燈、人行橫道和二次過街島,保障了南中軸慢行系統的連續貫通。

溫陽路、稻香湖路慢行系統完善工程

存在問題:

市民通過12345反映溫陽路、稻香湖路非機動車道和人行步道共面,也就是說自行車需要在步道磚上騎行,這樣騎起來就會非常顛簸,而且與行人混行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改造措施:

所以我們對2條道路的慢行系統進行整體改造,按照標準斷面設置專用自行車道和人行道,這樣就能改善騎行環境的同時,將行人與非機動車進行分離,從而優化交通秩序,降低安全隱患。

雙向的累計新增非機動車道10多公里。

設道路進出口

今年還通過調整或新建道路進出口、優化交通組織等措施,合理分配道路資源,完善和提升道路設施功能,進一步規範重點區域的交通秩序,提升區域通行能力。

北土城東路增設進口

存在問題:

項目位於地鐵10號線安貞門地鐵站附近,旁邊有外運大廈、招商局等很多企事業單位,改造以前,這一段路沒有進口,周邊大廈出來的車需要在輔路通行,過安貞路路口後到北辰路路口掉頭回來,才能實現左轉向南去往安貞路,堵車的時候大概需要10分鐘。

改造措施:

通過在安貞門地鐵站西側增加1處主路入口的方式,車輛可以通過這個路口併線到安貞路路口實現左轉和掉頭,減少繞行距離和通行時間,方便周邊外運大廈等企業需求,做好營商環境的服務工作。

西五環曉月苑增設出口工程

存在問題:

豐臺曉月苑地區居住人口較多,受西側五環路、北側京港澳高速、東側鐵路線網等限制,曉月苑地區交通出行困難,從西五環(北行)去往曉月苑地區的車輛需經宛平橋定向匝道至京港澳高速輔路,由閥東橋橋下路口進入曉月中路前往,車輛繞行距離較遠,同時增加京港澳高速宛平橋區交通壓力。

改造措施:

為解決曉月苑地區出行難問題,市交通委會同市公安交管局、豐臺區交通委、宛平街道等相關單位經過反覆論證,研究確定了改造方案:利用五環路主路外側邊溝,在西五環內環新增一處主路出口匝道(長約146米、寬7米)。工程完工後去往曉月苑地區的車輛可由該出口直接進入曉月苑地區,可縮短通行距離約3.5公里、預計可減少通行時間約10至15分鐘。同時,有利於緩解閥東橋下路口京港澳高速輔路及曉月中路等地的交通壓力,為曉月苑地區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條件。

西四環玲瓏路北增設出口工程(內環)

存在問題:

改造前,四環主路(內環)玲瓏路出口與玲瓏路西口太近,僅120米,大量的四環主路(由南向東)右轉去玲瓏路的車流與四環輔路直行車流在這120米內進行錯車,導致路口擁堵,甚至主路車輛倒灌,使四環主路車輛行駛緩慢。

改造內容:

在現有玲瓏路出口北側1400米位置(周邊有大量居民社區)新增主路出口一處,同步改造輔路車道由雙車道至三車道,從而使原有的輔路直行車輛,不用過早的出主路,而是到家門口後再出主路,從而有效減少了玲瓏路路口壓力,也方便了市民回家。

完善公交設施

公交專用道優化調整工程

在今年6月、9月,分兩期部分公交專用道優化調整工作,增加公交專用道「工作日」附標,允許社會車輛在非工作日通行公交專用道。

育慧東路(東行)公交站改造工程

存在問題:

育慧東路(東行)公交站,原站台長度只有10米,只能停靠1輛公交車,這個站點有6條公交線路,如果同時到達多輛公交車,公交車會占用外側車道排隊,影響後邊車輛連續通行。

改造措施:

將公交港灣和站台延長到了40米,為行人提供充分候車空間,減少公交車停靠占用機動車道的情況。

內容來源:北京交通廣播《一路暢通》

編輯:劉慧明

值班主編:車水

監製:趙鵬

點個

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0855efad29bd5805278a8a45b084bbe.html











1.17億人次!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