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9日)上午1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諾貝爾獎得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獲頒「共和國勳章」。
昨天(28日),央視《新聞聯播》的《共和國不會忘記》系列報道,介紹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屠呦呦。其中,特別提到一個最新情況,即屠呦呦領銜的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入駐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基地。這是全國首個青蒿素研究中心,建成後將助力屠呦呦團隊,為青蒿素藥用價值的進一步研究深化創造基礎條件。
一段青蒿情 一顆報國心
屠呦呦
屠呦呦自20世紀60年代起便投身抗瘧藥物研究工作,60多年致力於中醫藥研究實踐,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為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類健康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00年至2015年期間,全球瘧疾發病率下降了37%;瘧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60%,全球共挽救了620萬人生命。
2015年10月,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由於在青蒿素髮現及應用治療瘧疾方面的傑出貢獻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因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青蒿素研究中心入駐
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基地
為保障屠呦呦領銜的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獲得更加堅實的科研條件和後備基礎,今年8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科技園一期工程青蒿素研究中心在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基地舉行了奠基儀式。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科技園一期工程青蒿素研究中心總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由中部地上13層的主樓和位於東西兩側、地上7層的大空間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及動物實驗室3棟單體科研樓用房構成。按照計劃,中心將於2021年竣工。
青蒿素研究中心專注於青蒿素研究,將承接屠呦呦終身研究員在青蒿素髮現及其應用於治療瘧疾方面的研究成果,持續發揮於2015年10月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影響力。中心將引進屠呦呦中藥研究所、抗生素與抗感染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藥物生物合成重點實驗室、抗病毒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等10餘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平台,打造全國乃至亞洲地區抗瘧新藥評價核心基地。
位於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的青蒿素研究中心效果圖
據介紹,青蒿素研究中心工程建築的整體形態外直內曲,寓意「醫者方圓,外方內圓,外剛內柔」的中醫行醫之道。3棟科研樓呈現東西低、中間高的走勢,東西建築環繞中部主體形成托舉之勢,寓意青蒿素汲取中國中醫精髓,冉冉升起。
青蒿素研究中心落戶的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基地,是中關村大興-亦莊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生物製藥、現代中藥、創新化藥、醫療器械等為主體產業。目前,醫藥基地引進項目500餘家、投資額超過500億元,集聚了醫藥類G20企業、國家「十百千」企業、世界五百強費森尤思卡比、中華老字號同仁堂、百年協和、以嶺等一批國內外龍頭企業。同時,引進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圍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工程技術轉化基地、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國家獸醫微生物中心等一批行業前沿「高精尖」項目、院所入駐,著力建設「研、產、商、展、療」一體發展的健康新城,打造成為國內領軍地位的「中國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