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變「魔窗」 北京地鐵驚現黑科技!

2020-04-12     創新創業中關村

最近

不少小夥伴搭乘北京地鐵6號線時發現

一塊原本普普通通的列車車窗

悄悄「升級」成為科技感十足的透明螢幕

列車起步後

螢幕便會顯示到站信息和路網圖

還能在到達下一站之前

提前亮出車站三維示意圖

出口、電梯和廁所等服務設施的位置

也一目了然

先來看一段小視頻


視頻加載中...


這個「魔窗」也太酷了吧!

網友們紛紛表示要來打卡


這是由北京地鐵聯合一家來自中關村的企業——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單位共同研發的「首都智慧地鐵」科研項目成果——智能列車乘客服務系統,目前在北京地鐵6號線進行試驗。


與現有地鐵使用的系統相比,新系統大膽使用了多項前沿技術,展示了多種「黑科技」,具有智能、高效、安全等顯著優勢。


這裡的車窗到底有多神奇呢?


「魔幻螢幕」來登場



在6號線車廂,車門和通道上方分別新增4K高清螢幕,乘客可以在車廂的不同位置獲知下一站、前方車站洗手間、扶梯、換乘路線、出口位置分布、前後車廂擁擠度等信息。



除此之外,列車車窗「搖身一變」,成為一面55寸的螢幕,列車起步後,分別播放列車當前位置、線網圖以及前方車站三維示意圖。


這裡的車窗使用的可不是普通的高清顯示屏,而是採用可自發光的OLED螢幕。



什麼是OLED螢幕?


OLED即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不同,無需背光燈,採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或柔性有機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螢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並且能夠顯著地節省耗電量。


此外,OLED螢幕可以顯示純黑色,還可捲曲、可摺疊,具有超強可塑性,常被用於曲屏電視和手機中。


「貼心導引」來指路



在呼家樓站,「候車引導螢幕」和屏蔽門結合,當「智能列車」到來前,可提前告知乘客「智能列車」的運行位置、不同車廂擁擠度、強冷/弱冷車廂,方便乘客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位置候車,讓人們的出行更加貼心和便利。


據介紹,該系統後續還將支持對「越行大站快車」的運營信息進行提示。


「守護之眼」來看顧



此外,車廂內設有保護乘客安全的「眼睛」,利用車內感知攝像頭,運用圖像識別和智能分析技術,首次實現對於車內乘客暈倒、揮手求助等的檢測和報警。特別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守護之眼」還能夠「觀察」乘客佩戴口罩的情況。


同時,司機前方也加設感知設備,利用司機面部特徵推斷駕駛狀態,一旦檢測到疲勞、分心,系統就會語音提示。



看不見的地方也有改變。列車可實時採集車內滿載率、溫度、濕度、空氣等信息,與其他列車運行數據一併上傳運營監控雲平台,為舒適度改善、運營管理提供數字化依據。



列車還可以實現「網聯化」,通過無線自組網,實現列車級信息傳輸。平台支持擴展「千里眼」、「順風耳」、「智能運維」功能,列車區間運行過程中,通過基於人工智慧的主動感知(TIDS)技術,只要前方出現構成危險的障礙物、人員,系統自動報警、提示降速;列車回庫後,連接庫內WIFI上傳運維數據,為設備維護、故障預測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本次項目研發單位之一的交控科技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中關村豐臺園。2019年7月22日,交控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也是首批科創板上市的5家中關村企業之一。


交控科技是一家以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BTC技術為核心,專業從事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研發、關鍵設備研製、系統集成及其他相關技術服務的軌道交通自主創新領軍企業。其CBTC核心技術在北京地鐵亦莊線的率先應用,讓中國成為繼德國、法國、加拿大之後,第四個掌握CBTC核心技術的國家,也是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第一家擁有CBTC自主技術的企業。


此外,交控科技研發的全自動運行系統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成功應用於北京地鐵燕房線,是國內首條應用自主化全自動無人駕駛技術的國家級示範工程項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UIcHEBrZ4kL1ViXdN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