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網簽面積最低,廣州樓市「金九」變「銅九」

2019-09-30     大灣區房產

誰能想到,傳統的樓市旺季,居然交出了一份令人震驚的成績。

來自中原研究發展部統計的數據:今年9月,廣州一手住宅網簽成交6523套,環比下跌11%,同比下跌33%;成交面積70.66萬平,環比下跌8%,同比下跌32%。


不僅是同環比雙雙下跌,就在今年前9個月的網簽量中,本月的網簽面積也僅高於2月。


難道市場真的涼涼了嗎?一起來看看中原研究發展部的分析:

1、8月住宅供應創春節後新低,導致9月成交表現不佳

今年8月,新批可售面積55萬平,這是導致今年9月成交量銳減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中,一手主力區南沙、增城、番禺等8月供應環比「全線下降」;

其中「東大倉」增城8月僅供應11.55萬平(1117套),環比下跌34%,剛需板塊「乏力」直接影響9月大市表現。

2、各區以高端盤推貨為主,貨量也相對較少

9月上旬推推新以思科智慧城12光年、葛洲壩紫郡府、珠江花城為代表。

對於此類中高價位項目,市場需要時間消化,故未能在短時間內拉動成交數據上揚。

3、跑量大盤多選擇在國慶前夕推貨


包括亞運城、湖山國際、科慧花園、中交藍色海灣在內的跑量大盤,都選擇在9月下旬或國慶推貨,成交未能反映在9月網簽數據上。

中心區成交逆勢反彈

具體到各區成交情況,增城銷量大神的地位巋然不動,9月共網簽了4310套新房,但環比上個月,還是跌了13%。

本月中心區和外圍區成交呈現出鮮明的反差,中心六區整體成交量環比上漲了6%,其中僅黃埔區出現了下跌現象,其餘五區均逆勢上漲。

而外圍五區整體成交量則環比下跌了17%,花都、南沙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


不過,9月的熱銷大盤仍然被外圍區霸占著。

本月成交10大熱盤中,8個為番禺、增城、南沙、黃埔剛需大盤,8大項目累計成交1454宗(14.5萬㎡),占全市21%的成交面積。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隨著外圍區大盤推貨力度加大,加上「年尾」一口價、促銷活動帶動,剛需買家陸續入市,紛紛進入「年底購房狀態」。


全市庫存消化周期10個月

由於本月成交放緩,加上新批供應量有明顯增加,刺激全市消化周期重上10個月關口。


長期處於缺貨狀態的天河、白雲、增城區庫存得到補充,消化周期延長,其中增城提升至8.2個月,對比此前6個月以下水平有所改善。

但需要指出的是,同樣備受買家追捧的黃埔區本月新增供應體量依然偏少,消化周期僅5個月。

由於知識城大盤早於7月便開始推貨,8-9月均未有大量補充,因此市場上出現較明顯供不應求情況。

預計隨著10月大壯名城、品秀星樾等大盤入市,供貨環境將有所改善。

新增供應面積為年度第二高


在新增供應方面,本月一手住宅供應為70.25萬平(6523套),供應面積環比增加28%,為年內僅次於1月(85.2萬平)的第二高位。



根據當前十一推貨預判,中原研究發展部推測,假期期間廣州大部分項目以順銷為主,或會推出小量一口價單位、抽獎活動等吸引客戶,但整體市場交投將表現平穩。

從局部板塊來看,地鐵通勤、供應相對緊缺的板塊開發商要價或相對「強硬」; 板塊競爭激烈的板塊出現小幅讓利的可能性較高。

綜合近年一手市場成交「翹尾」特徵,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進一步「搶客大戰」或從假期後開始打響,尤其今年四季度將有大批全新項目入市,屆時買賣氣氛或將更加熱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w9Mg20BMH2_cNUgvh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