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的促成栽培技術和養殖方法

芍藥的促成栽培方法

(1)品種選擇

進行芍藥的栽培,首先要選定適於促成栽培的品種一般多選擇早花品種,可緒縮短促成開花的時間,如用「巧玲」、「墨紫樓」、「銀荷」、「粉絨蓮」、「大富貴」、「鳳羽落金池」、「美菊」等。



(2)冷藏處理

為使芍藥在自然花期之前開花,要選用三四年生的健壯植株,進行冷藏處理。在冷藏室內,用埋土冷藏法,芽微露即可,冷藏期間每半月檢查1次土鑲濕度,若用砂壤土,以手握剛好成團為宜。過干對催花不利,過濕易發霉爛根。冷藏室濕度,以保持3℃為宜。不同的品種,其處理濕度和處理時間有一定差異。如在9月上旬冷藏植株,然後定植,在15℃條件下,則60~70天開花,即12月可以上市;若需翌年1~2月開花,則10~11月進行冷藏即可。

(3)營養土栽植

經冷藏處理的植株需用營養土栽植,並定期噴施或灌施營養液,輔以激素管理,並特別要注意後期噴肥。營養土可用腐熟的腐葉土、園土和砂土,以2:3:1的比例配製,另加適量餅肥和磷鉀肥,氮肥則在上盆後追施。植株從冷庫取出後要先放陰涼處適應一下室溫。上盆時覆土高出芽1厘米,澆水後芽微露。



(4)溫濕度的調節

催花植株進入濕室後,逐漸加溫,芍藥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高於30℃即對生長不利。可採用以下控溫方法:前期15~20℃,約10天;中期15~25℃,約15天;後期20~25℃,約20~25天。高溫不要超過28℃,低溫不可低於12℃,並避免劇烈的溫度變化。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80%,可通過澆水、噴水、通氣等加以調節。

(5)補充光照

芍藥喜溫好光,在冬春季促成栽培時,正值短日照季節,補充光照尤為重要。光照時數應增加至每天13~15小時,以使花蕾充分發育,開花美、大。

(6)激素的應用

一般使用赤黴素(GA3)處理,在上盆後澆水時,可使用2000毫克/升GA3處理,以進一步打破芽體休眠。當花蕾直徑0.4厘米時和0.8厘米時,用600毫克/升GA3:塗抹花蕾2次;花蕾直徑1.2厘米時,再用1000毫克/升GA3塗1次。



(7)其他管理

當萌芽長到5~10厘米時,陳去無蕾芽,以免徒耗養分。以後注意去除側生花蕾,每株留6~8朵花。當花蕾含苞待放時,應控制澆水,以供出售或租擺。開花後不要往花上澆水,放於15~20℃的室內,花期可達20~30天。花謝後,放回通室,待溫度適宜後栽回露地。如用做切花,按常規採收後,繼續精心管理,養根促芽,以備以後再用。 2、抑制栽培 抑制栽培多選用晚花品種,可考慮選用如下品種:如「楊妃出浴」、「玲瓏玉」、「冰青」、「趙園粉」、「硯池漾波」、「紅雁飛箱」、「花紅重樓」、「銀針繡紅袍」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oVBtmwBvvf6VcSZUh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