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農村孩子不需要素質教育,琴棋書畫課程對農村學生沒必要

2020-06-08     教育思享

原標題:俞敏洪:農村孩子不需要素質教育,琴棋書畫課程對農村學生沒必要

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曾在一則採訪中表示, 目前的農村孩子不需要素質教育;學習藝術,繪畫等等課程是毫無必要的。對於農村孩子來講通過應試教育,進入一個跟城市孩子一樣的平台才是農村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

同時俞敏洪還強調 農村的孩子已經和城市孩子拉開了層次,從需要的角度闡述了所謂素質教育並不重要的觀點。

俞敏洪的這種說法,瞬間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議論。 廣大農村孩子的教育問題,本來就廣受人們關注。而俞敏洪的這種觀點,未免又顯得有些過於離經叛道,自然會讓大家深思。

早在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就素質教育問題就出台了相應政策,在《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對素質教育作出了明確的表述:「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 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很顯然,俞敏洪所說的素質教育並沒有觸及它的根本,我們不得不否認 琴棋書畫等藝術類對孩子創造性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但琴棋書畫完全不可以等同於素質教育。

而對於農村孩子來說,想要完成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恰恰是需要更多的素質教育,俞敏洪講,目前城市和農村孩子已經拉開了差距,城市孩子擁有更高的起點,以後的志向也指向更高的位置, 農村孩子只有好好學習進了大學之後才能夠更好地與他人競爭從而改變現狀,甚至可以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但重視素質教育,不就正是在彌補這種差距,讓農村孩子也能更好地走出來的辦法麼?

在採訪中,俞敏洪說了自己在北大的四年中,與城市孩子比起來自己永遠是自卑的,因為無論從氣質,涵養,見識等等方面都和人差了一大截,這確實是一個農村孩子在大學裡的真實寫照, 在農村孩子還在計較自己的生活費要如何讓合理使用才能足夠自己的日常生活時,而家庭條件更好的城市孩子往往有更多的經濟支持其吃喝玩樂。

接受過素質教育的孩子,在面對這些實際的落差時會不會更加從容自信呢?顯然, 素質教育不只是在創造力實踐能力方面培養孩子,通過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也能給孩子帶來更加強大的心理。

國家一直在大力支持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不論是三支一扶還是西部計劃,都是想通過人才的向下流動帶動起農村孩子樹立更高目標的信心。

但現在的農村教育依然不容樂觀, 優質生源流入城市,教育基礎設施無法保障,應試教育的基礎條件都不夠完善,更別提素質教育,但是不完善並不代表不需要。

現實的教育條件限制了農村素質教育的開展,但如果真的認為農村孩子是不需要素質教育的,無疑是扼住了農村孩子在更廣闊的天空下暢快呼吸的喉嚨。

這種觀點不禁讓人想起主持人魯豫在一次採訪中的發問, 當時她正在採訪一群偏遠農村來的孩子,提到孩子們的伙食時孩子說他們沒有肉吃,魯豫問道:為什麼不吃肉,是肉不好吃嗎?

同理, 農村的素質教育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作用,就可以說它根本沒用嗎?同時對於素質教育的真正內容我們應該也有所思考:讓孩子真正得到全面發展,是不是就只能靠琴棋書畫和考級考試來支撐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lM6mXIBiuFnsJQVHY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