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nt Laurent的「迴光返照」是必然的嗎?

2022-09-29     FashionWeek

原標題:Saint Laurent的「迴光返照」是必然的嗎?

主編:F君 / 責任編輯:Johnny Wai

7月16號晚上8點,在摩洛哥馬拉喀什的Agafay沙漠上,創意總監Anthony Vaccarello帶領Saint Laurent為全球觀眾提前上演了「《沙丘2》」。

這是一場近兩年來時尚與自然、科技等方面化學反應最佳的秀場之一,不管你是在直播看到這場秀亦或是回播,你幾乎不會有額外的注意力會關注到秀場以外的事情,在急促的電子背景音樂的帶領之下,你甚至能有一剎那的錯覺,自己看得可能不僅僅是「《沙丘2》」。

毫無疑問,Saint Laurent就是如今時尚圈當中的「逆行者」,在人人都為了貼合年輕消費市場而去擁抱潮流文化的時候,它反其道而行去向著最為傳統的傳統高級時裝進發。這不僅僅體現了Anthony Vaccarello的勇氣與毅力,也體現了如今市場對於傳統高級時裝仍然有著相當的「包容感」

在前創意總監Hedi Slimane的帶領之下,Saint Laurent一直以來都是Slim-fit版型的絕對代言人,不僅如此,他所擁有的暗黑搖滾風格也一直都是從Dior Homme開始的標籤,這一風潮在15年左右的時間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而演變得最烈,你能看到像Acne Studios、Marni、Jil Sander等品牌都有著相類似Slim-fit的設計,而這也代表著Hedi Slimane對於時尚圈的影響力到底如何了。

Celine S/S 2023

在如今Hedi Slimane執掌的Celine當中,你同樣也能看到Hedi Slimane的「移花接木」,在剛剛過去的2023春夏大秀上,讓不少人驚呼——過去的Hedi Slimane已經回來了!這時,Celine與Saint Laurent徹底的成為了「兩個品牌」。

既然倆品牌已經「分道揚鑣」,那麼就說明它們曾經「在一起過」。在Hedi Slimane離開Saint Laurent,Anthony Vaccarello剛剛執掌的第一場秀上,人們紛紛對他抱以期望,因為要想在風格這麼明顯的設計師面前重新讓人們接受,要麼就像是Virgil Abloh與Clare Waight Keller那樣「痛改前非」,當然結局可能是一炮而紅,也可能是「跌落谷底」;要麼就是在上一任設計師的「影子」之下活著,成為一個「木偶」,但保不准有覺醒的一天,讓人們有大吃一驚的感覺。

Saint Laurent S/S RTW 2017

Anthony Vaccarello剛開始便是走的後者這一條路。在17年春夏成衣首秀上,儘管有不少設計是類似於Yves Saint Laurent時期的元素,但大部分人看完整場秀的態度是「Saint Laurent換設計師了嗎」?這或許不僅僅是圈內人的疑問,甚至於是外行人看了也會說,這跟Hedi Slimane的風格不是一樣的嗎?

於是乎,在後來Hedi Slimane執掌Celine且將線下店鋪的裝修也一併更改之時,人們對於他們倆的疑惑就更大了,因為兩個品牌的裝修風格也相類似,你似乎走到Celine有一種走入Saint Laurent的錯覺,或許不僅僅是裝修風格類似,你在當時甚至會感覺到兩個品牌就是「雙胞胎」。

但現在,Celine變得年輕化,不僅找了年輕人最為喜愛的偶像之一Lisa代言,也將品牌整體的風格年輕化,過去暗黑搖滾的Hedi Slimane搖身一變,變成了年輕人的輕暗黑搖滾;反觀Saint Laurent,Anthony Vaccarello徹底地拋開Hedi Slimane的影子,從而轉向最適合自己的傳統時尚,讓Saint Laurent成為了如今時尚圈為數不多,或者說是「碩果僅存」的傳統品牌。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Anthony Vaccarello這樣的做法無疑是一條「死路」,在跟如今最為盛行的潮流文化走相反的路線,也就代表著你就會失去絕大多數年輕消費者的市場,同樣,品牌的收益將會大打折扣;但從大局的角度來看,Saint Laurent就像是一個極為聰明的「軍師」一般,當各個品牌都向著潮流文化投懷送抱的時候,我偏偏要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那一個。如今放眼整個時尚圈,難道Saint Laurent不是那個「最美的逆行者」嗎?

「稀有的傳統時尚」

Saint Laurent F/W RTW 2015 by Hedi Slimane

在Anthony Vaccarello執掌Saint Laurent的初期,人們對於他的作品的評價是「活在Hedi Slimane的影子之內」,想要成為Hedi Slimane的設計師可不少,但真正能成為Hedi Slimane的又有多少呢?似乎到現在一個也沒有,就算是繼Hedi Slimane的Kris Van Assche做的與他頗有幾分相似的情況之下,Kris Van Assche也同樣做出了不同於他的風格,在Dior男裝線的歷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所以不難看出,想要走Hedi Slimane的老路並不是一條明知的選擇,一方面是大環境並不允許,在潮流文化當道的情況下,本身不去擁抱潮流文化就代表著與主流審美相違背,也就代表著品牌大機率會面臨著較低收益的未來;另一方面,Hedi Slimane只有一個,就算模仿得再像,人們也只會記住他的名字,而模仿者如果沒有自身的特點,又在Hedi Slimane沒有隱退的前提之下,人們為何在偌大的時尚圈中,不去購買「正品」,而去購買一個「打版貨」呢?

Givenchy F/W 2018 Couture by Clare Waight Keller

Anthony Vaccarello聰明的點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於「找回這個時代失去的傳統時尚」,他與Clare Waight Keller最大的區別便是時間點的區別,在Clare Waight Keller帶回Riccardo Tisci所丟失的傳統時尚之時,卻因為「叫好不叫座」而沒有繼續在這座時裝城堡中繼續擔任下去,這是讓整個時尚圈感到惋惜的一點。

回看Clare Waight Keller所在Givenchy的時間節點恰好是Demna Gvasalia的Vetements與Balenciaga所帶領的亞文化以及後續Virgil Abloh的潮流文化剛剛來到時尚圈之中。在當下人們因為已然習慣這兩股「境外勢力」的存在,所以並不會對它們表示陌生,而當時人們正因為新鮮感,人們對其非常好奇,以至於傳統時尚在當時可以說是陷入了黑暗當中。所以,Clare Waight Keller換個角度從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來看,可以說是命不太好的一位設計師。

Saint Laurent S/S RTW 2018

Anthony Vaccarello就不一樣了,他似乎是被上天所眷顧的那一個,在如今較為穩定的時尚圈中,傳統時尚在經過了幾番風波之後仍然是圈內的弱勢群體,依舊選擇傳統時尚一方的品牌似乎除了較為老派的品牌之外並沒有什麼較為知名的品牌加入,而Saint Laurent便是極少數之一的品牌。

他帶給品牌的從現在來看也並不是過去我們所熟知的傳統時尚,而是符合現代時代發展的傳統時尚,這並不意味著他的傳統時尚不夠味,相反,你能從他近幾季的作品中發現他對於當代傳統時尚的設計逐漸爐火純青。這一點從銷售額便能看出,品牌在5年內的銷售額翻了1倍以上,去年收入大漲46%至25.2億歐元,這一數字跟10年前相比,則是10倍的差距。

Saint Laurent S/S 2023

只能說Anthony Vaccarello「清醒」的節點恰好是市場對於亞文化和潮流文化趨於平穩的時間,他帶領Saint Laurent重回高級時尚也是讓人們重新看到了新時代的傳統時尚,但他的傳統時尚又不失Yves Saint Laurent所創辦的法式時裝的風格,這或許是人們對Saint Laurent如今愈發喜歡的原因所在。

你甚至從這一次23年春夏的選址就能看到Anthony Vaccarello的用心之處,馬拉喀什是Yves Saint Laurent生前摯愛的城市,因為他的許多靈感都來源於當地,且該地還擁有一座他的博物館和不少故居。所以,換個緯度來看Anthony Vaccarello這一次的出手,他將稀有的傳統時尚又一次帶回到人們視野中,且一次比一次更加熟練,難道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還會有人不明白嗎?那麼,Saint Laurent的「迴光返照」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必然的結果。

「傳統時尚的尷尬」

山系文化的代表者之一White Mountaineering X Uniqlo

如果說Saint Laurent的成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那麼這個必然代表著什麼呢?換個說辭的話就是,Saint Laurent的成功既是傳統時尚的「迴光返照」,也是傳統時尚的悲哀。從時尚發展以來,傳統時尚一直都是時尚發展的「地基」,在過去,時尚和人們是有距離的,它並不是大眾的玩物,只是富人的享受而已。

但隨著生活的發展,潮流文化、亞文化、山系文化等等領域也逐漸興起,在初期它們並沒有影響到傳統時尚的地位,它們就像是樹枝上的分支而已,對於大部分人的生活來說,更像是多了幾種選擇,估計也並沒有會估算到它們會像現在這般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如此之大的影響。或許,傳統時尚的沒落是「有跡可循」的。

Saint Laurent F/W RTW 1965 by Yves Saint Laurent

既然傳統時尚是少部分人且是富裕的人的狂歡,那麼就代表著傳統時尚並不是一個「接地氣」的東西,但問題是服裝的載體是人,服裝它就是我們每天出門的必備物品之一,也就代表著時尚是「必須」得接地氣的,但傳統時尚並不是如此,所以才會誕生出了快時尚這一詞以及現象,人們從快時尚身上找到了可以寄託自己對於傳統時尚的幻想。

潮流文化山系文化等等也是如此,我們所看到的White Mountaineering、Off-White、Vetements等品牌其實僅僅只是這個領域的鳳毛麟角罷了,它們的定價是本身最吸引人的一點,人們會想你既然並非傳統時尚,你哪裡來的勇氣可以用定價跟傳統時尚「叫板」?當有一個品牌出現,人們可能會覺得奇怪也並不會影響到傳統時尚的統治力,但當一波又一波品牌出現,那麼傳統時尚的地位就會理所當然的受到影響。

Off-White X Church's

所以,當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拋棄傳統時尚,連頭部品牌也在逐漸捨棄它的時候,傳統時尚尷尬的一點是如今已然並非是它的天下且當前的局面也極難回到過去春天般的日子,這甚至在未來可能會陷入更加艱難的狀況,你能在現在的時尚圈當中找到一個Saint Laurent,但問題是你更能在時尚圈中找到N個Off-White。

Anthony Vaccarello時期的Saint Laurent就像是我們這個時代中的一顆獨一無二的星星在時尚圈閃耀著,當然,我們沒有辦法保證這顆星星能夠一直大放異彩,但至少在近幾年的表現當中,我們切身實際地感受到Anthony Vaccarello想要表達的東西,我們也依舊對傳統時尚抱以相對應的期望。

「給傳統時尚的一封信」

與Chanel惹上"官司"的Saint Laurent F/W RTW 2021

如果回看Anthony Vaccarello近幾季的表現,除了能感受到他對於傳統時尚的熟能生巧之外,你甚至能感受到他近幾季的作品就像是給傳統時尚的一封信一般,這封信並不是像快餐一樣讓你擁有瞬間的感覺,而是需要你去慢慢回味當中的點點滴滴,你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意思的一封信。

儘管現在還是會有人詬病Anthony Vaccarello的部分設計與Hedi Slimane的頗為相似,但更多的人是看到了他對於傳統時尚的一種「執著」,這份執著更像是Saint Laurent能夠在諸多傳統時尚的品牌中脫穎而出的原因。Christian Dior、Fendi、Valentino等這些品牌在原本的傳統時尚領域中都是許多人心中的白月光,但因或多或少的原因讓人們對它們的看法變得些許動搖,而如今這一白月光當中必然會有Saint Laurent加入。

Saint Laurent F/W RTW 2022

Anthony Vaccarello所做的傳統時尚更像是一種帶有法式風情的傳統時尚,它區別於當下一種主流的審美時尚,像Gucci、Balenciaga、Bottega Veneta、Celine等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這些品牌無疑是社交媒體上的「媒寵」,但你在社交媒體上能看到Saint Laurent的影子的頻率遠沒有它們來的頻繁,但它卻能給人以在心中一種強烈的印象,這對於品牌來說比能設計出多種爆款而聞名來得更有底氣。

對於Anthony Vaccarello和Saint Laurent來說,轉折點無疑是在今年3月8日於巴黎艾菲爾鐵塔之下的2022秋冬系列,從Yves Saint Laurent本人身上獲取靈感,再加上70年代復古的風味,這是人們或許在Anthony Vaccarello執掌Saint Laurent之後的第一次對他發出打心底的讚嘆,或許對於Anthony Vaccarello來說,這一聲讚嘆他甚至可能等了6年之久。

Saint Laurent S/S 2023

但話又說回來,Yves Saint Laurent本人不管是經歷亦或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限的,Anthony Vaccarello將他的東西轉化成當代審美以及傳統時尚的結合對於Saint Laurent肯定是一條適合品牌的路線,但至始至終如何做出自己的風格而不是「靈感來源」這一點在這個時代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像Daniel Lee、Kris Van Assche、Kim Jones、Jonathan Anderson等人也有在過去的基礎上汲取靈感的例子,但他們同樣在後續的發力過程中也有自身最獨特的風格出現於不同的品牌之中,在靈感層出不窮的時代中,又因為科技的發展,讓許多靈感突破距離的限制來到各地人們的身邊,競爭力與過去相比是有了質的變化的,而這才是當下社會想要的且是需要的品牌的樣子,在一種良性的競爭之中獲得品牌的新面貌,Saint Laurent當下是這一輪的「獲勝者」,但也並不保證它能永遠是贏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f4af22377b9bc9468a9a91fc9916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