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閉症怎麼辦?他們來自「星星」,更應該被關愛

2023-05-08     老張育兒

原標題:孩子有自閉症怎麼辦?他們來自「星星」,更應該被關愛

他們是一群來自「星星的孩子」,初聽這個名字,會覺得很有意境,甚至有些浪漫。可是真正了解背後的原因,又會唏噓不已,替他們心疼。印象中,「星星」都是晚上才出現,所以這群孩子,他們也像星星一樣孤獨。

故事案例:

三歲的安安,他和所有同齡孩子一樣,聰明、可愛、又乖巧。從小到大,身邊人都很喜歡他,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沉穩。當其他小朋友都在玩鬧打鬧時,他喜歡沉浸在書中,看一些喜歡的繪本,背一些詩詞。

安安的記憶力很好,只要是他看過的內容,基本上都能相差無幾的講出來。一直以來,沒少被身邊人誇讚,父母也覺得很開心。直到去幼兒園前的檢查,徹底打破了這份寧靜,也讓父母陷入崩潰中。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髮現安安的很多行為,都符合典型的自閉症,也就是所謂的孤獨症。聽到醫生的檢測結果,安安父母難以接受,特意帶著孩子去了其他醫院,但結果卻一樣。

自閉症的孩子,他們有哪些不一樣呢?

單從外貌長相來說,其實和普通孩子沒有太多差別。更多的不同,體現在行為表現方面,而且很多孩子表現明顯,一眼就能看出來。大多時候,這些孩子享受孤獨,總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1、不喜歡說話,哪怕是跟長時間生活在一起的家人,他們幾乎也很少主動開口;

2、沒有眼神交流,不知道是天生敏感膽怯,還是其他原因,他們很少看別人的眼睛;

3、行為比較刻板,同樣的一件事情,他們會反覆去做,看起來略微有些怪異,就連每天的生活,都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才可以。

其實孩子的自閉症,主要表現在社交障礙、言語障礙和行為刻板三個方面。他們享受孤獨,不懂如何跟別人相處,面對別人的示好,也沒有任何回應。正是因為這些方面的不足,導致自閉症孩子出現很多能力方面的欠缺。

他們不懂表達、語言能力也不夠好、理解能力也會出現障礙。大多時候,會用點頭、搖頭的方式表達想法,就連智力方面,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自閉症,到底從何而來?

作為父母,最關注的核心,當然是孩子的健康問題。既然知道自閉症有這麼多的健康隱患,甚至會讓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影響他們的未來發展,父母肯定想要知道出現這種病症的原因。

自閉症大多是通過三個方面導致的: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其他因素。

遺傳因素:父母雙方的家庭成員中,若是有自閉症的表現,那生下來的孩子,就有自閉的風險。

環境因素:生長的環境,若是有很多農藥,或者是重金屬、空氣污染等等,都可能誘發自閉症。

其他因素:孕媽媽在懷孕期間,若是出現孕期感染,或者分娩不順利等原因,也可能加大孩子自閉的可能性。

陪伴和關愛,是給自閉症孩子最好的禮物

對於已經發生的既定事實,哪怕是父母再後悔,也沒有改變的你高興。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時發現孩子的自閉,早早帶他們就醫,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進行治療,才能減輕自閉對孩子的傷害。

通過專業的康復訓練,其實孩子會有很大改變。當然,這個過程比較辛苦,也比較繁瑣,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不管怎樣,自閉症孩子和普通孩子,終究還是有區別的,所以他們需要被區別對待。

首先是日常訓練,因為孩子平時的行為比較刻板,很多都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父母要努力幫助他們改掉壞習慣,慢慢更換成好習慣。獨立吃飯、獨立穿衣、努力回答問題等等,都需要認真訓練。

其次是專項訓練,每個自閉症孩子的表現不同,父母可以結合他們日常的表現,更有針對性的訓練,效果會更好。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制定相應的專項訓練方案,每個年齡段都不同。

最後是語言訓練,要說最重要的環節,那當然是語言方面。要知道,父母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終究是有限的,等到他們長大之後,很多事情還是需要獨自去完成。所以,從小有意鍛鍊他們的語言溝通能力,真的很有必要。

寫在最後:用最平和的心態,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這是父母的首要任務。接下來,當然就是保持最大的熱情和耐心,不斷訓練孩子的生活技能,以及語言能力。一次學不會,那就教一百次,相信他們肯定會學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e472633a62a27c10ddf52b5f7c278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