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通衢」加速邁向「五洲通衢」

2023-04-02     荊楚網

原標題:「九省通衢」加速邁向「五洲通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松 夏中華 周鵬

4月1日上午,亞洲首座、中國唯一的航空貨運樞紐——鄂州花湖機場開通首條國際貨運航線,鄂州海關連夜實施出口監管作業,全貨機裝載的105噸貨物經12小時、近萬公里的飛行後,將抵達比利時第三大城市——列日,再通過水陸交通網分別運至客戶手中。

「這不僅意味著『花湖機場』將升級為『花湖國際機場』,而且標誌著湖北正從『九省通衢』加速邁向『五洲通衢』。」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國偉表示,花湖機場將以此次首航為起點,今年內陸續開通4條國際貨運航線和40條國內貨運航線。

「貨到花湖快」拉開序幕

當日出口貨物中,有500多公斤光電子產品來自武漢上市企業——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客戶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均進出口總額約50億元。

「原來產品出口,先經公路運至上海浦東機場,再辦理相關手續。如今就近『上飛機』,相比此前陸空接力轉運節約物流成本達12.9%,縮短貨運周期1至2天。」光迅科技供應鏈管理部副總經理陳浩海說。

日趨便捷的變化,除了距離貨運樞紐機場較近外,還與剛剛啟用的武漢新城光谷貨站密切相關。

光谷貨站位於東湖綜合保稅區口岸作業區內,集收發運、通關、預安檢等功能於一體,依託高度協同的海關監管和貨站操作流程,將提高機場國際貨站運作效率,便利企業的進出口業務。

1979年,武漢漢口一條長1632米、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漢正街,成為我國商品流通體制改革的探路者,創造了「貨到漢口活」的傳奇。40多年過去,從武漢一路往東,「貨到花湖快」正拉開序幕。

花湖機場定位貨運樞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民營快遞物流企業——順豐集團「定製」。順豐集團旗下的順豐航空公司擁有近百架全貨機,占國內全貨機總量四成以上,現已搭建起「覆蓋全國、輻射亞洲、延伸歐美」的航線網絡,可確保貨物運輸「一天達全國、隔夜達全球」。

口岸服務向產業腹地延伸

3月13日,順豐集團與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攜手整合花湖機場、東湖綜保區的功能優勢,運營武漢新城光谷貨站。同一天,黃石棋盤洲綜合保稅區花湖機場城市貨站項目啟動。

「此舉將花湖機場的空港口岸功能延伸至武漢光谷和黃石新港,機場服務觸角深入產業腹地,整個武鄂黃黃地區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得到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說,城市貨站功能相當於為花湖機場配上了『功率放大器』和『效率倍增器』。」順豐集團湖北樞紐產業發展指揮部總監桂旭說。

十年前,我省首個綜合保稅區——東湖綜保區封關運行,如今已成長為全省進出口規模最大、外貿業務最豐富的綜保區。截至去年,該保稅區有海關備案企業近600家,進出口總值超4800億元,稅收總額突破110億元。

「藉由城市貨站,將為外向型企業開拓通關新渠道。」東湖高新區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李世庭介紹,全區進出口貿易以手機、晶片、生物製劑等高科技產品為主,具備附加值高、時效要求強等適空特點。

「家門口有了貨運『空中出海口』,將助力黃石加快外貿業務。」黃石市政府黨組成員隆剛說。據介紹,該市去年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00億元,同比增長25.6%。

在機場所在地鄂州,光電子、大健康等臨空偏好類產業也在抓緊布局。鄂州市醫藥行業協會秘書長柳駿表示,協會正與順豐集團攜手搭建完備的國際醫藥冷鏈供應鏈網絡。

航空客貨運「雙樞紐」加速形成

去年7月17日投運以來,花湖機場加速「釋放」貨運樞紐功能。

國內方面,除了先後開通2條貨運航線外,此前不久還通過客機腹艙首次啟動農產品空運,鄂產小龍蝦「打飛的」送到外地市民餐桌。

國際方面,繼國家口岸辦批准花湖機場航空口岸臨時開放後,3萬平方米的花湖機場順豐國際貨站啟用,並實現國際貨運航線首航。

機場東西跑道的中間位置,近70萬平方米的「工字形」順豐轉運中心正抓緊聯調聯試,超2.3萬台輸送設備計劃半年後投運,近期分揀能力達每小時28萬件,遠期將達每小時116萬件。

從今年夏季起,順豐航空將逐步推進空網轉場鄂州,打造以花湖機場為中心,以深圳、杭州、北京、成都等地機場為區域樞紐的「軸輻式」空網。

「湖北的區位優勢和不斷完善的配套服務,將促進花湖機場貨運航線逐步擴大覆蓋面,進而帶來更多的貨源支撐。」湖北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說。

西有以客運為主的武漢天河機場,東有以貨運為主的鄂州花湖機場,彼此間正打通物流通道,以實現「共享航線、航班時刻和監管資源」的模式。「這種航空客貨運『雙樞紐』格局在全球城市群中獨一無二,將有利於大幅提升湖北乃至整個中部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武君說。

眼下,湖北省、鄂州市正聯手順豐集團,在政策、模式和制度等方面發力創新,如申報綜合保稅區、第五航權並爭取航空貨運補貼等,打造特殊政策先行區、外貿模式創新示範區和制度建設試驗區,從「綜合貨運樞紐」向「全球供應鏈樞紐」轉型升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e23833cdb3681485727af9e968f98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