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90後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早婚早育

2019-07-25   汽水沒有可樂罐

你發現了嗎?有些時候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往往是不可逆轉的。不同年代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社會大背景下,其思想和觀念,也會千差萬別。

就拿90後和其父輩們來說吧,生於60和70年代的人,對於婚姻這件事的看法,相對保守得多。那個年代的人,結婚以前是不能住在一起的,而且很少會有自由戀愛,基本都是長輩們或者媒婆介紹,雙方看得順眼,就定下來,結婚了。

在結婚以前,他們甚至都不了解對方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更別說是三觀了。

更何況,那個時候也不存在什麼三觀相合,只是覺得有個差不多就可以了,反正結婚以後都是過日子,跟誰結不是結?跟誰過不是過?

但是時代發展到今天,已經完全不同了。現在的90後,很多都會選擇在婚前試婚,提前生活在一起。哪怕後來覺得不合適,分手了,也不會耿耿於懷,覺得自己娶不上媳婦,或者嫁不出去。

現在人們的觀念,相比與以前開放很多,對於婚姻漸漸失去了敬畏心,或許也是離婚率逐漸攀升的一個原因吧?

我為什麼會覺得,毀掉一個年輕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早婚早育?

因為他無異於是按照父輩們的思想,去過60、或者70年代的生活。如果在如今這個時代,你早早便結婚生子,那麼婚後的生活質量,很難得到保障。

02

說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的故事吧。

我生在河南農村,村裡的很多年輕人,如果下學的早,一般早早就結婚了。結婚以後生孩子,丈夫去外地打工賺錢,而妻子則留在家裡,一邊照看孩子,一邊做一些農活,或者別的手工活。

這種兩地分居的夫妻生活,雖然辛苦,但是卻毫無選擇。時間久了,大家也都漸漸習慣了。會安慰自己說:「大家不都是這樣?」

可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隨著離婚率的逐年攀升,人們漸漸發現,婚姻遠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簡單,尤其是常年兩地分居的夫妻,保持忠誠談何容易?

就拿我的一位離婚來說吧,暫且稱他為阿超。阿超高中沒有讀完,就去深圳打工了,在一個工廠里,每個月拿幾千塊的工資,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回老家一次。

因為阿超長得還算不錯,村裡有很多人都願意給他「說媒」,而對方大都是一些沒有讀大學,同樣去打工的姑娘。

阿超對於愛情這件事,並沒有什麼概念,對於自己將來的另一半,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要求,覺得有個差不多,看著順眼就行了。

就這樣,他隨便找一個看得順眼的姑娘結婚了,沒有什麼感情基礎,結婚以後就是踏踏實實的過日子。

03

但是結婚以後他才發現,婚姻遠不像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他發現自己與那個朝夕相處的女人,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不僅如此,兩個人有了孩子以後,矛盾越來越多了,動不動就會吵架。

他一個人賺錢養家原本就很辛苦了,回家以後本想好好休息,但是卻發現這個家並不能給他想要的幸福感。甚至到後來,他不在家的時候,妻子直接有了婚外的感情。

原來,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真的過得特別艱難。

婚姻這件事,真的不是隨便找個人結就行了,娶對人和娶錯人,過得完全是不一樣的生活。

原本可以打拚事業,改變自己的他,卻按照村裡人的說法和家裡人的安排,早早便結婚生子,如果思想意識不改變,那以後呢?

以後自己的孩子,會不會跟自己一樣,早早就下學打工,然後找一個差不多的女人結婚,過著差不多的日子,一輩子就這麼平庸下去?

他開始變得恐慌,他並不滿足於當下的生活,更不想讓自己以後的孩子,照搬自己的生活模式,一輩子都做一個平凡的人。

他後悔了,但是卻已經對現實無能無力,因為他在二十出頭的時候就結了婚,成了家,在他應該去打拚事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時,忽然被婚姻,牽絆住了。

04

阿超說,如果能夠重新選擇的話,他不會選擇那麼早結婚,那麼早生孩子。因為自己並沒有做好成為一位丈夫或者一位父親的準備,結婚了,日子也只能湊合著過,可能這種湊合著過的婚姻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為什麼說早婚早育,會毀掉一個年輕人?

因為婚姻遠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婚姻很神聖,是兩個人相愛的人共同守護一個契約,而阿超跟妻子,並沒有共同語言,兩個人一直都是湊合著過日子的狀態。這樣的生活,怎麼能有幸福感呢?

另一方面,婚姻需要一定的經濟成本,如果年輕人在尚且是個孩子的時候,就有了孩子,那麼他如何才能給下一代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不要在原本應該創造未來的時候,找一個差不多的人隨便結了婚,這是對自己未來的不負責。更不要在不懂如何做父母的時候,就隨便生了孩子,這樣更是對於孩子的不負責。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早婚早育,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思想尚未成熟,尚且不是一個合格的大人,就努力去打拚事業,追求愛情吧。

婚姻不是兒媳,生孩子更不是兒媳,只有保持敬畏心,才能更好的擁有幸福。

本文作者:仲念念

(侵刪)

END

今日話題:

你們覺得結婚這件事,真的隨便跟誰結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