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企業業績大增長!廠家砍掉經銷商,「低價跑量」的模式還能支棱多久?

2023-07-25   快消

原標題:零食企業業績大增長!廠家砍掉經銷商,「低價跑量」的模式還能支棱多久?

文丨李珂

以廉價傾銷策略,砍掉經銷商,或是一時解藥,但未必是終極答案。

量販風口還在

多家A股休閒零食上市公司近期發布了半年度業績預告,在原材料成本下降及經濟緩慢復甦等多因素驅動下,休閒食品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表現積極;然而,不同商業模式導致的短期業績分化態勢也趨於明顯。

近日,甘源食品發布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上半年營收8.08-8.3億元,同比增長32%-35%,歸母凈利潤1.15-1.28億元,同比增長180%-211%。其中,2023第二季度歸母凈利潤0.6-0.73億元,同比增長216%-284%。

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除了上游原料的降價外,業績預告特別提及:公司「進一步加深與零食量販店、商超會員店系統合作。」甘源食品方面對外表示,2023年上半年取得較好業績增長,除了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拓寬產品渠道之外,主要是通過零食量販店開闢了新的業績增長點,實現了營業收入穩健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其他休閒食品企業的上半年業績也超出了機構預期。如,親親食品預計2023年上半年營收從去年同期的5.32億元增加至約5.69億元,同比增幅約7%;鹽津鋪子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6.29%-94.05%等。甚至,「低調多年」的黑芝麻也宣布,預計凈利同比增長136.13%-209.92%。

其中,對於業績預增的原因,上述公司在公告中均提到了全渠道布局,加深與量販零食、直播電商等新興渠道的合作。需要提及的是,甘源食品在公告中也披露,零食量販系統客戶已經躋身甘源食品的第三大客戶。

單從相關企業的業績來看,零食量販店的風,似乎越吹越猛了。

事實上,零食量販店,也叫零食折扣店,是一類主打以低價手段獲客的零食新業態。目前,知名的零食量販店有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等。2021年來,量販零食店在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份快速擴張,比較有代表性的公司包括零食很忙、老婆大人、零食有鳴等。零食很忙從2017年末的50家店,到2022年末增長至2000家,收入體量突破60億,呈現幾何增長趨勢。

隨著旅遊旺季到來,線下門店零食銷售明顯走俏;主打多品類、多品種、快服務的零食量販店尤其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行業人士表示,從長期行業競爭來看,量販零食店主要立足社區,承接大眾消費者對零食消費的需求,切走了原本屬於超市大賣場、便利店、小賣部、電商的零食份額。一方面,跟超市比,量販零食店價格便宜,就在社區里,省去了複雜的購物程序。另一方面,跟便利店和小賣部比,不僅價格便宜,且商品種類遠勝。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現階段零食量販店渠道的代表性受益上市公司包括鹽津鋪子、勁仔食品和甘源食品等。不過,量販零食模式的核心本質是低價走量,在資本大幅湧入、價格戰激烈打響環境下,能否良性運營仍有待時間觀察。

一個必須重視的現實是,大型連鎖零食量販店正在逐漸成為休閒食品廠家竄貨和沖貨的重災區。品牌商或許在短期內處於去產能或是達成銷售目標的目的,包容一部分產品進入零食量販店中;但長期來看,這種操作模式對廠家的品牌價值、經銷商和業務人員的利益都有一定程度的傷害。

事實上,當下,量販零食行業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分野,零食有鳴等品牌日行千里的同時,有的品牌則江河日下、悄然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例如,不久前,量販零食店「老婆大人」部分加盟店宣布不再支持會員卡支付,繼而引起該公司「取消會員卡制度」、「倒閉」等傳言,並不斷發酵。該消息一度引發市場對零食量販店行業即將「大洗牌」的擔憂。

分析人士認為,零食量販店並不是一樁完美的生意,預計未來2-3年將是量販零食行業競爭加劇期。競爭加劇後,很難斷定未來是否會走進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中「燒錢補貼用戶,燒完錢圈到用戶就恢復原價」的怪圈。

高端還需「長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上半年,渠道模式較傳統的頭部企業們業績反而不那麼樂觀。

例如,最新披露業績的華東零售品牌來伊份,上半年歸母凈利預計同比下滑44.62%-53.85%,好想你預虧1000萬至2000萬。

對於業績下降的理由,來伊份表示,今年上半年,來伊份對部分渠道業務進行戰略調優;在此業務調整期間,來伊份特定渠道的部分業務及線上電商業務的部分銷售額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致使公司 2023年上半年業績較上年同期減少。

其實,早在今年一季度,A股六大休閒零食企業中,行業前四大巨頭集體出現了賣不動的局面。其中,老大良品鋪子營收為23.85億元,同比下滑18.94%;老二三隻松鼠營收19.00億元,同比縮水38.48%;老三洽洽食品賣了13.36億元,同比減少6.73%;老四來伊份賣了12.12億元,同比下降7.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當前經濟環境對消費市場不如曾經那麼「友好」,但高端休閒零食行業的規模其實一直在增長。在龐大的中國休閒食品消費市場,仍有相當一部分高端產品的消費者不容忽視。

IBMG數據顯示,疫情後的2023年,我國超過92%的消費者表示他們的消費觀更加謹慎,需要更精細地規劃或者減少消費。在未來12個月內,他們將在生鮮有機、個人護理和清潔產品、食品和飲料等消費品類上實現消費升級。

需要提及的是,即便是目前最火的量販零食店「零食很忙」,毛利率僅在18%左右。橫向比較來看,2022年來伊份、鹽津鋪子、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的毛利率,分別為43.13%、34.72%、27.67%、26.74%。

在行業發展空間充足的情況下,企業需要做的是適當作出調整以適應當前消費環境的變化。事實上,為了搶奪占整體消費者的20%—30%的中端和高端零食客戶群體,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加大布局力度。

例如,今年初,良品鋪子就推出第六代門店,加速實現自身從「銷售主導型門店」到「服務主導型門店」的戰略轉型。據了解,無論從品類數量來看,還是門店面積來看,六代店在業內都可以算是第一梯隊的「大店」。

快消君還了解到,目前,良品鋪子已經在深圳、成都、南京、廣州、武漢等地打造了多個不同場景的六代店樣板,示範效果明顯。

三隻松鼠的做法,則是繼續在上游建廠,拚命「補課」。

目前,三隻松鼠旗下四大核心單品每日堅果、夏威夷果、碧根果、開心果產線已經建設完成,其中,每日堅果、夏威夷果產線已於2022年下半年正式投產,碧根果產線在今年4月份進行了首次試生產。今年6月份,三隻松鼠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到,投產後每日堅果單盒降本約8%,夏威夷果的良率也有所提高。

而為了解決「賣不動」的問題,三隻松鼠還在社區開出國民零食店,被業內稱之為三隻松鼠版的零食量販店。不過,這一系列舉措暫時沒有在銷售層面帶來實質上的變化。

在休閒食品行業「冰火兩重天」的當下,積極尋求改變,尋找沖淡大環境影響的路徑,對於大體量的頭部企業而言並不容易。放眼未來,良品鋪子、三隻松鼠們能否打開局面、改善現狀,還需要等待時間給出答案,也很有必要給與更多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