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歐媚)近日,國家疾控局、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體育總局聯合發布了《中小學生超重肥胖公共衛生綜合防控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通過科學、系統的綜合防控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的發生髮展,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
《導則》指出,超重肥胖已經成為影響中小學生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亟需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共同努力。落實預防為主、早期干預和疾病預警的三級預防策略,是綜合防控中小學生超重肥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
《導則》構建了以一級預防、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為核心的綜合防控技術體系。一級預防干預技術是在超重肥胖發生前控制危險因素、提升保護水平,預防中小學生超重肥胖。一級預防鼓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保證學生大課間和課間充足活動時間。每天進行至少1小時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以戶外活動為主。每天視屏時間少於2小時,保持充足睡眠。
二級預防干預技術是開展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篩查和早期干預,通過篩查建檔、評估預警和個體干預等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控制超重肥胖的發生髮展,預防相關疾病。二級預防建議專業機構指導學校結合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等工作,開展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監測。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及時向家長反饋體檢結果,指導家長關注並定期監測學生體重變化。
三級預防干預技術是對嚴重肥胖及肥胖伴有臨床危險因素的學生,開展醫療衛生、膳食、運動、心理和行為矯正等聯合干預,防止肥胖及相關疾病發展,保障學生健康。
《導則》強調,專業機構、家庭、學校、社區應密切協作,共同推動中小學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同時,提升防控技術的專業化、智能化水平,推動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篩查、預警和干預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導則》還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實施措施,如控制危險因素實現多病共防、加強監測干預推動關口前移、
加強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加大宣傳教育營造支持環境等,以全面、系統地推進中小學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導則》附帶《中小學生超重肥胖風險自測評估表》,幫助家長和學生通過自我評估了解超重肥胖風險,為採取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據。
作者:歐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