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行業,養成類遊戲一直是傳說,總能打造黑馬爆款,口碑與收入兼得。2015年《奇蹟暖暖》橫空出世,發布三年後還能堅持年收入近10億的成績。2018年《戀與製作人》發布一個月後月流水就到了數千萬,當年年收入達到了12.5億。同年《旅行青蛙》被人民日報等官媒點名,成為國民現象級養成遊戲。而他們的成功卻總是劍走偏鋒,難以複製。
核心發現,養成類遊戲影響力逐步提升。當有9000萬粉絲的人民日報官微點名養成遊戲《旅行青蛙》時,節奏舒緩、畫風二次元、劇情吸引人的養成類遊戲進入了更多人的視線。人民日報的點名也是養成遊戲玩家群體逐步擴大的輿論反應。
而養成類遊戲主要模式包括戀愛養成、助理養成、寵物養成、親子養成等,範式的相對固定,所以遊戲策劃需要創作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引發共鳴的話題性才是收穫更多玩家青睞的因素,養成類遊戲需要更多創新,好題材難得。
同時養成類遊戲節奏舒緩,遊戲難度低,適合女性玩,所以說也是主打女性玩家的市場,但是女性向遊戲從設計之初就可能避開了消費能力更強的男性人民幣玩家,而如何讓更多女性開始付費和提高付費金額成為遊戲設計師和運營考慮的重點。不過從近兩年可以看的出來女性向遊戲獲得不錯的口碑與數據。
而2019年經過調研發現養成類遊戲的用戶年齡階段主要集中在14-25歲之間,其中劇情與視覺享受是最吸引用戶的兩點,減壓是玩養成類遊戲的訴求,男性玩家比女性玩家氪金程度要高。而2019年至少有7款養成類遊戲進入預約或者正式上線。是否有你期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