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到底有沒有風險

2023-05-22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麻醉到底有沒有風險

每個麻醉醫生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術前訪視手術病人,尤其是和患者家屬談相關風險的時候,都會碰到患者或是家屬以驚愕的眼神看著我們,然後問:麻醉還有風險啊?不就一個小手術嗎?那麼麻醉到底有沒有風險呢?我們來科普一下。

簡單來說,麻醉的風險來自三個方面:

一、來自麻醉本身的風險

麻醉是指依靠特殊儀器設備將操作技術和藥物相結合,讓患者暫時失去局部或是全身的痛知覺,從而安全、舒適的接受手術或一些侵入性的檢查和治療,隨著藥物的代謝,而當手術或檢查治療結束後,患者仍然能夠回歸到麻醉前的狀態。主要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局部麻醉,或是兩種及以上方式組成的聯合麻醉。但不管是哪種麻醉方式,其相關的操作幾乎都是有創性操作。比如我們的氣管插管就有可能損傷到口腔黏膜、牙齒、聲帶等,椎管內麻醉就可能出現穿刺不成功、脊髓損傷等,神經阻滯麻醉則是有可能出現神經損傷、局部血腫等。而幾乎所有的麻醉藥物都對身體機能有各種各樣的影響,比如我們的鎮痛藥和鎮靜藥都可能出現呼吸抑制、血壓下降,肌松藥和局麻藥出現過敏反應的則比較多。

二、來自外科手術的風險

簡單來說手術的部位、方式、時長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軀體淺表手術和四肢手術難度係數相對較小,腹腔內臟手術難度係數要高些,涉及到我們身體的大血管和雙肺的心胸手術難度係數更高,而顱內手術涉及我們的神經中樞,不但難度係數高而且要更加精細。再比如涉及胸腹內臟的同一種手術,選擇腔鏡微創比選擇開放方式的難度係數就要高。另外,同一種疾病,隨著疾病的進展程度不同,患者面臨的風險也就不同。比如我們經常碰到的膽囊手術,單純的膽囊切除術很簡單,但是壞疽性的膽囊炎,甚至是面臨穿孔風險的膽囊切除手術難度係數就要高很多,患者面臨的風險也就要更大。一般來說難度係數越高的手術,耗費的手術時間也就越長,風險也就越大。另外不同的外科醫生對手術的熟練程度不同,風險也就不同。

三、來自患者自身的風險

每個人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一般來說,年齡是患者手術風險的獨立因素,老年人因臟器功能的減退和衰弱,嬰幼兒因器官功能的發育不完善,對手術和麻醉刺激的代償能力就要比健康成年人要弱,所以風險就要大。合併症也是影響手術結局的重要因素,如未正規藥物治療的高血壓、糖尿病、心律失常等,圍手術期就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方面的併發症;如急性發作的氣管支氣管炎、哮喘等,圍手術期則容易發生呼吸系統的併發症;如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則容易出現麻醉藥物的代謝延遲從而影響患者的甦醒。

手術有大小,麻醉無大小。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麻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綜合評估,結合手術的類型,制定對患者最有利的麻醉方式,而且麻醉開始於手術開始之前,結束於手術結束之後。所以,風險是存在的,但無需擔心,麻醉醫生會全程陪伴、嚴密監測、用心呵護你的生命安全。

作者:樂山老年病專科醫院 董彥東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c541be7f3fed24434f6eb3862063a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