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重大工程開工時間平均縮短2—3個月,是因為……丨代表委員風采

2024-01-19   東方網

原標題:閔行重大工程開工時間平均縮短2—3個月,是因為……丨代表委員風采

1月15日—1月19日,閔行正式進入兩會時間。過去一年,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履職盡責,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為閔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今日閔行推出《代表委員風采》系列報道,聽聽他們的履職故事。

本期嘉賓:熊兆罡

閔行區政協委員熊兆罡

熊兆罡:優化審批環節促進閔行區建築項目審批時間縮短43.8%

熊兆罡2012年成為閔行區政協委員。他表示,政協委員肩上的責任重大,感謝國家和人民對自己的信任。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協委員的職責積極建言獻策,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每年至少要有兩個提案和八個社情民意。從2012年至今,熊兆罡已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100多個。

2022年8月,閔行區出台了《關於閔行區重大項目實施項目分期竣工驗收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如何讓這一「惠企優商」的好政策更好地落到實處、相關職能部門如何更好地服務企業,熊兆罡在進行充分調研後,於2023年1月提交了《關於加速推進閔行區「樁基先行」「分期竣工驗收」,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的提案。

熊兆罡指出,區內部分建築項目開工、驗收中遇到的問題有:

1.企業支付了土地轉讓款,建房資金已到位,但項目卻因土地證、規劃、消防、環評、安評、人防等很多部門的審批而不能及時開工。

2.企業所建造的多幢廠房應全部竣工後才可以進行統一竣工工程驗收,導致有些企業建設周期長,延期投產,影響企業創收。

3.閔行區的企業對《關於閔行區重大項目實施項目分期竣工驗收實施細則(試行)》的知曉率並不高。

因此,熊兆罡建議:

1.加大宣傳和告知力度:

及時將市、區政府的相關政策傳達至各鎮、街道及莘莊工業區,由各鎮、街道及莘莊工業區及時告知有需求的企業。

2.在閔行區全面實施「樁基先行」

對各類建築工程推行樁基礎工程施工許可單獨發放,建設單位可先行開展樁基礎工程施工。優化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精簡審查要點和送審資料,推行容缺審查、分階段審查。

3.加速推行「分期竣工驗收」

由閔行區建管委主動對接有需求的企業,向企業詳細講解相關政策,並針對項目實際情況,指導建設單位梳理該項目辦理分期竣工驗收所需材料。

4.閔行區建管委組織相關部門及時驗收

閔行區建管委收到建設單位分期竣工驗收申請後,迅速組織區規劃資源局、區建管所等部門召開現場分期竣工驗收會議,安排專業人員現場查驗、資料核查,指導企業進行整改。驗收合格後出具該項目分期竣工驗收意見,確保企業能夠儘早投入生產。

熊兆罡回憶道:「這一提案得到了閔行區建管委高度重視,2023年兩會剛結束就有專人跟我聯繫並多次面商。這一年來,閔行區內建築項目審批環節進一步優化,推動審批時間較全市平均縮短43.8%,重大工程開工時間平均縮短2—3個月,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閔行經驗。」

「我希望我的這條『樁基先行』『分期竣工驗收』,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能夠進一步促進閔行區相關職能部門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知曉率,主動服務指導企業、為企業提供便利條件,優化閔行區的營商環境。」他說。

熊兆罡是一名資深律師,因此他平時十分關心閔行區的法治建設,而他的律所也是閔行區的一處「基層立法聯絡點」。他表示:設立「基層立法聯絡點」是對法律最好的宣傳,能夠讓老百姓積極地參與立法的過程。

對於今年的「兩會」,熊兆罡表示非常期待政府2024年在激發市場主力方面以及在建設「大零號灣」、「大虹橋」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

(圖片由「今日閔行」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