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什麼親戚最親?聽聽老祖宗怎麼說

2022-03-20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按照傳統,什麼親戚最親?聽聽老祖宗怎麼說

有這麼一句話,說:西方人重視「禮儀」,而中國人更重視「人情」。不知道你認為這句話說得對不對呢?

事實上,不僅僅是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屬於「人情社會」,甚至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的存在。

人情,就是「情誼」和「情面」,說到底就是「關係」,既然是關係,當然也就存在親疏遠近。我們每一個正常擁有家庭的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就是從親屬關係開始。

一般來說,我們把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稱為親人或者家人,因為婚姻或者血緣而帶來的其他社會關係,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親戚」。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就是在這麼多的親戚裡面,比如叔叔伯伯、姨媽舅舅等等,到底什麼親戚,才是和自己是最親的呢?來聽聽老祖宗是怎麼說的吧!

關於親戚關係之間的遠近距離,咱們的老祖宗留下過許多有趣的俗語,特別是在《增廣賢文》這本古書當中,更是有很多關於親情的闡述,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體現就是親戚之間嫌貧愛富的普遍現象;

在去年的時候,我們還一起分享過「表親三千里,堂親五百年」這句俗語,「表親」一般是指舅舅姨媽還有姑媽家的同輩親屬,和自己往往不是同一個姓,「堂親」大家當然都知道,就是自己叔叔伯伯家的兄弟姐妹,是同宗同族同姓的親屬。

雖然表親和堂親從血緣的角度來看幾乎是同等的關係,但因為受到傳統宗族觀念的影響,在實際生活當中,堂親往往比表親要顯得更加親近一點。

在古人的眼中,表親之間的關係有如隔著三千里那樣遙遠,而堂親因為是同宗同族,哪怕過了五百年也依舊是一家人,所以咱們的老祖宗過去還有俗話說「姑走了舅沒了,剩下老表不來了」,同樣也反應出堂親和表親之間親疏遠近的不同。

當然即便是親姐妹、親兄弟這樣的至親關係,在各自成家立業開枝散葉以後,這種親情關係隨著傳宗接代的發展,也註定會不斷稀釋直至消散,所以咱們的老祖宗還有句話叫「一代親,兩代親,三代四代認不清」。

也就是說再親的關係也親不過三代四代,等發展到第三代第四代的時候,可能就已經連誰是誰都分不清楚了。

就像我家裡吧,我父親的表兄弟之間的關係都非常地好,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人,幾乎就很少有什麼交集,見了面還真就都不怎麼熟悉,所以老祖宗說:血親不如腳步為親!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親戚之間只有常來常往多走動才算親,否則哪怕是再親的親戚,一年到頭都不來往,那也如同陌生人一樣遙遠,你說是不是這樣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beaf342830b190f6df9aa79b8308d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