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滿江紅》惹爭議:是「精忠報國」,還是「盡忠報國」?

2023-03-10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電影《滿江紅》惹爭議:是「精忠報國」,還是「盡忠報國」?

終於來到了電影《滿江紅》的拍攝地——山西太原古縣城!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就想到這座古城來打卡,沒想到啊很快就獲得了參加百度好看club尋跡古城的活動機會,讓我們可以在這裡進行沉浸式的創作體驗。

滿江紅

古縣城真的很大,光是圍著城牆轉一圈都得花上一個小時,感覺這裡真的是特別古樸,而且很有那種歷史感,電影《滿江紅》裡面的很多取景地,也依舊保持了拍攝時的模樣。

比如張大在牆上抄錄的密信,電影中秦檜下令要人刮掉一字不留,但是,我悄悄地告訴你吧:根本沒人執行秦檜的命令,我剛才去看了,那封信的內容還很完整地保留在那裡!開個玩笑!其實,這就是電影拍完之後保留的一個景點,可惜張大的字,寫得確實不怎樣。

岳飛

說到張大,我又想起電影中的他被嚴刑拷打的那一幕,就是他的背刺有「精忠報國」四個字,當時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就覺得有問題,果然,電影上映不久就在惹來了網友們的爭議,爭議話題是:岳母刺字,刺的到底是「精忠報國」,還是「盡忠報國」?

相信在很多人印象里,岳飛背上是「精忠報國」,包括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課本上的插圖,應該也是這四個字,所以「精忠報國」已經成為一種集體記憶。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岳飛背後應該是:盡忠報國。

岳飛

根據史書記載,岳飛被捕之後,向審問他的何鑄展示了背部的刺字,並說: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宋史岳飛傳》中的原文是: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字,深入膚理。

那麼後來,盡忠報國,怎麼變成了精忠報國呢?咱們都知道,精忠報國,出自岳母刺字的故事,但這件事正史並沒有記載,基本都是後來的小說演義這樣寫,他們為什麼要寫出精忠報國?

岳飛

原來,是因為公元1133年,岳飛平定了吉州和虔州的叛亂後,皇帝趙構在接見岳飛時,親手寫下了「精忠岳飛」四個字,並繡在一面錦旗上作為賞賜。

此後,岳家軍每次出征的時候,都會高舉這面旗幟,精忠岳飛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傳越廣,以至於盡忠報國,後來就變成了「精忠報國」。

岳飛

其實,不管是盡忠報國還是精忠報國,都是岳飛忠誠愛國的精神寫照,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傑為「盡忠報國」而赴湯蹈火!

最後,我也要向大家強烈推薦太原古縣城,這裡真的值得一來,要知道,這裡可有「一城看山西」的美譽,深厚的歷史古樸的院落,所有的一切,都在等你來觸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fc0281d0c9e52de8f5be29ecdd29a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