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月燼明》「爆」了。
從預告、路透和海報一出,《長月燼明》就立馬靠超高水平的服化道衝上了熱搜。
「長月燼明十二神群像海報」中群神畫像仙氣滿滿。尤其是獨特的濃烈妝造審美和飄帶元素,更是借鑑了敦煌飛天壁畫。再加上劇中仙俠感十足的結手印,一套下來完完全全是中國式的傳統美學。
於是這部劇還尚未播出,就已被稱為「古裝造型巔峰」。
不少人驚嘆:「現在國產仙俠劇已經精緻到這個程度了嗎?」「神仙也有高配版了!」
事實上,這些年的仙俠劇妝造,正在一味向「簡化」、「西化」靠攏,妝造很難體現中式神話的唯美。
不少觀眾都在吐槽神仙們怎麼越來越「窮」了,神仙們怎麼都打扮得「清湯掛麵」?
於是,《上錯花轎嫁對郎》,甚至老版《西遊記》都被作為妝造美學的正面典範,被觀眾一次次提起和懷念。
但新元素往往更能激起大家的熱情,《長月燼明》更是今年新劇中難得的驚喜。
光是在優酷下面預約的看劇人數就有500萬人,可以說是備受關注了。8日0點剛過,站內熱度已經突破一萬,打破該平台破萬速度最快的記錄。
《長月燼明》的超高討論度,一方面是基於傳統的創新,另一方面妝容服飾細節真的很到位。
羅雲熙飾演的澹臺燼,服裝中採用了敦煌壁畫中的墨色和青灰色。
他乘龍駕和用魔眼秒殺仙界,場面都極其震撼,兩重天火凸顯了他的魔神身份,更是有一番高高在上的霸氣。
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對「光效」的應用。
濃郁古典的敦煌神話意境,給演員和場景都賦予了熱烈瑰麗的色彩。
而同樣是羅雲熙飾演的周國質子,是不同時期尚未成魔的「少年魔神」,服化道的感覺則完全不同。
尷尬的身份,痛苦的生活,伏低做小和忍氣吞聲,都讓這位天生邪骨的反派,體現出一種極端矛盾的氣質。
在冰天雪地里穿著灰白色的薄衫,眉毛上都掛著白霜,處境足夠悲慘,讓人看了很難不心生憐憫。怎麼能不被男主打動?
同樣,女主飾演的三個不同階段的角色:葉夕霧、黎蘇蘇、桑酒,也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造型感覺。
在仙界的鳳凰族神女黎蘇蘇,自然是仙氣飄飄,但又不失神仙的貴氣。
敦煌壁畫中經典飛天形象,搭配著甘草黃、篾黃和翠藍的中國古典色系,更能匹配她「繼承鳳凰之力」的設定。
到了煙火人間成為葉夕霧,她又是盛國大將軍嫡女,有著一副大小姐的妝容。
衣服上的白色皮毛和金玉環佩的裝飾,讓她更顯嬌俏。
和小橘貓在一起的這一幕,一身清新藍綠色系的服飾,讓葉夕霧靈動又可愛。
當然,一部優秀的劇作,並不只靠服化就能支撐起來。
《長月燼明》從片頭開始,就用繪畫的筆觸,閃現了之後一幕幕重要情節。
其中滿滿的細節感,和看完過後回想情節的「頓悟」,更加契合愛情與宿命的主題,能看出製作上的用心。
除此之外,這部劇的OST陣容,更是豐富到「奢侈」。
張碧晨、毛不易合唱的《黑月光》,胡彥斌演唱的《月燼無聲》,還都是歌單里的「開胃菜」。插曲中的《界》、《以我之軀》、《執一念》等等,分別由袁維婭、黃霄雲、黃齡等實力歌手演唱。
OST不僅每首都好聽,在劇中也恰到好處,越聽越深陷神仙虐戀。
這些年的「仙俠劇」,其實一直在「卷」,也讓後來者們需要不斷有創新。
受觀眾歡迎的國產仙俠劇,已經從單純的愛情,發展為了主角的愛情、事業、成長多線並行。
《長月燼明》更是一開場就出現了「時間逆轉」設定。
比起一般情節中常見的「三生三世」「十生十世」設定,穿越回過去以求改變未來,更突出了角色的宿命感。
所謂的「命中注定」的宿命感也被《長月燼明》玩出了新花樣,這才是引發廣泛討論的真正「爆點」。
羅雲熙飾演的魔神澹臺燼,一開場就以大魔頭形象出現,企圖「殺盡仙門」,仙門之中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而就是這樣一個「大反派」,卻不是天生的敗類,他也有過備受欺凌的少年時代,也正是這段悲慘經歷,一步步促成了他的「黑化」。
為了拯救仙門百家,白鹿飾演的女主黎蘇蘇,成為了「仙界唯一的希望」。
作為衡陽宗掌門之女,她擔負起了拯救大家的責任。
黎蘇蘇的任務是靠著法器「過去鏡」,穿越回五百年前,找到還尚未成為魔神的澹臺燼,從根本上逆轉故事線。
於是黎蘇蘇回到五百年前,成為了將軍府的跋扈小姐葉夕霧。
而五百年後大開殺戒的「魔神」,這時還是她的可憐兮兮「小贅婿」。
故事至此,男女主的愛與恨,才開始真正交織。
一方面澹臺燼是黎蘇蘇最大的「仇敵」,是她這一趟涉險的真正目標。
而另一方面,她發現這位五百年後的「大壞蛋」,此時還完全是個無辜的人。不僅無辜,而且命運悲慘,引人憐惜。
一個可憐的人,應該為他五百年後所犯的罪孽擔責嗎?
一個「不知道真正的亮」的人,從來沒享受過關愛和光明,他的黑化簡直是一種命運的必然。
也難怪他每次命懸一線,都總會離黑暗更進一步。
此時「不能殺死你的,力量就可為你所用」,已經成為了一種黑暗的洗腦,讓他的黑化命運積重難返。
而葉夕霧的正直樂觀,卻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這個大魔頭生命里的光。
她叫他多曬曬太陽,多體驗一下生命里的溫暖,也滿滿消解了兩人之間的隔閡。
從一開始,澹臺燼決定報復時就猶豫了,他沒能在「死亡名單」上狠心劃掉這個他難以捉摸的女孩子。
她後續幾次救下澹臺燼,雖然說是為了不讓他的邪骨甦醒,避免他成為五百年後無人可敵的魔神。
但也是這一次次的相救,慢慢在讓這個天生「無情」的人,內心冰雪消融。
這才是讓人痛徹心扉的「宿命感」,她的擁抱、救贖和奮不顧身,真的能阻擋澹臺燼註定的黑化命運嗎?
過去的仙俠劇,可能更多著眼於小情小愛和恩怨糾葛,很少有更深的寓意。
但《長月燼明》不只有又甜又虐的故事線,而且通過它們的縱橫交織,帶來正向的啟迪:
縱使身處暗無天日的深淵,也要突破重重阻力,撥開雲霧,通向光明。
這可能就是這部「新仙俠劇」的深層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