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信證券接盤者現身,竟是個資本市場「新人」?

2019-12-13     券業觀察


曾經資產規模2800億元的「華信系」商業帝國,如今黯淡無光。其旗下重要的金融資產上海華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信證券」)於11月15日被中國證監會(簡稱「證監會」)撤消全部業務許可。


消息一出,立刻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同時,業界人士對華信證券的去向也是眾說紛紜。


早前市場就有傳言,華信證券正在找買家接盤。可誰會接盤?各種猜測滿天飛後,時間終於給出了答案。


1

接盤者什麼來頭?


據《券商中國》報道,從多個不同渠道獲悉,正在申請新設的甬興證券將接盤被撤消全部業務許可、正在進行行政清算的華信證券資產。


甬興證券是由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寧波開發」)獨資申請設立的公司,寧波市國資委對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持有100%股份。換句話說,甬興證券是一家具有國資背景的金融機構。


不過,甬興證券還未正式成立,正在申請設立階段。


據證監會官網披露,證監會於11月18日接收了甬興證券的設立申請材料;12月4日已正式受理申請材料。



甬興證券正式成立後,將成為資本市場大佬、神人云集的寧波市唯一本土券商。想必,寧波對甬興證券的感情不一般,且給予了一定厚望。


值得注意的是,甬興證券是證監會自7月5日宣布重啟內資證券公司設立審批後,首家申請設立的內資券商。


據證監會新修訂的《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規定,控股股東「總資產不低於500 億元人民幣,凈資產不低於 200 億元人民幣」,才能成為綜合類證券公司,否則只能是從事常規傳統證券業務的證券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甬興證券的控股股東寧波開發總資產為642.94億元,凈資產為275.7億元。


(截圖來源於證監會官網)


一家新的綜合類券商或即將誕生。

2

華信證券什麼地方被看上了?


此前,證監會披露華信證券還有證券經紀等業務相關證券類資產可以轉讓。截至目前,尚未清楚接盤的具體方式。
甬興證券為何願意接盤華信證券資產?被撤銷業務許可、破產清算的華信證券是否還有「王牌」助甬興證券發展一臂之力?


華信證券公司官網顯示,其經營範圍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證券經紀業務、投資諮詢業務和證券自營業務。其中,經紀、投行、資管業務對華信證券業績貢獻頗大。


自從2018年大Boss出事之後,「華信系」進入多事之秋,華信證券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問題開始不斷暴露,直接影響到當年業績。


據華信證券2018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0.44億元,同比下降94.66%,全年巨虧93.89億。之前一直發展良好、引以為傲的投行業務收入斷崖式下滑,2017年、2018年該業務實現的收入分別為1.08億元、0.05億元,2018年同比下降約96%;資管業務收入同比下降約68%。


經紀業務則「一枝獨秀」,呈增長態勢。2018年,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25%。



截至2018年年底,華信證券共有18家營業部,其中上海有4家,北京、廣州等地各一家。18家營業部的零售經紀業務實現營收3299萬元,同比增長101.53%。作為上海本土券商,華信證券在上海還是有一定布局和優勢的。



上海作為一線城市,無論經濟條件還是資本運作活躍度都相對較高。能在上海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對券商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歡喜的事。


(截圖來源於東方財富choice)


甬興證券作為一個「新生代」券商,想要在業內站穩腳跟並不容易。如今券商格局已經相對穩定,幾大巨頭鼎立,二八效應愈加明顯,中小券商競爭力較弱。甬興證券受益於金融開放而「生」,但同時金融開放也意味著競爭將更加激烈,能以合適的成本快速獲取一些資源,對甬興證券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


此前,因資不抵債而破產清算的漢唐證券,據說其優質資產最終以4299.58萬元的低價出售給了信達證券。


運氣好的話,甬興證券或許也能以「骨折價」拿到華信證券的資產?


「19後」新生代券商甬興證券接盤華信證券資產,你怎麼看?評論區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ZTXCW8BMH2_cNUgTL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