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我們一起來玩語文吧」,「歐耶,太棒了」

2019-10-31     談文化論教育

如果你面對一群古靈精怪的小學生,一說「玩個遊戲」吧,保證沒有哪個不是眼睛亮亮的、一臉驚喜地望著你。這些年語文課上得太正兒八經了,學生的興趣已經很低了,何不換種思路:以遊戲的方式,玩語文,娛人娛己,何樂不為?

玩作文

學了朱自清的《匆匆》,少不了仿寫的。我用了「抓拍」的方式,現場直播老師的寫作過程,跟學生玩起了「追蹤時間精靈」的遊戲:

「瞧,當我向後退了兩步,時間從我後移的腳跟下遊走了,像一條鑽入水裡的魚兒。」我站在同學們中間,面向大家,一邊後退,一邊描述給大家聽。一回頭,我看到了講台上的花,就扭著脖子繼續說,「當我將目光掠過講台上那盆盛開的杜鵑花,時間在嬌艷的花瓣上打了個旋飛走了,像一陣悄悄來過的風。」

我一邊說著,走到門口,伸手出去關門,坐在前排的小鵬,調皮地插嘴:「當你伸手將教室的門關閉時,時間被擋在了門板的外面,像被請出去罰站的孩子。」大家會心地笑起來,我舉起大拇指,給他個「贊」。鑫磊站起來,調皮地說:「這會兒,時間在陳老師的大拇指上歇了一下腳,又轉身逃走了。」同學們不由得鼓起掌來。

我一邊走在時間的流里,一邊撿拾它的蹤跡,細數它的去向。目光被一個彎腰撿拾掉在地上的鋼筆的孩子吸引,我叫起他,將追蹤時間的「接力棒」交付出去:

「當我彎腰撿起鋼筆時,時間順著指尖飛走了。」在遊戲的城堡里沒有遲鈍、沒有開小差、沒有差生,人人都是小精靈。

看到孫春堯手托著腮在沉默,我把遊戲的接力棒傳遞了過去:

「當我托著腮沉思時,時間滑過我的眼角消失了。」他毫不示弱。

「當王琪低頭在桌洞裡翻來翻去找東西,被老師制止時,60個孩子連同老師的時間,一起流向他的方向,擁擠成一汪湖水,然後即刻就消融了。」我制止王珉琪的違紀,並隨口又將追蹤時間的遊戲繼續了下去。

……

下課鈴響起來,我說:「你學會玩這個遊戲了嗎?那就一邊觀察一邊捕捉寫作的靈感和素材吧!像老師那樣一邊玩一邊寫,從你抬起屁股開始,從你收起書包開始,從你坐上大巴車開始。」

原本還擔心,這樣抽象的命題,學生能懂嗎?第二天查看時,確確實實被震動了——60個孩子,沒有一個孩子不會玩這個「追蹤時間精靈」遊戲的!看大家如此入戲,我趁熱打鐵,又給大家讀了我在早晨上班路上觀察後,剛剛寫下的下水文。大家再次修改,然後一篇篇精彩得讓人吃驚的「時間」美文就出爐了!

玩詞語

到了高年級,我們採用集中識詞的方法,學習積累一個單元的生字生詞。單純記憶多枯燥啊,我就變著法地跟學生們玩:

「玩個『大喇叭』遊戲吧!」我的話音一落,同學們立馬精神抖擻,一臉的快樂。其實,就是朗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一人一個開火車,遊戲的新鮮之處就是大聲「喊出來」,讓每個同學都清楚聽到詞語的聲韻調。這一遍是為了正音,同時,也是為了鍛鍊大家在公眾面前大聲發言的膽量。別說,還真有幾個孩子被難住了——性格內向,說話細如蚊蠅的孩子,典型的自信心不足,在這個遊戲中被一次次「逼迫」著突破自我。

第二關「巧舌頭」遊戲:在正音之後,學生自由練習,用最快的速度,一氣呵成讀出詞語盤點中的所有詞語,看看誰用的時間最短。這是為了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熟練地記住詞語,只要是遊戲他們就玩得興致勃勃。課堂效率太高了!

第三關「糖葫蘆」遊戲:將詞語按照順序,結合課文內容,用最簡潔的話串編成故事。一方面是檢查詞語的理解運用情況,同時也可以摸清大家對課文的熟知程度。

第四關「中彩票」遊戲:聽寫詞語,讓學生自己隨機在聽寫的成語中選擇兩個詞,做好標記就等於買下了「彩票」,然後老師在聽寫結束後,根據自己的意願說出兩個詞語,如果和老師說的詞語正好相同,那就是中大獎了,可以給自己加幸運分。這個遊戲純粹是為了好玩,沖淡學生對聽寫詞語的畏懼和不喜心理。

玩閱讀

「女孩的心思你來猜」聽聽這個遊戲的名字,一定很有誘惑力吧!其實,這是《竊讀記》中體會心理刻畫的教學環節。這篇文章中細膩生動充滿情趣的心理刻畫是最典型的特點,也是為單元習作「我的讀書故事」做好寫作技巧的鋪墊點撥。

老師創設情境,學生猜小英子在想什麼,會的拍一下桌子搶答(增加歡樂效應)。比如:

師:小英子躲在書店裡看啊看啊,忽然一陣飯菜的香味飄過來,嗯,肚子裡飢腸轆轆,唱起了空城計,小英子想——

生:如果口袋裡有錢該多好!去吃碗麵條,回到這裡時,已經有人給擺上了一張沙發……

師:小英子這是在做「白日夢」啊!

師:小英子在書店裡看書,外面下起了大雨,小英子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

生:……

師:可是她轉過頭來,又偷偷笑了,樂呵呵地想——

生:……

師:剛剛在做「白日夢」,這裡就是「自說自話」了。她還會玩「啞巴戲」呢,即使不說話,你也能看透她的小心思。你瞧,她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擠過去,從大人的腰間擠過去,她這是在說——她故意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她這是在想——

生:……

師:為什么小英子的心思我們猜得這麼准呢?

生:是作者把他們都寫出來了,或是暗示出來了。

師:這樣,古靈精怪的小英子就走到我們身邊來了,就從書中跳出來了。讓我們試試用「白日夢」「自說自話」「啞巴戲」等方法,把自己的心思展示出來。寫一寫我們自己的「讀書故事」吧!

以上列舉的,只是諸多遊戲中的幾例而已。只要我們抱定了「玩語文」的信念,遊戲的花樣就可以層出不窮,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展開。課堂上我有一個信念很堅定:跟孩子們玩,讓他們信賴我,接受我。我要貼近他們的心,俯下身來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說他們需要的話,做他們需要的事,一切就變得簡單而又通透了。

試驗/「我們一起來玩語文吧」,「歐耶,太棒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SyCIW4BMH2_cNUgf9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