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炫耀在自己在時尚活動上拿到了蔡徐坤、鄧倫喝過的水,發朋友圈說感覺兩個人在輪流親她…
網友們不僅被噁心到,還替兩位男明星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可以追星也可以有愛慕之心,但是可以保留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尊重嗎?
經過福爾摩斯粉絲們調查一番之後發現這位網友或許只是嘴嗨,但比起這種畸形的粉絲心態,這件事的真假好像並沒那麼重要了。
雖然這樣一句細思恐極的炫耀讓看到的網友都人均不適,但比起瘋狂的私生粉們做出的荒唐事,這種其實都算是變態私生界的小兒科了。
對於收穫名利之外所要付出的代價,公眾人物們都深知其中得舍,但真要問明星們是否能習慣和適應這種越界的追逐,感覺不得神經衰弱都是好事了。
韓國私生粉曾創下的私生舉動,已經成為在世界範圍內都廣為流傳的事跡。
東方神起、Super Junior、EXO、WANNA ONE等幾代韓國男團身上均有深受私生困擾的名場面。
私生飯曾闖入EXO的宿舍,偷走D.O.的內褲放上網上公開售賣,而且還公開發言:「我的預期是拍賣10w,支持檢驗毛髮DNA哦。」
東方神起在巔峰時期曾收到粉絲寄來帶血漬的姨媽巾和內衣……我們作為局外人都有被噁心到,很難想像當事人是如何面對這些事情的發生。
跟機、追車、偷拍這些已經行為都好像已經成為愛豆們必須要習慣的「愛的方式」,但就是因為這些被強迫「習慣」的困擾,正嚴重影響著藝人本人的心裡健康。
時代少年團作為時代峰峻的二代男團,自2019年8月出道,已成為當下熱門的男子偶像團體,平均16+的實屬大熱的養成系偶像。年紀夏天的時候時代少年團發布了兩條短片,內容與私生相關。
記錄了仍在上學的男孩們備受私生困擾的日常。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私生對於未成年們來說,像魔咒一樣侵蝕著本就失去自由的生活。
每天的乘車外出就像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比賽,私生跟車藝人,一個極力想甩掉,一個拼盡全力也要跟上。然而結局是無論如何試圖躲避,都沒辦法甩掉私生。因為思想已經極度扭曲的她們,會在藝人的車上安裝定位追蹤器,還會在被工作人員當面制止的時候義正言辭,變本加厲。
上廁所的隔間可能會有私生在此蹲守偷聽,公司門口長期有不明車輛蹲守,訓練室的窗外有忽隱忽現的人影,成年人都根本無法招架的困擾,未成年偶像的心理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
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地方是能讓他們有安全感的。酒店房間的門外會有人趴在門外偷聽,透過貓眼偷看。當然,想方設法偷偷溜進藝人房間的私生也不再少數。
每搬一次家,很快就會私生知道新的住址,然後再開始新一輪搬家……
坐飛機的時候如果是靠窗座位還能肆意的玩會兒手機,因為側身對著窗戶方向還能保證不被偷看到。畢竟座位的前後都是跟機上來的人,感覺時刻被人虎視眈眈的監視,在飛機上睡覺都有店害怕。
坐車會下意識的回頭看有沒有人跟車,坐電梯會瞄一眼同乘的人有沒有問題,每次出門會先看看門口有沒有可疑的私生。這種極度神經質的感覺困擾著每個被私生傷害的偶像們。
一個想方設法的「逃」,一個拼勁全力想無孔不入的擠進偶像的腦袋裡,變態的想看到他的一切。
今年15歲的劉耀文在採訪時說,自己在家的時候都是輕言輕語的講話,因為怕有人在拍在錄在偷看,而且會囑咐家人說話也要很小聲。
在時代少年團官方發出的視頻里,記錄了很多男孩子們面對私生束手無策,心情頓時跌落谷底的時刻。
三個男孩子想去附近的德克士吃頓飯,本來開開心心大口吃肉,因為看到窗外大批粉絲的圍拍,心情變得無精打采。窗外的女生悉悉嗦嗦的說著話,舉著手機全都對準了正低頭悶悶不樂的三個男孩。
三個人鼓起勇氣決定快速奔跑離開,而粉絲們火速舉著手機蜂擁過來的時候,有喪屍那味兒了。
宋亞軒在短片里說:「還蠻累的,平時感覺有一個像私生的人我們都要躲著走」
選擇了做藝人的這條路,本就失去了正常學習和交友的環境,比起同齡人他們的成長環境不僅略顯孤獨,甚至充滿了侵犯隱私的困擾。
到處都是眼睛的感覺,如果不能親身經歷,其中壓抑很難感同身受。
王一博曾在微博上宣洩備受私生困擾的情緒,黃明昊在ins上喊話給自己稍微留一絲空間,吳宣儀因為被粉絲撞門敲門無法休息而不得不發微博喊話。
之前聊到私生問題的時候,我們曾討論過私生行為是否是心理疾病的問題。
心理學專家帕克·戴茲說,「那些騷擾名人的人,孤獨、聰明、有問題。95%的跟蹤狂有明顯的精神失調,75%是精神病。」
鹿晗被追車黃牛私生氣急,下車發生口角
英國朴茨茅斯大學一位犯罪心理學學者表示,很多瘋狂粉絲之所以會有跟蹤行為,是因為潛在有跟蹤狂的慾望,而跟蹤狂是一種因無法適應現代社會規則或者自身有種種缺陷而導致的心理疾病。自身的 心理空虛或者不夠成功,會導致年輕追星女孩有這種盲目追崇的行為。
那些正被瘋狂慾望所控制的私生飯們,應該先從調整自己的心理健康做起。在很多採訪私生飯的報道里,能看到她們也不是真的開心,這些備受外人困惑的瘋狂里,她們自己也很難找到其中真正的意義。
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親密的朋友,沒有真切的喜怒哀樂,更沒有為屬於自己的事而努力。她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另一個跟自己其實毫不相關的人身上,或許是因為她們並沒有自己的生活。
而這種失去自己我的「零距離」,對粉絲和藝人雙方來說都越發的畸形。藝人確實會因為私生經常的露面而成為熟臉,但這種熟悉感正伴隨著極端的厭惡情緒。
而這些瘋狂,同樣觸碰著法律的邊界。
從法律規定上來說,如果粉絲行為嚴重擾亂了交通樞紐和交通工具的公共秩序,不管是機場工作人員還是乘客其實都可以報警解決的。而通過非常手段獲得藝人信息,幫藝人改機票、買機票;跟車以及跟蹤藝人回家,在藝人車上安裝跟蹤器;在未經允許前提下,以牟利為目的倒賣藝人各種通訊方式、信息……也都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做處理。
但對於藝人團隊來說,即使嚴厲的警告,都不會施以真實的刑事手段。因為就算最終不會實刑坐牢,緩刑也是記錄在案的前科。私生們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子,誰也不想走到葬送別人前程的絕路,只能盡力的呼籲。
理智看待藝人與粉絲之間的距離。藝人是人,是值得喜歡值得支持的公眾人物,但別把這份喜歡變成雙方的負擔。無須神話偶像,更沒必要為另一個人失去自己的生活,無論那個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