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戲坪村屬水城縣營盤苗族彝族白族鄉所轄行政村,地處水城縣與盤州交界,總面積為18.2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民組,共714戶2423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350戶1023人,貧困發生率42.2%。近年來,該村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興建蛋雞廠、食用菌基地,2020年1月,該村剩餘貧困戶11戶27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
暮春時節,草長鶯飛。
4月3日,走進營盤鄉雞戲坪村,白色的通組公路猶如一條長龍蜿蜒而上,道路兩旁被零星的紅杜鵑點綴著,村莊乾淨整潔。清晨的雞戲坪村是寂靜的,仿佛一切都在沉睡,可這份寧靜卻被遠處傳來的陣陣雞鳴聲打破。這些雞鳴是從哪兒傳來的呢?
「從我們村的桃花蛋雞生態養殖場傳來的,蛋雞場可是我們村的致富法寶。」
同行的村支書吳元克為記者解開了疑惑。
跟隨吳元克的腳步,記者來到該村的桃花蛋雞生態養殖場。只見平地上,藍白交織大棚廠房錯落有致分布,道路寬敞整潔。走進廠房內,「中央集蛋器」 咕嚕嚕循環著轉個不停,滑出來的每個集蛋架上,擺滿了數百枚雞蛋,工人熟練有序地將輸出來的雞蛋分揀裝箱,印有「桃花蛋」「生態蛋」的紙箱擺放整齊,等待上車。
「咱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桃花蛋雞養殖場一期工程,養殖場是水城縣的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3500萬元,建設占地面積75畝,總建築面積1.09萬平方米,養殖存欄達18萬羽,日均產蛋量達16萬枚。項目投資方不僅每年拿出112萬元作為雞戲坪村98戶412人的分紅收益,另外還聘請70名保潔員和28名衛生監督員在養殖場務工,實現每戶平均增收11400元。」吳元克將養殖場的情況娓娓道來。
石槽組村民彭益麗:在這裡撿蛋、裝箱,工作也較簡單,按件計費,每件2塊錢,產蛋量高的時候,一個月有3000多元收入,離家也很近,挺好的。
話音剛落,生意上門了。
「我要一箱標準蛋,再要一箱瑕疵蛋回去做蛋糕,麻煩您幫裝上車。」從營盤街上特意驅車來購買「桃花蛋」的鄒女士說:「自從雞戲坪村有了蛋雞養殖場後,我們家都是在這裡買雞蛋,有時還會多買點送給親友,這裡的雞蛋不僅味美,還有多種規格可供選擇。」
桃花蛋雞養殖一分場場長范嗣湘:近年來,隨著『桃花蛋』品牌的打響,『桃花蛋』受到了廣大消費者親睞,特別是雙黃蛋更是供不應求,數以萬計的雞蛋不僅銷往市中心城區的商店、學校、超市等,還銷往貴陽、廣西、廣州等地。
隨後,經過兩次全身消毒,記者進入了雞舍。雞舍很溫暖,沒有異味,籠里的雞正探頭覓食,雞籠下的雞蛋通過傳送帶像乘坐小火車似的,自動運送到了撿蛋車間。
范嗣湘告訴記者:「我們養雞場採用全自動管理系統,可根據雞的需要適時調節雞舍溫度和通風,可實現自動撿蛋、除便、喂料等,大大降低人工、環保成本,提高了產蛋效益。」
「每個月有2000元穩定的收入,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還能照顧家中老小,對於現在的生活我很滿足。」養雞場的飼養員黃海琴說。
黃海琴是雞戲坪村一組村民,丈夫早逝,她獨自撫養兩個孩子,此前為維持生計不得不將孩子交給孩子的奶奶照顧,獨自外出務工。2018年,雞戲坪村的桃花蛋雞養殖場建成後,她便回鄉進入養雞場擔任飼養員,有了穩定的收入,她結束了和孩子兩地分居的生活。
村民謝米珍是蛋雞廠的一位保潔員。「我們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政府的政策太好了,生病住院還可報銷。家裡的11畝土地流轉種植刺梨,每年有分紅,我在蛋雞廠打工每月1200元的工資,日子越過越紅火。」說起變化,謝米珍喜笑顏開。
由於品質保證,桃花蛋雞養殖場產出的「桃花蛋」供不應求。2019年,該養殖場擴大了規模。目前,二期規模30萬羽的蛋雞養殖場已建設完成,帶動28戶141人就業增收,平均每戶增收10000元。
雞戲坪村除了桃花蛋雞養殖外,食用菌種植同樣風生水起。
走進雞戲坪村茶樹菇種植基地,53個大棚一字排開,蘑菇的清香迎面撲來,沁人心脾,一排排蘑菇長勢喜人。
茶樹菇長勢喜人
該村丫口組村民康亮清熟練地將一朵朵新鮮的茶樹菇採摘入筐,臉上洋溢著收穫的喜悅。
「我和妻子都在茶樹菇基地務工,每人每月1500元工資,有了固定收入,日子越過越好。」康亮清笑著說。
採摘茶樹菇
雞戲坪村茶樹菇基地是營盤鄉將極貧鄉鎮產業基金投入北盤江管委會用於項目建設的項目之一。項目占地20畝,共建53個大棚,棚內面積達6250平方米,可種植約70萬棒茶樹菇,年產值約315萬元。項目於2018年6月開工建設,12月投產,種植菌棒44萬棒,日出菇2000斤左右。項目採取「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利益聯結貧困群眾,北盤江管委會每年向雞戲坪村支付保底利益聯結資金48萬元,聯結36戶貧困戶,帶動137人穩定脫貧。
如今,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雞戲坪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讓產業「開花結果」,讓貧困戶脫貧致富,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記者手記
產業有特色 致富不用愁
山高、坡陡、谷深,一度成為制約雞戲坪村發展的最大瓶頸。可雞戲坪村的人不甘貧困,誓要擺脫深度貧困村的標籤。脫貧攻堅號吹響以來,雞戲坪村利用離農戶聚集比較遠,且空間較大的平整場地,根據氣候清爽、空氣清新的優勢,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鄉鎮幹部全力配合,桃花蛋雞養殖場、食用菌基地就此落成,不僅為雞戲坪村帶來經濟效益,而且帶動了更多貧困戶就業增收。
有了蛋雞場、食用菌等特色產業,村民就業增收就不用愁了,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蛋雞場、食用菌織起了一張張 「致富網」。一幅「產業強、鄉村美、百姓富」的美麗畫卷在雞戲坪村的大地上緩緩展開。
來源:六盤水日報;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