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題字賞析,沒有你想的那麼不堪

2020-09-07     藝術起源

原標題:「山東博物館」題字賞析,沒有你想的那麼不堪

「我用腳趾夾著木棍寫的都比他強」,據說這是在上世紀的書法界,一位自稱「魯赤水」,與齊白石對齊的著名人物說出的話,而評價的對象正是郭沫若先生,在書法界看來,這只不過是個笑談,但在大眾面前卻是驚濤駭浪般的「花邊」新聞,而不論真假,郭沫若的書法在近些年是遭到了眾多爭議。

郭沫若書法作品

郭沫若書法如何?在書法界郭沫若的書法被尊稱為「郭體」,能夠以獨特風格而形成一種書體,對於書法家來說是項莫大的榮譽,同時也是一種肯定,其實真正去品味郭沫若的書法,這種脫胎於魏碑體卻又不失娟秀柔美的字體,卻是值得一看,而魏碑體眾所周知,凝重之氣比較明顯,郭沫若能夠擺脫這一點,從章法、結構與風格上自成一派,稱之為書法大家毫不為過,但為何到了21世紀,反而屢遭質疑呢?

郭沫若

說起來,這些質疑像是一個笑話,而且確實也是來自於一個笑話,笑話說一對情侶到山東博物館旅遊,小伙子念山東博物館的題字時,讀成了「山東情婦館」,流傳網上網友一看照片,果真有些許相似,再一查這不是郭老的字?於是誕生了一系列對郭沫若書法的質疑,然而懂書法的人當成笑話一笑了之,不懂的人卻信以為真了,山東博物館題字真有人們想像的那麼不堪?我們來細細品味,賞析一二便會有所了解。

山東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中,書法藏品不少,多半都是與「書聖」王羲之有關,畢竟這是王羲之的故鄉,按道理來說,用王羲之的書法天經地義,是真真切切的「天時地利人和」,然而如果用王羲之的書法,就必須用他以往的字體來拼湊,既沒有結構上的美感,也失去了題字的美感,看下圖其實一眼明了。

王羲之楷書作品

從王羲之的書法上來看,每一個字單獨看來都不愧於「書聖」名銜,然而組成一塊反而有些過於拘謹,失去了一種活力,但反觀郭沫若的題字,風格極其獨特,屬於典型的行草,行草講究著草而不亂,既要有著行書的流暢之美,也要有草書的狂放之勢,郭沫若題寫的「山東博物館」,可謂是達到了書法藝術的巔峰之美。

名家書法

從上圖中我們來看,郭沫若題寫的「物」字,以草書章法來寫,但是並沒有按照草書的結構,而是以行書「物」的結構,加之以草書的潦草,達到了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美感,與行草「婦」字還是有著天差地別的,而對於題字來說,這樣的字體既有藝術性,又具有創新審美性,因此大家看成「山東情婦館」,只是沒有學過行草的章法而已,但實際上並沒有想像的那麼不堪。

郭沫若書法作品

而這個題字,是源於1959年郭老參觀山東博物館時,留下的信件,最終由豎版排成了橫版,成為了山東博物館的題字,從這篇書信的整體內容上來看,其實不難看出,郭沫若所寫的「山東博物館」五個字,確實有著極高的藝術美感,其中還保存著郭沫若書法中的特性:書生氣,給人一種堅韌之中又有種柔美的感覺,因此並沒有你想的那麼不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QNjaXQBeElxlkkact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