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的為農服務模式

2019-10-21   中華合作時報

日前,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興邦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簡稱興邦農合聯)被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評為2018年度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名單來啦!看2018年度百強縣級社、基層社標杆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都有誰?)

那麼,興邦農合聯究竟是怎樣為農服務的呢?

一起去看看吧!

引領成員社發展產業,

與小農戶形成利益聯結

位於瑞昌市肇陳鎮華坊村的興邦農合聯成立於2014年12月,由瑞昌市肇陳供銷合作社和瑞昌市山鄉種植專業合作社、瑞昌市鄉情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瑞昌市豐泰農機合作社、瑞昌市農興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聯合註冊成立。興邦農合聯自成立以來,在瑞昌市供銷合作社的精心指導下,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實現系統聯合、上下聯動、資源整合,形成了為農服務的強大合力。

為帶領社員發展生產,興邦農合聯採取「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開展水稻、油茶等農作物種植和農產品流通服務。目前,按照「年初投資、年終分紅、分片種植、集中銷售、按比例分成」的原則,共流轉或託管土地4900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3600畝,油菜800畝,油茶500畝;流轉荒山林地10000畝種植油茶,已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興邦農合聯為農服務中心年烘乾稻穀達到2000噸。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2545.32萬元,實現利潤70.95萬元;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2826.77萬元,利潤為85.23萬元,為農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興邦農合聯成員社的社員絕大部分為當地分散的小農戶,小農戶將土地交由合作社託管後,不僅成為了合作社加工企業的員工,參與企業管理,形成了小農戶與合作社的利益聯結體,還形成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生產經營格局。

響應黨委政府號召,

發揮「領頭雁」作用

為農服務少不了具有奉獻精神的帶頭人。興邦農合聯理事長柯亨磊就是這樣一位充滿奉獻精神的共產黨員。

1963年出生於瑞昌市肇陳鎮華坊村人的柯亨磊,自1990年至今,在工作崗位上像一棵常青樹,持續煥發著青春的活力。20多年來,他總是日以繼夜地為服務農民社員的生產生活操勞。

他雖然是瑞昌市第六屆政協委員、黨代表、瑞昌市工商商會副會長、肇陳商會會長、興邦農合聯理事長,卻總是「身在兵用,胸為帥謀」,為提高農戶種植水平、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保護水土環境、促進農民增產增入,默默奉獻,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認可,多次榮獲瑞昌市委市政府、肇陳鎮鄉黨委政府「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著力規範化管理,

提升為農服務能力

為規範管理,興邦農合聯制訂了《瑞昌市興邦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章程》,建立和完善了財務管理制度,設立了專職會計、出納,每個成員社都有專門的辦公場所、獨立的銀行帳號、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等。經全體社員大會表決通過,制訂了《社員大會制度》《理事會工作職責》《財務管理制度》《監事會工作職責》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選舉產生了法人代表及理事會、監事會成員。

在生產過程中,實行「統一購買苗種、統一提供飼料、統一進行防病、產品統一銷售」,降低了社員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經營效益,保證了產品質量。

為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興邦農合聯成立了黨支部,9名黨員分別與社員結對幫扶,並免費為成員社提供技術指導。

在為農民社員服務中,興邦農合聯始終堅持「以社員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龍頭企業為依託、以社員增收和企業增效為目標」的發展理念,強化基礎建設,創新發展思路,並選擇沿湖種糧地區進行土地託管,以解決農民外出打工,土地無人耕種的問題,既拓寬了成員社經營渠道,又增加了農民收入。

為提升為農服務能力,2017年,興邦農合聯和瑞昌市供銷合作社聯合,大力整合資源,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提高各成員社規模化、規範化水平,加快推進由零散土地向集約化土地轉變,由單一生產經營向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方向轉變,切實做到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

內容來源/江西微供銷

本期編輯/楊舒婷

監製/張帆 陸璐

合作電話:010-63702668

投稿郵箱:gxwtg@126.com

2020年征訂開始啦!

歡迎訂閱《中華合作時報》,

供銷合作社自己的媒體,

不一樣的深度、不一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