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關於小費的那些事

2019-07-27     北美楓哥

在加拿大,任何消費關乎到人的服務,都是需要給小費,像麥當勞、漢堡王之類的快餐廳,顧客會把用過的盤子、食物垃圾自己放回到回收處,就不用付小費。很多留學生或者當地學生,會在餐廳打工,餐廳服務員的工資是比較低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小費。我一個同學,在一家高檔酒吧上班,有時候一個月光小費能掙到6000加元。有的餐廳實行小費分享制度,每天所有人收到的小費需要上交給餐廳經理,餐廳經理再進行平均分配,如果客人喜歡某個服務人員,單獨支付的小費就不會被同事分享,比如酒店人員幫忙拿行李、打掃房間等。

小費的額度一般是總小費額的15%—20%,如果對餐廳的服務不滿意,可以給10%,如果餐廳消費場所更高級,則小費需要給會更多了,不給小費是不禮貌、粗魯的行為,並且不能拿硬幣作為小費。歐美很多地方都有小費,這是一種文化,老外通常在這方面會比國人給的要多一些。

當在國外用餐時,在用餐中間會有服務人員微笑的過來進行問候,比如:菜品符合胃口嗎,需要其他東西嗎之類的。其實這一方面是餐廳的服務標準之一,另一方面這樣很有可能因為服務人員一個漂亮的微笑或者溫馨的問候,客人會多給小費。所以這樣的情況習慣就好了。

因為文化的差異,國人有時候真的會忘記給小費的事情。有次住酒店,服務生幫我把行李送進客房,放好以後服務生保持微笑站著不動呆了一會,一會問問用不用開窗戶,一會問問還有其他什麼需要,我當時很疑惑,就這樣大概有個將近十分鐘的時間,我突然想起小費的事情,給了小費以後服務生優雅的退出了房間,所以地域發生變化了,不光時差要變,習慣和文化也要改變一下。

下期北美楓哥聊一聊加拿大的華裔孩子對比其他孩子的優勢,敬請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9x5PGwB8g2yegNDc73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