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張警盈 曾星怡 柳娜)在群眾以往的認知中,B肝是無法治癒的,因此有患者因此耽誤治療。對於兒童肝炎,只要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進行系統全面的治療,完全可以治癒。
今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立的第14個「世界肝炎日」,為增進公眾對病毒性肝炎的了解,增強B肝患者的治癒信心,湖南省兒童醫院於27 日上午舉行了一場病友會暨義診活動。「孩子B肝不要治」「孩子有B肝等長大了再治」……針對這些疑惑,該院肝病內分泌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歐陽文獻提醒,孩子患有B肝,要儘早檢查、評估,儘早進行治療。
媽媽是一位B肝患者女兒也被診斷患上B肝
接種B型肝炎疫苗是我國預防和控制B型肝炎流行的最關鍵措施。B肝母親分娩的新生兒及暴露於B肝的易感者,應及早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專家表示,正常嬰兒出生後0、1、6個月,會接種三針B肝疫苗,但這並不意味著萬無一失。
來自長沙的黃林(化名)是一位B肝患者,6年前她生下了女兒鄧樂樂(化名)。
據黃林回憶,樂樂出生後就接種了B肝疫苗和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家裡以為萬事大吉,一直便沒有再做相關篩查。幾年後,鄧樂樂做完幼兒園入園檢查,結果被告顯示孩子患有有B肝,黃林及家人悔恨不已。
歐陽文獻建議,如果母親患有B肝,應在孩子接種完第二針疫苗後(孩子3個月大時)進行B肝五項篩查;如果母親沒有B肝,應在孩子接種完第三針疫苗後(孩子8個月大時)進行B肝五項篩查。
兒童B肝可以治癒且不用終身服藥
在群眾以往的認知中,B肝是無法治癒的,因此有患者因此耽誤治療。事實上,只要選取恰當的治療方案,進行全面系統的治療,兒童B肝完全能夠治癒,並且不需要終身服藥。
長沙市民李華(化名),患有B肝多年。和鄧樂樂一樣,女兒柳童童(化名)上幼兒園之前,被查出B肝。李華立即帶女兒來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據李華回憶,女兒接受第一次治療以後,病毒量就從原來的超40000IU/mL,降至10000多IU/mL。
目前柳童童已經治療兩年,B肝檢查呈陰性,醫生表示孩子現在完全正常,並且以後不用終身服藥。據統計,經湖南省兒童醫院系統治療的B肝兒童,治癒率已近 60%。
圖說:湖南省兒童醫院,歐陽文獻在為患兒檢查。
歐陽文獻解釋,兒童B肝治癒率高,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兒童體內感染病毒的肝臟細胞相對少,第二是兒童對藥物的耐受性比較好。
提醒B肝如不及時治療最嚴重可致肝硬化、肝癌
一直以來,B肝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B肝病毒感染是我國肝癌發生極其重要的危險因素。專家提醒,慢性B型肝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如果早期沒有及時控制,病情會逐漸進展,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而且肝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肝功能化驗也無顯著異常,看似肝臟正常。
但實際上,肝臟已出現細微病變,只有通過病理檢查才能發現早期病症。
因此及時就診、定期檢查非常有必要。歐陽文獻特彆強調,兒童B肝要早治療,可以治好,並且年齡越小,效果越好。
兒童肝病相關知識
國家疾控局相關負責人在近日舉行的消除肝炎危害行動大會上介紹,我國廣泛實施新生兒B肝疫苗計劃免疫,B肝疫苗接種已經覆蓋99%新生兒,人群B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持續穩定下降,患者的治療水平不斷提升,患者規範治療覆蓋面不斷擴大,C肝患者抗病毒治療治癒率達95%以上。
嬰幼兒如果感染B肝病毒,有大約90%會發展成慢性肝炎。孩子出生就開始接種B肝疫苗和採取母嬰阻斷措施,可以有效阻斷感染B肝的媽媽把病毒傳給孩子。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A肝和戊肝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發流行。B肝和C肝主要經血液、母嬰和性傳播。丁肝的傳播途徑與B肝相似,與B肝病毒同時或在B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才可能感染。
日常工作、生活接觸,不傳播B肝和C肝,如握手、擁抱、在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感染B肝或C肝病毒。
(一審:羅江龍 二審:蔣俊 三審:魯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