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類藥物,血糖升高了,還要堅持吃下去嗎?

2023-04-21   藥師華子

原標題:吃他汀類藥物,血糖升高了,還要堅持吃下去嗎?

有好幾位朋友跟華子說,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血糖升高了,甚至有位朋友已經被確診為糖尿病,這可怎麼辦,他汀還能繼續吃下去嗎?

華子說,建議繼續服用他汀,因為他汀類藥物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所產生的獲益,遠大於其對血糖的影響。「兩害相權取其輕」,在面對兩種風險無法迴避時,去承受傷害比較小的那個,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一、他汀類藥物對血糖的負性影響

他汀類藥物是膽固醇合成酶抑制劑,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合成。而血糖代謝的中間產物就是合成膽固醇的原料,所以當膽固醇合成減少後,就使得那些原本應該合成膽固醇的血糖停留在血液中,血糖就可能升高。

已經有大型臨床研究證實了,使用他汀類藥物會使部分糖尿病的治療難度加大,需要增加降糖藥物劑量才能控制好血糖。而且他汀類藥物還會使持續性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增加。

二、新發糖尿病的風險不能全賴他汀

服用他汀類藥物會增加新發糖尿病的風險,但增加的絕對風險比較低,在一項研究中,使用他汀類藥物者,只增加了大約0.3%的新發糖尿病風險。

使用他汀類藥物者,基本上都有血脂異常的問題,而血脂、血糖同屬代謝系統,血脂異常者,本身就是發生糖尿病的高風險人群。在有糖尿病的人群中,有大約70%的人會伴隨血脂異常。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血脂異常的新發糖尿病患者,不論是否服用他汀,最終都會發生糖尿病,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在他汀類藥物身上。

三、血糖升高後還能不能用他汀

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是可以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避免斑塊破潰,預防形成血栓,有很好的預防腦梗塞、心肌梗死的作用,長期應用還可以逆轉斑塊。血糖升高雖然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但可以通過調整降糖藥物控制血糖,消除風險。

就如同吃大米飯、饅頭也會升高血糖,增加糖尿病風險,但不能因為這樣就不吃飯、不吃饅頭了。吃藥也是這個道理,只要使用他汀的獲益大於風險,就應該堅持用藥,不能「因噎廢食」。

而且在各種治療指南中,並沒有因為他汀增加血糖風險,就改變了他汀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四、如何降低他汀帶來的血糖風險

他汀雖然會影響血糖,但是他汀穩定斑塊、逆轉斑塊的作用,目前還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替代,所以只要沒有嚴重的禁忌與不良反應,他汀類藥物就不建議停藥。

在他汀類藥物中,中等降脂強度的匹伐他汀與普伐他汀,對血糖的影響較小。血脂升高不嚴重的人,可以選擇使用,可降低新發糖尿病風險。

如果病情需要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強效他汀,或是其他的他汀類藥物者,可以減少用藥劑量,然後與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海博麥布)、PCSK9抑制劑(依洛尤單抗、阿利西尤單抗)進行聯用,也可以減少對血糖的影響。

總結一下,服用他汀類藥物可能對血糖有影響,但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產生的獲益更大,所以即使血糖升高,也不建議停用他汀類藥物,可以通過運動、飲食、降糖藥物等方法控制血糖,消除風險。通過合理選用他汀以及藥物聯用,也可以降低他汀引起的血糖風險。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