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荷》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
涼風吹葉葉初干。
無人解愛蕭條境,
更繞衰叢一匝看。
白露
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時節,天高雲淡,氣爽風涼,早晚的溫差較大,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
白露節氣後已經快要進入深秋了,鴻雁紛紛由北向南遷徙,尋求溫暖的過冬場地。
二候玄鳥歸
玄鳥也就是燕子,燕子在春分的時候來到北方,深秋之後就該飛走了。
三候群鳥養羞
「羞」同「饈」,是一個通假字,有美食的含義,到了白露節氣,天氣開始進入深秋,動物感知到了季節變化,開始貯備糧食,準備過冬食物。
白露習俗
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收清露
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白露養生
早晚漸涼,及時添衣
俗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而且白露過後晝夜溫差較大,尤其一早一晚要及時添加衣物,注意保暖,晚上睡覺要蓋好被子。
秋爽時節,適量運動
白露時節,天氣漸漸變涼,人的各項生理功能相對減弱,這時應適當增加運動量,以增強心肺功能和抗寒能力,慢跑、瑜伽或者八段錦,都不失為合適的運動方式。
白色食物,養肺潤燥
白露時節,秋燥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傷肺,白主肺,相秋氣,白露時節食補應潤肺,以白色水果及補肺之品為上,如蓮藕、雪梨、山竹、白蘿蔔、銀耳、百合、白菊花等。
白露養生食譜
蓮子百合煲
做法:蓮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蓮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鐘,精瘦肉洗靜,置於涼水鍋中燒開(用水焯一下)撈出。鍋內重新放入清水,將蓮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鍋,加水煲熟(可適當放些精鹽、味精調味)。
功效:清潤肺燥,止咳消炎。
鯽魚紅糖甜杏湯
做法:鯽魚1條(約500克),杏仁12克,紅糖適量。先將鯽魚去掉鱗、腮,剖除內臟洗乾淨,切成幾塊。將鯽魚與杏仁、紅糖一併熬湯,魚熟後即可飲湯食魚。
功效:益氣健脾,滋陰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