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鼎盛時期的國土面積有多大,與清廷相比如何?

2020-04-07   小馬談古今

太平天國鼎盛時期的國土面積有多大,與清廷相比如何?

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非常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的領導人是洪秀全。從1851年成立太平天國到1853年建都南京,鼎盛時期控制的面積約為150萬平方公里,相關省份包括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江蘇省、湖南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區。

太平天國運動從1851年攻占永安到1864前後共持續了14年之久,達到了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同時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

洪秀全在屢次參加科舉而不能中之後憤然轉而研習基督教,最終受基督教的啟發創立拜上帝教,並勸說馮雲山一起和他傳播教義。後來又吸引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等人成為骨幹,拜上帝教則不斷發展壯大。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一路北上進攻興安,然後經全州、永州、道州、郴州、長沙、岳州,武昌。

後又攻克九江、安慶、蕪湖等軍事重鎮,最終到達江寧,並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相對峙的太平天國農民政權。而在此時,太平天國也迎來了全盛時期。


太平軍先後發展到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也先後攻克過600座城市,給人感覺太平天國實際疆域很大。但是這些大多數屬於隨占領,隨丟棄的情況,因此太平軍即使是在全盛時期也只相對控制了從武昌、九江、安慶到天京的沿岸地區,以及江西的大部分地區。


即使是在這些地區,太平天國的控制也非常不穩定,經常是和清軍處於拉鋸戰的狀態,就一座武昌城就反覆易手,首都天京也一直處在清軍的包圍狀態之下,因此說太平天國全盛時期的控制區域也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連清朝面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