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底,由於我志願軍誘敵戰略的成功,向北急進的「聯合國軍」各部隊在我軍小部隊的節節抵抗面前,完全忘記了在一次戰役中的教訓,為了「在聖誕節前結束韓戰」,東西兩線的敵軍已經完全不顧左右友鄰的配合,只是一味地向鴨綠江邊推進。
仁川登陸後,美軍一路向北直逼中朝邊境
11月25日,在志願軍總部的統一指揮下,我38和42軍首先向西線的「聯合國軍」發起了進攻,我軍凌厲的攻勢很快就將南韓軍第7、第8師團的主力殲滅。與此同時,第40軍向美軍第2師進攻。
11月25日,志願軍第38、第42軍出其不意向「聯合國軍」發起進攻,分別將南韓軍第7、第8師大部殲滅,從而在敵軍的戰線上打開了突破口。與此同時,我40軍也向美2師展開攻擊,在天寒地凍、後勤物資補給不力,炮兵又無法跟上的困難環境下,我軍冒著美軍的猛烈火力,一舉擊潰美2師,而後我軍各部隊對潰逃的美第9軍主力實施了不分晝夜的追擊戰,冒著敵優勢火力的阻擊和不間斷的反突擊,死死地咬住南逃的美軍部隊,繳獲大批各種物資。
我軍向美軍發起衝擊
位於清川江下游南岸的軍隅里是朝鮮北部地區的鐵路和公路交通樞紐,也是西線「聯合國軍」的重要作戰物資補給基地。如果拿下這裡,就等於打掉了敵軍在三八線以南地區抵抗我軍進攻的本錢,使得我軍可以進占整個北韓,但是要是拿不下,敵人就可能利用這裡的物資進行頑抗,拖住我西線部隊,並進而以此為出發點,重新向清川江地區發起攻擊。
我軍以穿插包圍瓦解美軍的防禦
我軍決心一定要拿下這裡,為二次戰役的勝利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美軍自然也是非常清楚軍隅里的重要性,美9軍命令作為預備隊的土耳其旅阻止我軍攻擊。11月27日晚,土軍接管了在軍隅里東部的防禦陣地。
11月28日,我38軍114師342團部隊經過長途奔襲抵達軍隅里外圍,與土軍發生遭遇,第342團與土軍先頭營激戰竟日,斃傷土軍400多人。在我軍的強大攻勢面前,土軍於當天黃昏時分開始後撤,企圖退往第二道防線。
美軍遺棄的車輛
但我342團緊追不捨,使其在撤退途中被我114師主力包圍,我軍切斷了該旅和美軍總部的通訊,並在夜間戰鬥中將其分割包圍,但終因火力過於薄弱,無法殲滅土耳其旅。11月29日早上,土軍在美軍大量飛機、坦克的掩護下突破包圍,與美2師會合。
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攻擊機在攻擊朝鮮地面目標
在土耳其旅敗退指揮,美2師23團不得不在29日上午在軍隅里北部設立防禦陣地以確保這個補給基地的安全,美2師還派出第38團企圖占據東北部的制高點,但我軍已經控制了這些制高點。美軍被迫在距離我軍陣地約2公里的地方部署防禦。
就在同一天,我軍圍攻軍隅里的情報傳到了「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那裡,他結合之前的慘敗,意識到朝鮮的戰局已經失去控制,在驚惶失措之下,他命令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全線撤退。沃克隨後下令所有第8集團軍部隊總撤退。
「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和高級軍官在一起
但美2師由於留在軍隅里以掩護集團軍的右翼,因此未能及時後撤。11月29日夜,我軍覺察到美軍主力總撤退後,立即命令展開全線追擊。
38軍立即對軍隅里的美軍和土軍發起攻擊,由於此時我軍推進太快,甚至連當地的地圖都沒有就倉促轉入攻擊。但我軍熟練地通過在野地里找到了敵人的野戰電話線路而確定了敵人指揮部和營地的位置。隨後我340團和342團突入美軍防禦縱深,不少美軍尚在酣睡即被我軍俘虜。
我軍通過不斷地迂迴敵人的側翼繞過敵軍的防禦陣地,使得敵人辛辛苦苦構築的防禦體系完全失效。土軍首先丟下陣地開始撤退,令美38團的右翼完全失去掩護。11月30日下午,敵38團在23團的掩蓋下不得不渡過賈川河南逃,軍隅里被我軍完全占領。
軍隅里的丟失使得敵軍撤退完全變成了潰退,我軍各部向南緊追敵人,12月2日,鑒於部隊極為疲憊,志願軍總部命令各軍主力停止進攻,只以部分兵力追擊。12月6日,我軍收復平壤,第二次戰役勝利結束。
參考資料
《抗美援朝戰爭史》
《第38軍在朝鮮》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