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沖銷量車市再掀價格戰 業內:差異化是第一競爭力

2023-11-24     時代財經

今年3月,特斯拉率先打響價格戰,到了十一月,價格戰仍未結束。伴隨著價格戰的持續,「卷」成為2023年中國車市的關鍵詞。

卷產品、卷技術、卷價格、卷產業鏈上下游,內卷激烈的同時,汽車產業也在加速變革。價格戰對行業上下游和消費者來說意味著什麼,又該如何在價格戰中持續變革找到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近日舉行的「21世紀汽車產業年會(2023)」上,對於車市價格戰,業內專家表示:「卷」的原因是同質化,差異化是產品的第一競爭力。」

年會現場。

金九銀十之後,價格戰仍在繼續

金九銀十是傳統旺季,今年車企為爭奪市場進行的價格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銷量。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1至10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量為1726.7萬輛,同比增長3.2%。其中,10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為203.3萬輛,同比增長10.2%,環比增長0.7%。乘聯會表示,今年10月,國內車市零售環比走強,形成「銀九金十」的較強走勢。

11月是傳統淡季,不少車企為了完成年度銷量目標,將價格戰延續了下來。

11月第一天,比亞迪官宣旗下驅逐艦07、護衛艦05冠軍版、海豚、海豹冠軍版、宋PLUS冠軍版5款車型優惠,最高優惠1.8萬元。為了完成全年300萬輛的目標,比亞迪也是「拼了」。

事實上,早在9月底,比亞迪就開啟了降價促銷。10月,消費者購買旗下護衛艦07不僅可以享受1.2萬元現金優惠,而且還可以疊加享受2年0息、5000元置換補貼、2年內免費充電樁及安裝服務等權益,綜合優惠後護衛艦07入門售價僅19.08萬元。

在比亞迪2023年半年度業績會議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比亞迪未來3-5年會打價格戰,或者在細分領域打價格戰,比亞迪有充足的準備。

從比亞迪披露的產銷數據來看,10月新能源汽車月銷量突破3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38.4%。今年1-10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38.15萬輛,同比增長超七成。以全年300萬輛銷量目標來看,完成率接近80%。

比亞迪要完成年度目標,需要在剩下兩個月完成62萬輛銷量,因此降價促銷就成為情理之中的事。

吉利則率領旗下多個品牌發起價格攻勢。領克品牌宣布對領克08車型推出優惠權益,11月1日至11月30日,完成領克08車型的大定鎖單,且於2023年12月31日完成提車的用戶即可享受8項權益。

極氪也在10月中旬也發布了限時優惠,截止年底極氪001限時優惠3.7萬元,或提供價值6.3萬元的產品力升級、金融、充電等權益,兩部分優惠不重疊使用。極氪X最高優惠可達5.1萬元,極氪009優惠可達1.6萬元,包括增配和置換福利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降價前2個月,今年8月極氪已有一次降價調整,極氪001可獲得3至3.7萬元區間的降價優惠。在今年廣州車展上,新車極氪007起售價22.99萬元,毫不掩飾爭奪更大市場份額的野心。

零跑C11增程版。

造車新勢力也紛紛加入價格戰。零跑汽車宣布,在11月1日-11月30日期間,零跑汽車全系降價,最高補貼達1萬元,用戶在優惠期間下定可以享受到金融貼息、選裝基金等福利。

10月份,零跑交付量達到1.82萬輛,同比增長159%,創下了歷史新高。隨著優惠政策的延續,零跑有望實現月銷2萬輛。而國際巨頭Stellantis入股,也給了零跑更多底氣來參與競爭。

可以看到,在年底收官之際,為了衝刺銷量,不少車企都在價格上給足了誠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隨著雙十一活動以及12月車企、經銷商沖年底銷量,2023年全年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有望接近2200萬輛,保守估計2170萬輛,同比有望實現5%的增長。

「內卷」加速產業重塑

價格戰給了消費者實惠,也給了汽車產業上下游更大壓力。無論是跨國零部件巨頭,還是新興的汽車科技企業,都面臨著成本、技術、疊代等多重難題。

在「21世紀汽車產業年會(2023)」的圓桌對話環節,圍繞「價格戰加速產業重塑」這一話題中,多位嘉賓針對汽車行業之「卷」,發表了不同的觀點和應對之策。

博世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徐大全直言,價格戰把供應商「卷」到了。「車市的『卷』好像華山論劍,刀光劍影有勝有負,周邊傷痕累累的是供應商。其實,大家都是命運共同體,都想把車造好。」

當前,不少車企將智駕作為核心競爭力,下半年的NOA開城大戰也如火如荼。作為自動駕駛行業頭部供應商,地平線首席生態官徐健強調,要以智駕開發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定「生死」。

他表示:「智駕行業的發展正從由供應商、全棧式一體的方式走向整車廠自建開放的平台,和行業資源聯合開發。在這種形勢下,主機廠掌握軟體開發平台、算力,更重要的是掌握數據,讓一體的數據發揮更大的優勢,同時,掌握最終消費者性能需求,用好行業的資源做好集成,逐漸實現差異化。未來差異化應該體現在主機廠能不能在智駕開發中實現高效率、低成本。」

而對於站在一線的汽車品牌來說,則是不得不「卷」。嵐圖汽車CEO 盧放表示,「卷」可能是無盡頭的一件事情,關鍵是看用什麼樣的心態、態度和方式來參與這樣的競爭。

盧放說:「我們是主動卷,也是被動卷。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卷是必然存在的,本身就是競爭的體現。如何卷得更有序、通過什麼卷贏很重要。通過內卷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提升創新能力能為中國的消費者甚至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更好的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廣州車展上,嵐圖汽車發布了旗下首款電混轎車——嵐圖追光PHEV,預售價26.69萬元起。相比2023款純電版嵐圖追光(售價32.29萬-38.59萬元),2024款嵐圖追光PHEV版的預售價,最高直接降低了11.9萬元。

可見,嵐圖通過產品換代以及提供更多技術路線,取得了成本優勢。嵐圖的答案是控制成本,埃安的答案則是向上走,獲取更多利潤。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勇直言:「不僅要卷,而且要往上卷,這就是埃安未來的生存之道。

「可能給我的窗口期只有三年,如果這個時候埃安不出一個高端品牌(昊鉑),那以後永遠就沒有機會了。再難也要把高端豪華品牌推出來,在未來3到5年打造成功,這才是埃安未來可以活下來,並且活得好的唯一出路。」

埃安Hyper SSR。

今年廣州車展上,埃安帶來了售價超過百萬的昊鉑Hyper SSR純電超跑,同台亮相的昊鉑HT採用鷗翼門設計令人眼前一亮。打造高端品牌和高端產品,並通過技術下放來給消費者更好體驗,同時獲得合理利潤,這是埃安的打法。

在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清華大學教授、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看來,成本是企業的第一競爭力,能活下去就是核心,生存是根本。

趙福全指出:「卷」的原因是同質化,差異化是產品的第一競爭力,差異化才可以讓企業把產品做得有競爭力,有競爭力,車就賣出去了。有了規模,價格上去了,最後就不「卷」了,或者可以在「卷」的市場裡差異化地生存。

關於如何盈利的話題,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贇在《汽車新商業模式發展趨勢報告》提到,「從整車市場的演繹來看,在當下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增長換『道』要更加大膽,生態變『法』要更加開放,在盈利有『術』這個話題上要更加深入。」

他同時提出幾條建議:一是積極擁抱領先技術,勇於突破業務邊界,並主動邁出舒適圈,創新個性化解決方案;二是拓展合作邊界,打造完善的一體化供應體系,與產業鏈玩家共同創新,促進整體生態成熟;三是真正以用戶為中心,賦能企業價值鏈增長勢能;關注企業精細化運營,建立敏捷、高效的組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3b6a8ee1700b37b9c2b0399f96e2a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