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觀察|大模型應用年來臨 人工智慧助力產業數字化提速

2024-06-22     上游新聞

6月22日,聯動津渝兩市資源,以「智行天下 能動未來」為主題的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在天津閉幕。

本屆博覽會吸引了500餘家企業和機構參展,覆蓋人工智慧、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等10大主題展區。展會的盛況與多樣性不僅展現了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更證明了中國作為人工智慧發展引擎的實力和潛力。

特別是在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中國的技術進展尤為引人注目。在展會上,包括百度、阿里巴巴和科大訊飛在內的40家知名大型模型開發商展示了他們的前沿產品。隨著圖文生成和多模態處理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廠商在大模型的開發上特別注重行業垂直應用的深化和創新。

如擁有「六感」技術的工業大模型,通過工業聽診器、工業內窺鏡等手段,讓工業生產過程具備一系列智能感知能力,並逐步擁有運動、認知能力,支持智能決策,解決工業領域設備管理、安全檢測、節能降碳等工業生產環節問題;

可充當醫生助手的醫療大模型,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合理用藥、處方審核、病歷質控等功能;

還有能批改作業的教育大模型、提升藥物研發效率的醫療大模型等。

在上游新聞記者實際打卡各家大模型時,發現不僅僅是文本處理,如聲音、圖片等模態,使用體驗都非常好,幾乎都是秒級響應。所有智能化產品的交互,都建立在自然語言的情況下發生。

「過去一年,大模型的長足進步使得信息分發獲取、內容生產、全自然交互都顯現出極大不同,逐步改變著科研範式、產業形態與市場競爭格局。」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表示,隨著「底座」能力的提升,不少技術進展將能與大模型「通」「專」結合,賦能行業發展。

在一定程度上,2024年可以說是大模型應用年,面向行業、領域、場景不斷深化創新成為大模型發展重點。這種技術的進步為各行各業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推動了產業的創新與轉型。

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發展,早在2017年就發布實施《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支持天津、重慶等地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同時,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和《新一代人工智慧倫理規範》,將倫理道德融入人工智慧全生命周期,有序推進人工智慧立法。

此外,還通過開展「人工智慧+」行動,加速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數字化進程提速。

這一系列政策措施極大地促進了人工智慧行業健康、蓬勃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我國人工智慧行業仍然存在著技術層和基礎層企業數量占比不高,尚需布局戰略性、前瞻性的人工智慧基礎研究等問題。

2025年,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將落地重慶,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和市場培育,希望屆時能看到更多前沿科技的湧現,以促進全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上游新聞記者 侯佳 任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2b35de898a1cbed0de8897fd13cde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