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貝克漢姆》紀錄片爆料頗多

2023-10-12     影視獨舌

原標題:豆瓣8.9分,《貝克漢姆》紀錄片爆料頗多

2023年10月12日刊| 總第3386期

近日,Netflix上線了宣傳已久的4集紀錄片《貝克漢姆》。

雖然已經48歲的大衛·貝克漢姆退役多年,不再長期占據足球和娛樂領域的熱榜,但這部紀錄片還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並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目前紀錄片豆瓣評分8.9,IMDb評分8.4,爛番茄新鮮度93%。

2020年,ESPN影業和Netflix聯合出品了籃球巨星麥可·喬丹的紀錄片《最後之舞》,市場反響超出預期,打破了ESPN紀錄片的歷史收視紀錄。受其啟發,2019年宣布進入影視領域的貝克漢姆,通過自己創立的Studio99電視公司與Netfix展開了合作。

因此,本片難免會有一些濾鏡和春秋筆法的運用。

好在貝克漢姆的足球生涯本就比較抓馬(drama,戲劇性),再加上導演有意使用了戲劇化的結構和影像,使得整部紀錄片看下來可謂抓馬十足,不僅系統、全面地了解了貝克漢姆的足球生涯和個人生活,而且過程中情緒跌宕起伏,不亞於看一部類型化的迷你劇。

四集分別聚焦在了貝克漢姆足球生涯的四個戲劇化的轉折:第一集《The Kick》從他成名的中場吊射講起,聚焦曼聯時代;第二集《Seeing Red》聚焦於他98世界盃紅牌罰下後,一年的救贖之旅;第三集《Golden Balls》主要講述他加入皇馬第一代銀河戰艦的前前後後;第四集《What Makes David Run》來到了他的職業生涯後期,成為踏上足球荒漠——美國的拓荒者。

01

貝克漢姆的職業生涯處於足球歷史兩個大時代的夾縫中,當時「馬拉多納時代」剛剛結束,「梅西C羅時代」尚未到來。那時候各個國家的年輕一代,都被媒體寄望為「球王接班人」。很多天賦球員年少成名後都背負了巨大的壓力。

貝克漢姆是個異類。他帥氣的長相和高調的愛情,跳脫出足球圈的範疇,成了一位破圈偶像。當時甚至因為他而誕生了一個新詞彙——「球星迷」,特指那些迷戀貝克漢姆,卻既不看球也不踢球的偽球迷們。

紀錄片第一集講的便是貝克漢姆的成名期。不同於第三方製作的以比賽錄像剪輯和媒體報道匯總為主的紀錄片,本片不僅拍攝了47歲貝克漢姆的日常,由他親口回顧生涯的重要時刻,而且採訪了大量當年的隊友、教練、俱樂部工作人員,甚至是當年不遺餘力挖猛料的狗仔。

這些人回憶起這個時期,基本上都是稱讚與驚訝——稱讚他球技的精湛,驚訝他行事風格、消費習慣、情感表露上的與眾不同。比如當年曼聯的功勳隊長羅伊·基恩就不明白為什麼貝克漢姆會去買昂貴的鋼筆。

02

在IMDb的分集評分中,第二集是分數最高的,因為導演將這一集拍成了具有少年成長元素的勵志片。

貝克漢姆因為在98世界盃英格蘭對阿根廷的比賽中紅牌罰下,成為了被全國人唾罵的罪人。雖然這是球迷眾所周知的事件,但當年的唾罵有多惡毒,可能就沒有直觀感受了。因為那個時代還沒有社交媒體,信息傳播有很多阻礙。

第二集的前半部分,通過多個視角,包括當時的球迷表現、媒體報道,人們對當時的回憶等,讓觀眾體會到了當年的唾罵有多麼鋪天蓋地,並將其定義為「公開霸凌」。

隨後講述的是以教練弗格森為首,曼聯全隊對貝克漢姆場上場下的保護。這一段對於踢過球,體會過足球運動集體屬性的人來說,非常熱血。不過,這並不足以成就戲劇層面的抓馬。

導演費舍·史蒂芬斯選取了1999年,曼聯在歐洲冠軍聯賽決賽最後兩分鐘逆轉拜仁慕尼黑的神奇時刻,作為本集的戲劇高潮。為了找到貝克漢姆和這一時刻的強關聯,導演又選取了他技術上的最大特點——定位球精準。

在回顧貝克漢姆這一年的隱忍和歐冠決賽兩個段落之間,導演突然跳出,插入了一段貝克漢姆童年和少年期在父親的教導下苦練角球技術的資料。從而成功地將貝克漢姆在比賽中主罰角球的價值放大了。

作為戲劇高潮,這一段還配上了日本樂隊Mono的作品《Ashes in the Snow》,將球場畫面、往事畫面、採訪畫面間的剪輯貫穿起來,形成了非常強烈的情緒感染。可以說,即便不看球,不追星的觀眾,也能被這一集在戲劇處理層面上打動。

03

「有選擇性的呈現」在第三集和第四集裡就比較明顯了。對普通球迷而言,貝克漢姆轉會皇家馬德里隊,是其職業生涯下坡路的開始,但從貝克漢姆,尤其是貝克漢姆整個家庭的角度出發,這是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這兩集有很多不為大眾所知的「內幕」被爆料出來。比如上線前就曾引爆一輪營銷,讓全英國人吃瓜的「貝克漢姆首次公開談論二十年前出軌女助理事件」 。比如貝克漢姆兩次最重要轉會的背後運作,以及商業動機。再比如貝克漢姆去美國踢球後的遭遇及感受,被隊友蘭登·多諾萬吐槽等。

通過這些內幕,貝克漢姆的足球生涯和他的家庭進行了一個綁定。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網友看過後會調侃「維多利亞·貝克漢姆是本片的女一號」。通過維多利亞的全程輸出,貝克漢姆足球生涯的諸多選擇,都有了背後的家庭動機。這也讓人明白了,為什麼足球巨星那麼多,唯獨貝克漢姆能夠在美國站穩腳跟。

片中的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多少有點兒一個美強慘、一個大女主的意思。

04

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藥。《貝克漢姆》就讓人看到了時間的藥效。不但飛靴門、出軌助理事件得到了當事人的正面回應,就連當初導致貝克漢姆紅牌罰下的阿根廷球星迭戈·西蒙尼,也可以面對鏡頭坦然地說出:「我當時是在演戲。」

坎通納、內維爾、索爾斯克亞、基恩、因斯、斯科爾斯、費迪南德、西蒙尼、菲戈、羅納爾多、卡洛斯、薩爾加多、多諾萬,這些曾經在綠茵場上飛馳的身影,都於片中以受訪者身份再度與球迷見面。在回憶過往之餘,導演還用正面的特寫鏡頭,拍攝了他們觀看往日比賽錄像的微表情。

縱然抓馬,但足球的魅力,是他們打造的。貝克漢姆縱然一生爭議無數,但回顧自己的足球生涯,他表露得無愧於心。結尾部分的彩蛋,是當世球王利昂內爾·梅西加盟貝克漢姆組建的邁阿密國際隊後,踢進的任意球絕殺。揣著足球夢長大的少年,終究還是在足球場才能找到最大的快樂。

文/滿囤兒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28592c406c2d40d6a9a336ea65938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