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提到海底撈的早餐,在前幾年,一般都是指凌晨去海底撈,然後利用海底撈的九宮格鍋底,來「自製」各色的早餐:
圖源小紅書:Achu
但現在不一樣了。
因為2022年的海底撈,真的賣起了早餐。
據不少在河南鄭州的小夥伴表示,在每日早上7:30,海底撈某家門店會在一樓門口賣早餐。
圖源微博:@金陵上空的鷹
早餐只有一種套餐,只要6元,套餐內的菜品非常豐富。
不僅有肉包、豆沙包、燒麥、茶葉蛋、涼菜,還有粥品一杯,粥的品種不固定,每天都更換。
這一看菜單我就驚了。
倆包子一雞蛋一燒麥一涼菜一碗粥,只要6塊?
海底撈你啥時候全國推廣早餐啊,我第一個去排隊啊。
目前,海底撈早餐只在河南鄭州的某家門店上新,且只有線下才能購買。
附近顧客也可以通過社群每日發布的早餐菜單進行預定,到門店自取。
因為價格實在是太香了,很多周圍的上班族、白領都會排隊去購買。
對於海底撈賣早餐的舉措,不少當地的小夥伴都表示相當滿意,建議全國推廣:
你說海底撈一家火鍋店,怎麼就賣起了早餐呢?
然而更加弔詭的是,海底撈不僅賣早餐,中午還賣起了盒飯!
河南電視台《都市報道》欄目,就在海底撈那買了一份盒飯。
一份15元的盒飯,不僅有回鍋肉等二素一葷,還有銀耳湯和飯後水果:
除了15元套餐,還有更加便宜的13元套餐。
從分量上看,還是對得起13元這個價格的。
寫到這裡,我忽然發現,賣早餐和賣午餐的海底撈,似乎都是同一家。
就是位於河南鄭州建業凱旋廣場的海底撈。
那麼,這家海底撈為什麼要特立獨行,干起了副業呢?
據這家店的經理表示,賣早餐和午餐的主要原因,還是疫情帶來的生意下滑:
一開始做的契機,是有客人詢問能否賣午餐。
後來她們研究過後,認為這方法確實可行,於是就開始賣起了盒飯。
目前,這家海底撈的副業生意還不錯,工作日能賣二三百份,周末會少一些,但對於門店的業績來說算是提升不少了。
講道理,海底撈賣早餐和午餐,我還是很支持的。
我們平時說海底撈不好,主要還是圍繞價格、過度服務等這些問題,但海底撈的衛生質量還是相對比較到位的。
另一方面,目前來看早餐和午餐的性價比都相當不錯,尤其是早餐,6塊錢能有差不多2個人的分量了。
而這,也並非海底撈第一次賣早餐了。
早在2013年,海底撈火鍋白家莊店就推出過早餐服務。
早餐品類不止有油條、豆漿、皮蛋瘦肉粥等中式早餐的常見種類。
也有香芒蛋糕、紅豆丹麥酥、卡布奇諾等西式搭配。
單點價格更是從2元到12元不等,比此次的鄭州海底撈早餐豐富多了。
而在海底撈部分海外門店(新加坡、倫敦等地)在2020年便上線了盒飯套餐,也頗受好評:
那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
難道海底撈賣早餐午餐,是因為疫情原因嗎?
可以說,海底撈目前的困境,可不僅僅只是一個「疫情原因」能概括的。
2月21日,海底撈發布業績預告,2021年預計凈利潤虧損38億至45億,相當於一天虧損1041萬到1232萬元。
而海底撈之所以有如此巨額的虧損,主要是因為「盲目擴張」導致的。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2020年預判餐飲業會徹底復甦,因此大手一揮,決定瘋狂擴張。
對於不斷開店的理由,張勇表示「是想讓更多員工買上房子」。
但其實他真正的目的嘛,我覺得懂的都懂啦。
盲目擴張的結果,就是單店銷售額的下滑。
2021 年,海底撈的平均每日同店營收額從 9.73 萬下降至 8.74 萬。
這意味著海底撈的店開多了,但客群拓展速度卻沒跟上,老店的效益下降了。
圖源:網易數讀
為了止損,海底撈實施了「啄木鳥計劃」,逐漸關閉效益不好的門店。
2021年,海底撈一口氣關停了近300家餐廳,同時張勇離任海底撈執行長,由領導啄木鳥計劃的楊利娟替代。
正因如此,在疫情和經營不景氣的雙重夾擊下,部分門店開始「夾縫求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畢竟你要是業績不好,待會總部把你的店給關了,就失業了。
但像早餐和午餐,6元和15元的定價,每天賣2、300份,也只不過多了幾千塊的營業額。
這真的能對業績幫助很大嗎?我覺得還有待觀察。
但不管如何,奮鬥一把總比坐以待斃要好嘛。
而且早午餐性價比如此之高,感覺還是大有可為的。
那麼你對海底撈賣早餐和午餐怎麼看呢?
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