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被人「霸凌」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2022-05-10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娃被人「霸凌」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會有矛盾,孩子也一樣,大人尚且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制止被欺負,可孩子就不一樣。一旦容易被人欺負,那走到哪裡都會被欺負,想想自己疼在手心的寶貝,被人欺負有多令爸媽心痛。

靜靜人如其名,是一個很安靜的5歲女孩。媽媽逢人就夸,女兒懂事聽話,養育起來不操心。只是這看似優點的地方,卻成了靜靜難以啟齒的恥辱。

靜靜的同桌是個男孩子,正是班級里有名的小淘氣包。小淘氣包看靜靜很內向,就幾次故意挑釁靜靜。

男孩總是隨意找藉口,一會嘲笑靜靜是「啞巴」,問話也不回答。一會又懟靜靜是「盲人」,根本看不見他這個大活人,正在跟他說話。面對小男孩的無理取鬧,靜靜次次都忍讓妥協。次數多了,小男孩開始變本加厲

淘氣包男孩有一回上課時,覺得很無趣,就在下面搞小動作,故意拿彩色筆往靜靜身上亂畫。沒想到,靜靜氣哭了,都沒有告訴老師。就這樣,小男孩更大膽了,逐漸對靜靜動手動腳。有時候推搡靜靜,有時候言語挖苦靜靜,更多的時候是聯合班裡其他的男生,一起說靜靜的壞話,讓其他同學排擠靜靜。

這樣的日子持續久了,靜靜也吃不消了。靜靜感覺很壓抑,越來越不愛說話了,有時候還會偷偷抹眼淚。媽媽發現了靜靜的異常,仔細詢問靜靜後,得知了事實,這可把媽媽氣壞了。

媽媽決定用一招反擊回去,讓欺負女兒的人再也不敢欺負人了

媽媽帶著靜靜,主動找到了幼兒園園長,並說明了情況。

在一次班級活動上,媽媽還請老師主持公道,讓那個淘氣包子的男孩,主動給靜靜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不然媽媽就強迫學校,必須開除這樣品行惡劣的小孩。

好在,一切都很順利地進行,老師還給靜靜調換了新同桌。自此後,靜靜在學校里,終於沒人再敢隨意欺負她了,靜靜又開心起來。

你可能不知道,你的孩子正在經歷著「被欺負」,卻無人給做主

在幼兒園裡有一種潛規則就是,一個老師照顧一群孩子。如果孩子有事,不主動告訴老師,老師又不在事發現場,那麼自然無法替孩子做主。而且,多數老師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不張揚班級醜事,就把事情壓下去了。

當然,一些負責任的幼兒園老師,確實會仔細觀察每個孩子,根據孩子的近期表現,積極發現問題。在老師得知有的孩子被欺負後,也會主動替孩子做主採取一些措施,改變小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的現狀。但畢竟,這樣的好老師也沒有三頭六臂,不可能每時每刻都主動盯著被欺負的孩子。

另外,小孩子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尤其是一些不好的體驗,被欺負的記憶,孩子都不好意思跟爸媽說。多半的孩子都是心情受到嚴重影響,不想再去幼兒園了,被爸媽主動追問才得知了孩子被人欺負的事實。

試想一下,孩子在外人面前被欺負了,卻無人給娃做主,這是多麼無助的場面啊!因此,爸媽積極對孩子進行「反霸凌」教育,真的非常有必要。這件事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處,爸媽們該儘早進行,別等被欺負的孩子輪到自家娃,爸媽再後悔家庭教育沒到位。

如果孩子被人欺負了,這一招就能讓孩子成為「不好惹」的人

這一招很好學,任何爸媽都能努力學會。就是像靜靜的媽媽一樣,選擇無條件站在孩子身邊,替孩子主持公道,伸張正義。

Ø 爸媽可以主動找學校老師

說明情況,調查事實,請求老師和學校領導給個說法。這樣小孩子被公平公正地對待了,心靈也能得以安慰。

對那些愛欺負人的小孩子,這種解決方法的震懾作用,也很明顯。

Ø 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好惹的人

比如,讓孩子擴大社交圈,積極交朋友,別總是一個人玩。身邊的小夥伴多了,維護孩子的人就多了,霸凌者小孩也不敢輕易動手了。

Ø 爸媽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反霸凌教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2544f661304dca3fd57157cf7baf8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