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坐擁人才寶庫,卻為他人做嫁妝

2022-08-13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劉表坐擁人才寶庫,卻為他人做嫁妝

前段時間網上有人提問說為何姜維在魏國只是一介參軍,到了蜀國卻百官無人能出其右,然後有人反問為何諸葛亮在荊州只是一介農夫,到了蜀國卻能身居丞相。雖然這句話只是笑談,但不經意間卻道出一個事實,那便是劉表時期荊州之地人才遍地,英才輩出,而劉表卻不能將這些人收為己用,最終沒能在群雄爭霸中脫穎而出,著實令人遺憾。

本文就盤點一下當時荊州有哪些人才。

劉表

後來歸劉備的

諸葛亮:

琅琊陽都人。隨叔父避難荊州,並在當地求學,後受劉備三顧之禮出山,在政治和軍事方面都有很大貢獻。蜀漢建立後諸葛亮官居丞相,並在劉備死後身負託孤重任,大權獨攬,平定南中,交好吳國,多次北伐,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死後諡號忠武。劉表時期他在家裡種地。

諸葛亮

龐統:

荊州襄陽人。名士龐德公的侄子,有南州士之冠冕的美稱,同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周瑜占領南郡後曾擔任周瑜功曹,後送周瑜靈柩回吳,吳中名士爭相結交。投靠劉備後成為劉備親信,和諸葛亮並列為軍師中郎將,劉備入蜀時將其帶在身邊,不幸戰死於雒城,死後諡號靖侯。劉表時期他在打醬油。

龐統

黃忠:

荊州南陽人。赤壁之戰後歸降劉備,入蜀時作戰勇猛,勇冠三軍,定軍山之戰親手斬殺敵軍主帥夏侯淵,劉備稱王時封其為後將軍,死後諡號剛侯。劉表時期他是中郎將。

黃忠

魏延:

荊州義陽人。率眾投靠劉備,多有戰功,深受信任,漢中之戰後受封漢中太守。諸葛亮北伐時屢立戰功,成為蜀軍主力大將,官拜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涼州刺史,進封南鄭侯。諸葛亮死後楊儀誣陷其謀反而被殺。劉表時期他跟了劉備。

魏延

劉巴:

零陵烝陽人。赤壁之戰期間投靠曹操,被曹操派往招降荊南三郡,曹操兵敗後輾轉入蜀,後成為劉備部下。和諸葛亮、法正、李嚴、伊籍一同制定《蜀科》,劉備稱帝後擔任尚書令。劉表時期他拒絕了徵召。

劉巴

李嚴:

荊州南陽人。早年在劉表手下擔任縣令,曹操南征後入蜀,後投降劉備,深受重用。同諸葛亮等人一同制定《蜀科》,漢中之戰期間討平叛亂,劉備死後和諸葛亮一同成為託孤重臣。官至驃騎將軍、中都護、永安督、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勛,後因北伐時運糧不力被廢。劉表時期他在當縣令。

李嚴

伊籍:

山陽人。曾依附劉表,後轉投劉備,深受劉備重用,被任命為昭文將軍。曾和諸葛亮等人一同制定《蜀科》,還擔任外交使者出使東吳,並受到孫權讚揚。劉表時期他暗投劉備。

伊籍

向朗:

襄陽宜城人。被劉表任命為臨沮縣長,轉投劉備後被委任督領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劉備入蜀後歷任太守、校尉、丞相長史、光祿勛等職,晚年任左將軍。劉表時期他在當縣長。

向朗

霍峻:

南郡枝江人。劉表死後率眾投靠劉備,後隨劉備入蜀,劉備南下進攻成都時命其帶領數百鎮守大本營葭萌。張魯派部下楊帛率兵欲奪葭萌被其識破,後劉璋派扶禁、向存帶領萬餘人馬進攻葭萌,霍峻守城一年未被攻下,後帶兵出城大破劉璋軍,並斬下向存首級。蜀地平定後官拜裨將軍、梓潼太守,三年後去世,劉備率領百官前往弔喪,並在墓旁留宿。其子霍弋後擔任安南將軍、建寧太守,蜀漢滅亡前夕仍堅守轄地,受到司馬炎嘉獎,被任命為南中都督,後因平定交趾有功受封列侯。劉表時期他是個小將領。

霍峻

廖立:

武陵臨沅人。受劉備賞識,被破格提拔為長沙太守,並被諸葛亮同龐統一起讚揚為楚之良才,歷任侍中、長水校尉。後因公開批評朝廷用人不當,貶損官員,被諸葛亮貶為庶人。晚年時姜維前來探望,稱讚其意氣不減當年。

廖立

後來歸孫權的

甘寧:

巴郡臨江人。少遊俠,後成為郡吏,曾率眾在益州發起叛亂,失敗後逃亡荊州投奔劉表,劉表對其不重視,幾經輾轉投奔孫權。在孫權帳下屢立戰功,官拜折衝將軍、西陵太守。劉表時期他對其失望而去。

甘寧

後來歸曹操的

荀攸:

潁川潁陰人。荀彧之侄,曾避難荊州,曹操迎奉獻帝後返回中原,成為曹操軍師。為曹操東征西討立下汗馬功勞,官至尚書令,死後諡號敬侯,並配享太廟。

荀攸

徐庶:

潁川長社人。東漢末年避難荊州,在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求學,與諸葛亮是好友,後投靠劉備,並向劉備推薦好友諸葛亮。曹操進攻荊州後因為母親被俘轉投曹操,魏國建立後官拜東中郎將、御史中丞。劉表時期他跟了劉備。

徐庶

賈詡、張繡:

此二人是涼州人士,董卓軍舊部。張繡叔父張濟戰死於荊州,張繡率部投降劉表,劉表使其駐紮在宛城。後二人多次與曹操交戰,互有勝負。張繡曾派賈詡前往襄陽面見劉表,回來後賈詡告訴張繡劉表並非明主。官渡之戰期間二人投靠曹操,待遇隆重,張繡官至破羌將軍,食邑2000戶,賈詡官至太尉,諡號肅侯。劉表時期此二人對其失望而去。

賈詡

杜畿:

京兆杜陵人。曾避難荊州,後返回中原,受荀彧引薦擔任河東太守。在河東郡深受百姓愛戴,為曹操多次戰役輸送大量糧草,河東郡十六年中經常在考核中得到天下第一的稱號,因而受到曹操嘉獎。魏國建立後歷任司隸校尉、尚書僕射,死後追贈太僕,諡號戴侯。其孫杜預是滅吳戰爭的主帥,並和諸葛亮成為僅有的同時進入文廟武廟的二人。劉表時期他在當家裡蹲。

杜畿

趙儼:

潁川陽翟人。曾避難荊州,並拒絕劉表的徵召,後返回中原投靠曹操,長期被任命為護軍。曹操南征荊州時受命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襄樊之戰時協助曹仁一同防禦關羽。魏國建立後先後都督荊州、豫州、雍州、涼州等地軍事,假節,晚年任驃騎將軍、司空。死後諡號穆侯。劉表時期他拒絕了徵召。

杜襲:

潁川定陵人。曾同趙儼一起避難荊州,並拒絕劉表的徵召,後返回中原投靠曹操。歷任丞相軍祭酒、丞相長史。曹丕時期入朝擔任尚書,曹叡時期先後擔任曹真和司馬懿的軍師,後改任太中大夫,死後追贈少府,諡號定侯。劉表時期他拒絕了徵召。

杜襲

繁欽:

潁川人。曾同趙儼、杜襲一起避難荊州,並拒絕劉表的徵召,後返回中原投靠曹操。長於書記,擅長詩賦,被任命為丞相主簿,早卒。劉表時期他拒絕了徵召。桓階長沙臨湘人。曾是孫堅故吏,孫堅死後求回其屍首。後勸說長沙太守張羨反抗劉表,投靠曹操後擔任丞相掾主簿。與曹丕關係極好,曹丕繼位後封其為尚書令,並視其為託孤人選。死前拜為太常,諡號貞侯。劉表時期他在和劉表作對。

桓階:

長沙臨湘人。曾是孫堅故吏,孫堅死後求回其屍首。後勸說長沙太守張羨反抗劉表,投靠曹操後擔任丞相掾主簿。與曹丕關係極好,曹丕繼位後封其為尚書令,並視其為託孤人選。死前拜為太常,諡號貞侯。劉表時期他在和劉表作對。

桓階

裴潛:

河東聞喜人。曾避難荊州,曹操南征後投靠曹操。受命平定代郡烏桓叛亂,升任兗州刺史,魏國建立後升任大司農、尚書令、光祿大夫等職,死後追贈太常,諡號貞侯。劉表時期他在當賓客。

王粲:

山陽高平人。家族二世三公,曾避難荊州,多年擔任賓客,曹操南征後投降,後擔任侍中。才華橫溢,記憶超群,舉筆能文,很受曹操賞識,曹丕、曹植也與其結為文友,因病早卒。劉表時期因為被嫌棄長得丑而不受重用。

王粲

司馬芝:

河內溫縣人。曾避難荊州,曹操南征後在其手下仕官,因為人正派、執法公正、精明能幹而屢屢升職,官至大司農。劉表時期他當了十幾年家裡蹲。

傅巽:

北地泥陽人。曾避難荊州,曹操南征後投降,擔任散騎常侍。曹丕繼位後擔任侍中、尚書,擅長識別人才,其侄傅嘏謀略過人,後來成為司馬師的首席謀臣。劉表時期他在當賓客。

傅巽

崔鈞:

即崔州平,博陵安平人。太尉崔烈之子,遊學荊州,同諸葛亮、徐庶等人是同學加好友,在曹魏官至西河太守、虎賁中郎將。劉表時期他在當家裡蹲。

孟建:

即孟公威,汝南人。遊學荊州,同諸葛亮、徐庶等人是同學加好友,在曹魏官至涼州刺史、征東將軍。劉表時期他在當家裡蹲。

石韜:

即石廣元,潁川人。遊學荊州,同諸葛亮、徐庶等人是同學加好友,在曹魏官至太守、典農校尉。劉表時期他在當家裡蹲。

韓暨:

南陽堵陽人。曾避難荊州,曾受拒絕劉表徵召而被劉表記恨,因怕遭報復而在劉表手下擔任宜城縣長。曹操南征後受其徵召成為丞相府官屬,因辦事精明能幹而受其重用,升任司金都尉。曹丕繼位後擔任太常,管理曹魏宗廟禮儀祭祀等,晚年擔任太中大夫、司徒等職,諡號恭侯。劉表時期他在當縣長還進了黑名單。

韓暨

和洽:

汝南西平人。曾帶領族人投靠劉表,後因其並非明主而南下武陵。曹操南征後受其徵召成為丞相府官屬,歷任侍中、郎中令等職。魏國建立後擔任光祿勛、太常等職,因作風節儉,為人守信而受到嘉獎,諡號簡侯。劉表時期對其失望而去。

劉廙:

荊州南陽人。其兄是劉表部下,後來兩位朋友都因故被劉表殺害,於是辭官,不久也被殺害。劉廙因此逃奔揚州,歸附曹操,先後擔任曹操及曹丕的屬官。歷任黃門侍郎、侍中。劉表時期他全家都進了黑名單。

總結

劉表時期他在打醬油。以上這麼多人才,放在漢末時期,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和哪個諸侯相比都可以說毫不遜色,然而居然全都沒有被劉表收入囊中並得到重用。而且荊州的儲備人才也相當優秀,如果劉表及其後人可以站穩荊州並收攏人才,那麼還會有馬良、蔣琬、費禕、楊儀、傅嘏、鄧艾、杜預等人湧現,他們個個都是一時英才。然而劉表手下得到重用的人里,後來轉投其他勢力也同樣被重用的只有文聘、潘濬、劉先等寥寥數人,可見劉表錯過了多少人才。

從上面這些人的情況介紹中可以看出,這些人要麼是呆在家不出山,要麼是出山了劉表也沒把他們當回事,還有幾位甚至是莫名其妙就和劉表結仇上了黑名單。而且這些人對劉表的評價普遍很低,認為其並非明主,因而後來劉備和曹操來到荊州後,久旱逢甘露的荊州士人們終於找到了人生歸宿,個個爭相投奔。劉備曾在於劉表交談時說:「若備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恐怕就是因為他看到劉表擁有這麼好的地盤以及眾多的人才,卻不思進取,只顧自守時的感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2278e4311a34c95c8e730f2c4cd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