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時26分立夏

2022-05-05     南國今報

原標題:今日20時26分立夏

圖為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實驗幼兒園小朋友和老師製作的「立夏蛋」。新華社發

新華社天津5月4日電 (記者周潤健)「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當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立夏節氣到了。北京時間5月5日20時26分將迎來立夏。此時節,夏日初長,槐柳陰密,簾櫳暑微,萬物並秀。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每年公曆的5月5日或6日,為立夏節氣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第一個節氣,與立春、立秋、立冬並稱「四立」,代表著季節的轉換與過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成為立夏時節的景觀特色。

古人所說立夏,含「萬物至此皆長大」之意:「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就是說一到立夏,隨著日照和雨水的增加,氣溫逐漸升高,農作物和各種綠植開始茁壯成長。

「立夏將離春去也,幾枝蕙草正芳舒」。此時節,已經有新生的果實供人們嘗鮮了。江南梅子、櫻桃開始成熟,南國早熟荔枝上市,酸酸甜甜,正是初夏的味道。

立夏時處春夏交替之際,公眾該如何養生保健?羅澍偉結合養生保健專家建議指出,一定要順應環境變化,科學養生。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立夏養生的關鍵是養心——包括心臟在內的整個神經系統,甚至精神心理因素。這是因為心主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溫養心陽,可使體液新陳代謝正常,心脈無阻,預防心臟疾病的發生。

進入立夏,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食慾也很容易受到影響,此時飲食也應當遵照「春夏養陽」的原則,以清淡、易於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減少油膩厚味和辛辣食物的攝入。可適量增加蛋、奶、豆製品、瘦肉以及蔬菜、水果、粗糧的用量,保障優質蛋白與纖維素的供給,以維持臟腑功能的正常運轉。

春夏交替,晝長夜短,氣溫升高,氣候乾燥,中老年人往往會出現心腦血液供給不足,煩躁不安,酸懶倦怠等症狀。應晚睡早起、增加午休、適度鍛鍊,有意識地接受天地清明之氣,進行精神調養,確保個人精力飽滿,體力充沛,以平和愉悅的心情,喜迎夏日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2163e14ed0e39c4a317e0737921104b.html






















梅以曲為美

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