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為什麼人們都願意當警察而不願意當總統?

2023-12-18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在德國,為什麼人們都願意當警察而不願意當總統?

在德國,警察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警察職業在德國最受歡迎的職業調查中排第三位;在公眾信任度調查統計中,警察超過聯邦總統,排名第一。在德國,若是在某一個小學的課堂里問學生們將來想成為什麼,那麼至少會有一半的學生回答:"當警察。"

因此,長期以來,德國警方在社會生活中享有較高的聲譽,警方公關部門也致力於樹立警察正面形象,維護良好的警民關係。在德國,警察高度專業化、職業化的形象是深入人心的。警察也會自覺維護德國警方的形象,在執法的同時會顯示出熱情、耐心、溫暖的人性化呵護。

德國警方在公共關係建設方面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經過長期探索,建立了較為健全的工作機制,較為規範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在實際工作中,有清晰的公關目標,全警公關意識濃厚,公關活動樣式多樣,並高度整合了內部資源。

形成了強大的公關合力。這極大地促進了警民關係的和諧,給德國警察的人性化執法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群眾基礎。比如,德國警方經常組織參加各類會展,展示警察形象。專職警員定期走訪學校,講授犯罪預防的知識。

警務公關活動還經常深入到基層社區,和社區公眾交流,開展公關工作。德國警方還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和相關媒體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兩者之間形成了鬆弛有度的工作關係,減少了摩擦和衝突。

另外,德國警方還積極構建警察文化,創建警民夥伴關係。比如,德國警察就在柏林、慕尼黑和漢諾瓦三個城市分局分別建有三個警察樂隊,定期統一進行安排演出,演出往往是公益性質的,不收取任何費用。這種警察文化的建設同樣塑造了德國警察的親民形象,這都是實施人性化執法的重要條件和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與此同時,德國一向重視對警察的教育和培養,建立了一套相對較為先進的警察教育體制。德國很好地處理了警察學歷教育和警察職業培訓的辯證關係,不僅認識到警察學歷的重要性,也體會到對警察定期的職業培訓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對警察的定期培訓上,全世界範圍內,德國是做的最好的國家之一。因此,德國警察往往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執法素質、執法水平、執法能力、業務能力、服務水平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水準。這也使德國警察在面臨問題的時候,能夠沉著冷靜,耐心淡定,而不會急躁不安,為了執法而傷害廣大民眾的基本權益。這也是德國警察能夠實施人性化執法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1b5bb2211e4d7bbe1bb8fd97e1bab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