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每天幾乎都在以超過2萬的數字瘋漲。
昨天,美國確診病例約為157萬例,然而24小時後,確診病例便超過了159萬例。
可悲的是,面對居高不下的確診數據與令人驚愕的死亡病例, 川普不僅「炫耀」美國是世界上低死亡率的國家之一;
還肯定 這確診的150多萬民眾是美國的榮譽勳章。
在川普這樣不靠譜的國家領導人眼裡,無論是這些確診病人,還是病毒肆虐下的亡靈,都化成了「 樂觀的數字」,而不能認識到 對於一個普通民眾來說,患上新冠肺炎是一件極度痛苦的事。
最近,一位來自美國舊金山的男護士在Instagram帳號上曬出一張照片, 向大眾展示了自己與新冠病毒搏鬥6周後的對比,讓無數美國民眾看得心驚肉跳......
昔日健身狂人,
感染新冠暴瘦近23公斤
Mike Schultz是美國舊金山的一名護士,今年43歲,他怎麼也不會預料到,新冠肺炎會讓 自己在鬼門關里走一遭。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他非常重視自己的健康問題,他通常每周去健身房鍛鍊六至七次,擁有一身健碩的肌肉,他的醫療報告也顯示 Mike Schultz身體不存在潛在的健康問題。
然而在3月初,Mike Schultz和朋友在邁阿密參加了一場海灘party,在接下來的幾天,他便出現了感染新冠的症狀,他發燒到華氏103度(約等於39.44度),肺裡面也充滿了液體。
Mike Schultz在 一種強烈的溺水、窒息的感受下,住進了醫院,而這場病的嚴重程度也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住進醫院的第一天, 醫生給他插上了氧氣管,且一插就是4周。
住院期間,Mike Schultz被新冠病毒折磨得越來越虛弱,體重也從原來的190磅(約等於86.1公斤)驟減到140磅,足足瘦了近30公斤。
原本幾乎一天去健身房擼一次鐵的他,在住院期間甚至連手機也快拿不動了。「我沒法拿手機,它實在太重了,我也不能打字,因為我的手顫抖得很厲害。」
康復後,Mike Schultz在instagram曬了兩張自己得新冠肺炎前後的對比照片。
在沒有感染病毒前,Mike Schultz身上的肌肉猶如經過雕刻家雕刻的一般,健碩且分明。
然而,在遭遇過新冠肺炎這一鬼門關後,Mike Schultz的肌肉迅速消失,肋骨與鎖骨格外分明,雙眼也深深地嵌進了眼窩裡,兩頰的皮膚因為暴瘦耷拉在臉上。
短短几周的時間,Mike Schultz仿佛迅速老了10歲。
Mike Schultz在網上曬出自己的照片後,強烈的反差令眾人無比驚詫。
有人對Mike Schultz的康復表示慶幸,「你能活下來,我實在太為你高興了。」
有人開始從側面提醒眾人:「這就是我為什麼會選擇在家隔離,不然在此期間我恐怕根本活不下來。」
也有人由此對不戴口罩,沒有做好防護工作的人感到憤怒:「(即使這樣),不想戴口罩的人依舊不會戴。昨天,我不得不去買藥,外面大約90%的人都沒有戴口罩。為了保護他人,請戴好口罩。」
與此同時,由於擔心其他人會重蹈自己對新冠病毒缺少警惕性而患病的覆轍,Mike Schultz通過新聞媒體提醒眾人:「最初,我以為我足夠年輕,以至於新冠病毒無法傷害到我,而且我知道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的想法,但這件發生在我身上,就證明它也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無論你是大人還是小孩,身體是否健康,都有感染上新冠病毒的風險,(所以一定要保持警惕)。」
「感染上新冠肺炎後,
我頭疼到好像有人要把我眼睛推出去」
當然,新冠病毒究竟有多可怕,沒有經歷過的人,恐怕永遠也無法切身體會。
那麼,感染上新冠肺炎是什麼感受?
雖然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的臨床症狀是發熱、乏力、乾咳,出現缺氧低氧狀態。
然而實際上, 不同的人感染上新冠,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痛苦。
5月7日,《紐約時報》曾發布過一篇主題為「感染上新冠病毒是種怎樣的體驗」的文章,不少人在其中回憶了自己那段不堪忍受,絕不想再次感受的經歷:
@ Aaron M. Kinchen(39歲)
「感染上病毒後,我的頭痛程度可以列入這輩子最痛的五次之一, 就好像有人在我腦子裡嘗試把我的眼睛推出去。」
「退燒後我覺得噁心,並且 嘴裡有金屬味。即使我感到飢餓,食物的味道還是會讓我覺得反胃。」
@ LaToya Henry(43歲)
「在出現新冠肺炎症狀的第10天,我在凌晨2:30醒來。我的胸前抱著一個枕頭,卻 感覺像有一塊鐵砧壓在胸口上。」
「當天凌晨,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焦慮,我的手指和四肢開始感到刺痛,我對是否出現呼吸極度困難產生了恐慌。」
@ Ruth Backlund(72歲)
「我有個朋友本來已經開始好轉,但她最終還是去世了。我周圍有好幾個人都這樣,一開始感覺好些了,但情況又急轉直下。」
「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感覺, 我的身體每天都在變異,我再也不想經歷這種事了。」
@ Jared Miller(27歲)
「感染上新冠肺炎後,我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感受過的寒意。我的身體會強烈地顫抖,也很難移動。與此同時,身體疼得很厲害,就好像我打了一場終極格鬥的賽事, 身體要散架了。」
「除了躺在床上和睡覺,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難。你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姿勢,胸部才不會如此難受。」
@ Clement Chow(38歲)
「走路讓我喘不過氣, 像是溺水了一樣。」
「住院整整五天,我一直在重症監護室里。住院第一天,醫生說要給我插管,我當時腦子裡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 我還能不能見到家人......」
@ Kadambari Wade(44歲)
「這是一種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奇怪感覺,背疼得要命,有時我的肩膀也沒法動,我的身體似乎不屬於我自己。」
「我會劇烈地乾咳,晚上發高燒。由於咳嗽太厲害,我10年前剖腹產留下的傷疤甚至都開始疼痛起來。除此之外,無論做什麼我都覺得喘不上氣,光是起床和洗澡就會很累。」
@ Thoka Maer(35歲)
「這壓根不像平常那種喉嚨痛流鼻涕的普通感冒,它直接進入我的肺部,接著我咳嗽嚴重、呼吸急促、整個肺部感覺很沉重。」
「開始康復的時候,我失去了嗅覺和味覺。這種感受持續了整整一天。當這一切結束時,我醒來的第一個感覺,是我終於放下了一個重擔,也 好像拿到了一塊免死金牌。」
國外疫情依舊嚴峻,
國內也不能放鬆警惕
聽著這些患者講述自己感染新冠的經歷,主頁君仿佛也經歷了一遍被新冠熔爐炙烤的感受。
目前,國內經過數月的努力,終於成功將確診的數字從5位數降低到3位數。 不少人對疫情愈發持放鬆態度,有的人甚至開始不戴口罩。
儘管國內疫情相對安全,但境外疫情依舊嚴峻,截止今日,海外累計確診足足突破了500萬。
昨天,張文宏醫生再度提醒大家,必須要注意「 散發病例」的風險。換句話說,即使目前國內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大家還是有感染病毒的風險。
目前,全球依然是一個抗疫共同體,在其他國家還沒有戰勝疫情之前,我們在公共場合依舊要保持警惕,嚴格做好防護措施,嚴格保護好個人安全。
ref:
https://www.nytimes.com/article/coronavirus-symptoms.html
https://www.nytimes.com/article/coronavirus-symptoms.html
關注INSIGHT視界
後台回復關鍵詞【 壓力】
主頁君一文帶你看懂
當初限制航班背後的真正原因
後台回復關鍵詞【 機票】
主頁君為你帶來 最新回國航線匯總
關於直飛、轉機、行李安排統統都有
後台回復關鍵詞【 入境】
主頁君為你帶來最新回國入境詳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