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變窄、機非混行…北京這條路兩側突然「冒出」大石墩?為啥?

2023-12-06     北京交通廣播

原標題:路變窄、機非混行…北京這條路兩側突然「冒出」大石墩?為啥?

導 讀

近日,市民李先生撥打交通新聞熱線65150808反映,昌平區南七家村附近的回南路兩側,最近兩個月放置了大量黃黑相間的隔離石墩,導致路面寬度被壓縮,不僅通行效率降低,還容易發生事故。這些隔離墩為什麼放在這?後期又能否撤除?

回南路兩側擺放大量石墩

臨近中午,家住南七家村的市民馬女士拎著一兜水果,沿回南路一邊走,一邊回頭張望後面不斷駛來的機動車。由於路邊沿道路擺放著半米多高的石墩,她只能儘量靠邊兒,走得慢且小心。

馬女士:那沒辦法,慢慢的過來唄,這邊放了墩子是有點窄,原來沒有這個墩子它寬一點。

馬女士:那沒辦法,慢慢的過來唄,這邊放了墩子是有點窄,原來沒有這個墩子它寬一點。

道路兩側石墩長兩三公里

回南路位於昌平區北七家鎮,是機非混行的雙向兩車道。記者在現場看到,通往南七家村的整段回南路兩側,密密麻麻擺放著大量黃黑相間的隔離石墩,長度有兩三公里。來往經過的市民表示,這些石墩大約放置了一兩個月。

市民:那自行車在邊上騎不了,在中間走,你看怎麼騎?

市民:它窄是肯定窄了,它擱這個(石墩)確實有點影響。

市民:一般行人電動車一走,這個機動車都不好走。

市民:要不我們就不從路上走,我們就從這樹林裡穿過去。之前的時候,要沒有這個(石墩)的時候,這邊還能走。

市民:行人啊電動車啊,就靠這邊就可以走,現在放的全是。

市民:那自行車在邊上騎不了,在中間走,你看怎麼騎?

市民:它窄是肯定窄了,它擱這個(石墩)確實有點影響。

市民:一般行人電動車一走,這個機動車都不好走。

市民:要不我們就不從路上走,我們就從這樹林裡穿過去。之前的時候,要沒有這個(石墩)的時候,這邊還能走。

市民:行人啊電動車啊,就靠這邊就可以走,現在放的全是。

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混合同行

不少市民表示,過去非機動車和行人還能貼邊走,現在兩側放置了石墩,就只能跟機動車共用道路。機動車駛過時,距離過路的行人不過二三十厘米的寬度。

市民:那自行車啥的都錯不開,你看這車來車去的,這又是一個村口,那行人、非機動車哪有路走啊?也危險呀,你事故率也挺高啊。都是石墩子,你說弄得,關鍵沒有人行路走。

市民:以前的人他走邊上可以走,電瓶車也是靠邊走。

市民:行人跟車也跟機動車在一塊,多危險啊。

市民:那自行車啥的都錯不開,你看這車來車去的,這又是一個村口,那行人、非機動車哪有路走啊?也危險呀,你事故率也挺高啊。都是石墩子,你說弄得,關鍵沒有人行路走。

市民:以前的人他走邊上可以走,電瓶車也是靠邊走。

市民:行人跟車也跟機動車在一塊,多危險啊。

此外,由於回南路本身道路寬度不足,機動車錯車存在困難。加上行人和非機動車速度較慢,使得機動車通行效率變低。

市民:這一段老是有車跟這個電車撞的,道太窄,你看都走這道,就成混合道了。電車跟汽車它都在走這道,汽車它也跑不起來。每天早上都堵,這個道就這兩條道,騎電車的再一走,可不就堵車嘛。它車不敢走,越混越多,你要是沒有這個墩子,騎電車順著邊上能走。

市民:反正我覺得這車就特別慢,沒有原來的快。

市民:這一段老是有車跟這個電車撞的,道太窄,你看都走這道,就成混合道了。電車跟汽車它都在走這道,汽車它也跑不起來。每天早上都堵,這個道就這兩條道,騎電車的再一走,可不就堵車嘛。它車不敢走,越混越多,你要是沒有這個墩子,騎電車順著邊上能走。

市民:反正我覺得這車就特別慢,沒有原來的快。

行人貼邊通行

還有市民告訴記者,過去回南路兩側經常有機動車停放,大家都猜測,這些石墩是為了防止路側停車。

市民:本身道就窄,那個石墩子擋著你說有影響嗎?

市民:他這就是為了不讓放車吧有可能,以前最早的時候那個路邊上有放車的,這村裡邊這不全部都弄成停車場了嗎?

市民:他可能放在兩邊怕停車吧,可能是這個意思吧。

市民:本身道就窄,那個石墩子擋著你說有影響嗎?

市民:他這就是為了不讓放車吧有可能,以前最早的時候那個路邊上有放車的,這村裡邊這不全部都弄成停車場了嗎?

市民:他可能放在兩邊怕停車吧,可能是這個意思吧。

這些石墩究竟為什麼放在道路兩側?記者發函詢問了昌平區北七家鎮人民政府,城鄉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琦表示,此前回南路兩側有大量違章停車,同時還存在偷倒渣土破壞綠地等行為。此次隔離墩的設置就是為了防止上述情況再次發生,從源頭治理。

王琦:回南路本身就窄,而且是機非混行。這路兩側存在大量違停,違停產生了交通安全隱患。其次這個道路兩側呢,有偷倒渣土的,有偷倒垃圾的,我沒法清理,因為你違停占著路呢。時間長了,清掃保潔它就不到位,就造成了積塵大、綠化帶破壞、交通安全隱患一系列的問題。它這條路涉及的提升改造,主要是燕丹村東口到京順交界處這3.5公里。針對達到違停條件的路兩側設置石墩,一共是705個,放了這個放隔離墩之後,一次性清理,避免後期違停和偷倒現象產生。

王琦:回南路本身就窄,而且是機非混行。這路兩側存在大量違停,違停產生了交通安全隱患。其次這個道路兩側呢,有偷倒渣土的,有偷倒垃圾的,我沒法清理,因為你違停占著路呢。時間長了,清掃保潔它就不到位,就造成了積塵大、綠化帶破壞、交通安全隱患一系列的問題。它這條路涉及的提升改造,主要是燕丹村東口到京順交界處這3.5公里。針對達到違停條件的路兩側設置石墩,一共是705個,放了這個放隔離墩之後,一次性清理,避免後期違停和偷倒現象產生。

回南路兩側的隔離石墩

王琦補充說,根據附近居民反饋,工作人員還對部分石墩進行了外擴,保證市民通行安全順暢。

王琦:石墩放的是有選擇的,首先不能占用柏油路面,不能造成原有路面的寬窄變化。我們也收集這方面的意見,自改造到現在一個多月了,也安排了在之前的改造計劃方案基礎上,再把石墩往外延展一點,然後讓這路面變得再寬一點。

王琦:石墩放的是有選擇的,首先不能占用柏油路面,不能造成原有路面的寬窄變化。我們也收集這方面的意見,自改造到現在一個多月了,也安排了在之前的改造計劃方案基礎上,再把石墩往外延展一點,然後讓這路面變得再寬一點。

內容來源:記者 張賽男 編輯 張賽男 主編 朱來生

編輯:蓋蓋

值班主編:車水

監製:趙鵬

點個

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fa910c7cfa83f8aecf6d40a3393dd11.html










1.17億人次!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