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商家促銷忙,六安市民消費更理性!
11月12日零點,2023年雙「十一」收官,那麼,這個雙「十一」,六安市民買了些什麼?大家是熱衷於「買買買」,還是更加理性了呢?
雙「十一」至今已經走過十五個年頭,消費者們從剛開始的新奇也逐漸變成了淡然,六安的消費者更傾向於理性購物。 市民 崔梅:買護膚品,然後衣服,保養類的東西吧,自己吃的一些,反正跟平時消費也差不多,今年買少了。還是經濟上面吧,經濟上面沒有那麼寬裕了,就少一點,就是會先去看價格,然後比質量,然後後面才會決定考慮要不要買,反正就是理性消費了。
市民 梅芳:因為我在家裡面,就是帶小孩沒有上班,然後買東西的話,可能就會考慮很多,需要的話,比如說我們家有兩個小孩,有些書上面的東西,我會買書比較多,需要的話會在網上買。 市民 袁遠:買衣服,然後就是買點黃金,比價,就比如說電子產品我會線上和線下的比價,然後衣服的話,基本上都會在實體店買,力度還可以,比平時來說還是能享受到一點點的優惠。
一邊是雙「十一」電商平台的多家激戰,另一邊短視頻直播也參與了花式比拼,同時線下實體也做起了各種促銷活動,消費者擁有了更多選擇的空間,消費需求不斷釋放。 商場銷售人員 吳其敏:銷售量總體來說還相當的可以,就是比平時人流量要大,而且折扣力度也非常大,喜好就是購買的冬裝要多一點,就是天氣溫度要降下來了嘛,就是冬裝銷量要好,像羽絨服啊,大衣啊,都是買的比較多。 商場銷售人員 潘正云:今年我們的銷售還是不錯的,然後跟平常對比的話,還是雙「十一」的活動力度比較大,然後比平時,就以往增長的話是15%到20%這樣。
物流業連著千家萬戶,連通線上線下,貫穿生產流通,小小包裹的運轉效率,也是每年購物季的有效印證。在裕安區順豐點部,驛站里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工作人員正在對剛剛到庫的快遞件逐一掃描入庫登記,並及時上車派送到位。 裕安順豐點部負責人 余啟松:今年雙「十一」總體是分兩波次來的,第一波是11月1號到11月4號左右,第二波高峰11月12號到15號,就歷史比較的話,整體件量增幅20%左右,可能在某些板塊或者電商件有所下滑,下滑只是某個板塊。(記者:我們六安這邊主要還是進口件比較多)對,我們主要是進口件,但我們的出口件可能只有兩萬多。
根據我市快遞行業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至6日,全市郵政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72.16萬件,同比增長44.62%,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投遞量累計完成604.76萬件,同比增長15.48%,投遞規模位居全省第5位,雙「十一」期間的完整最新數字還在進一步統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