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會感覺到,隨著小朋友一天天長大,脾氣也越來越大。
雖然讓孩子發脾氣的都是一些小事。
但在孩子眼中,這些卻是天大的事。
今天,在小區樓下碰見樂樂的寶媽,臉上有幾道傷痕。
看出了我的疑惑,她無奈的解釋說:我的臉是被我兒子發脾氣時抓的。
那樂樂為什麼會大發脾氣呢?因為媽媽把他畫好的畫不小心弄髒了。
小編哭笑不得:現在的孩子發起脾氣怎麼都這麼厲害?!
天天的媽媽經常會在下班後陪她在客廳里玩遊戲。到了收拾玩具的環節,天天想要自己把玩具收拾好裝進盒子裡。
但是她發現,把所有玩具都裝進去以後,收納盒蓋不上了!天天又氣又急,坐在那裡一邊扔玩具撒氣一邊叫媽媽。
媽媽:你為什麼扔玩具呀?
天天:我蓋不上蓋子! (用力的把玩具往盒子裡塞)
媽媽:你蓋不上蓋子很著急,對嗎? 為什麼會蓋不上呢?
媽媽悄悄觀察一下她的玩具盒,原來是天天把盒子裝的太滿了。
天天:我不知道呀,就是蓋不上!
媽媽:你要不要把玩具拿幾件出來再試試能不能蓋上呢?
天天拿了幾件玩具出來,發現盒子能蓋上了。媽媽告訴他:盒子的肚子只有那麼大,你讓它吃得太多,它就會吃撐裝不下了。
天天破涕為笑。
上周末,媽媽帶雙雙去動物園,抱她下台階時,她拚命掙扎。媽媽只好走到台階底下把她輕輕放下來。這下小傢伙不幹了,突然開始生氣地大哭。
我問她:你怎麼啦? 她一邊哭一邊躲在大樹後面,不讓媽媽看見她。
她眼睛很尖,發現媽媽在偷看她,突然轉過身一陣小跑,一口氣跑了好幾十米,一直跑到宣傳牌那裡才氣鼓鼓地停下。
過了一會兒,她情緒平靜下來,媽媽這才輕輕上前,牽著她去和爸爸會和。會和以後我開始試圖溝通,找到她發脾氣的原因。
我(摸摸她的頭):你剛才怎麼啦?為什麼突然那麼生氣啊?
她:我剛才想自己從台階上跳下來,你不讓我跳,所以我生氣了!
我:可是媽媽並不知道你想從台階上跳下來呀? 剛才你突然生氣了,媽媽不知道你為什麼哭。
她:你下次不要抱著我下來了!我想自己跳台階!
我(指指台階):剛才那裡有台階,你在掙扎,媽媽直接把你放下來你容易摔跤。下次你想跳台階,提前告訴媽媽可以嗎?
小傢伙想了想,似乎覺得媽媽說的有點道理。現在她沒那麼生氣了。
孩子發脾氣,除了為達到目的無理取鬧外,其他不外乎是這幾個原因:
東西被弄壞或者搶走了,比如樂樂的畫被媽媽弄髒了;
想做的事情卻沒有做到,比如天天想要收玩具卻塞不進去;
想做的事情大人不理解,比如雙雙想要自己下台階但是媽媽不知道;
這時候,家長可以用教孩子這樣面對自己的情緒:
1、描述情緒:寶貝,你的玩具被搶了,你很難過,對嗎?
2、分析情緒:妹妹只是很喜歡你的玩具,想拿過去玩一會兒,但是你覺得妹妹沒經過你的同意,你很不開心。
3、反思情緒:如果你不喜歡妹妹這樣做可以直接告訴她:你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拿走我的玩具,我不開心了!把我的玩具還給我!
有一天,雙雙又生氣了。媽媽在旁邊安靜的陪著她。
過了一會兒她主動走過來對媽媽說:媽媽,剛才你不讓我吃薯片,我很生氣。
媽媽愣了一下:因為薯片里有很多添加劑,對小朋友身體不好,所以媽媽沒有讓你吃。
雖然雙雙還是不開心,但媽媽卻看見了她的進步——她開始學會把自己的情緒和具體的事件聯繫起來了!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不斷去嘗試看見、理解和接納她的情緒。
也學會理解,過去那個有很多情緒沒來得及被看見的小小的自己。
愛發脾氣的孩子並不是被寵壞了!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多去理解寶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