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學生預繳住房公積金,未必就是好主意

2023-11-25     科技生活快報

原標題:讓大學生預繳住房公積金,未必就是好主意

近日,河南周口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赴高校宣傳稱,大學生月繳住房公積金1008元,連繳半年,畢業5年內可貸60萬元購房。(11月24日 每日經濟新聞)

大學生已長大成人,即將以獨立的姿態走向社會,需購房來實現嫁娶,毫無疑問大學生是住房之剛需要群體;面臨高昂的房價,要依靠自己的收入在較短時間內,就想圓自己的購房夢,顯然「難於上青天」。

安居方能樂業。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急需購房,將自己的根紮下來,以安心工作與生活,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另一方面又因收入實在有限囊中羞澀,面對林立的商品房,只能望「房」興嘆,無可奈何。

現實中,一邊是剛需者買不起房,另一邊又是「住房」相對過剩,賣不出去;未雨綢繆,在此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該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到在校大學生身上,可謂是拓展市場之創舉。

讓在校大學生預繳住房公積金,能讓「住房公積金」的種子,早日在「大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又能擴大其影響,推進其事業的發展,更在「資金」上為大學生畢業後購房提供了資金支持,讓其早日圓了自己的購房夢。

表面思之,此政策的推出,乃當前經濟、社會形勢下之好主意;然而冷靜一想,因當今的大學生大多難以自食其力,其衣食住行、學費等均需伸手向其父母要,顯然存在諸多不妥之處。

一是加重了其父母經濟壓力。讓大學生預繳住房公積金,雖看似與家長無關,但實際上最終「買單」的還是眾家長。既需交學費,還得按月提供生活費等,目前大學生家長已經很不容易了,如再繳「預繳住房公積金」,勢必讓其經濟負擔雪上加霜。

二是於無形中限制了大學生的流動。大學生者,乃人才也。市場就業,大學生畢業後,必然走向五湖四海,在何處「安營紮寨」?尚無定數;加之,眾所周知,住房公積金尚無法在全國通用,在該市繳納了住房公積金,未必就能在別的市運用其購買住房。

如此主意,雖看似很美,但細細品味,很可能出現兩種結果,或限制了「大學生流動」,房屋不能移,一旦購房後,就只能從此安定下來,如此一來,再想到其它城市謀求更好的發展,就顯得很不現實了。

如大學畢業後不在該市就業,直接到其它城市謀生存發展,那麼費心勞神「預繳的住房公積金」,不僅可能變得毫無意義,而且還可能面臨「退金」之麻煩;總之,無論是何種結果,皆不是大學生畢業所需要的,均脫離了實際,不利於社會的發展。

讓大校大學生預繳「住房公積金」,看似為方便大學畢業圓夢購房,實際上卻背離了實際,透出了「摸腦袋」之味道,存在相應不妥之處;因此,未必就是好主意。(尚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dcc323d1165d3710684b0cd455a57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