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不慎有多費錢?
作者 | 李非林 肅蒲
來源 | 債市觀察
用假冒京東的「蘿蔔章」、假員工詐騙300億元。歷時5年,震動金融圈的「羅靜詐騙案」終於有了新進展,這一次「承興系」相關公司需要向諾亞財富旗下公司合計賠償34.89億元,而被諾亞財富列為「承興系」案共同被告人的京東則全身而退。
5月8日,諾亞財富(6688.HK)公告稱,上海金融法院支持了諾亞財富旗下公司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歌斐資產」)對於承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一家聯屬公司(簡稱「承興系」)的訴訟主張。
其中「承興系」被判向歌斐資產支付應收帳款的未賠償金額34億元,及相關法律費用360萬元,還需向上海金融法院支付1710萬元案件受理費。
圖源:公告
而諾亞財富針對京東提出的索賠則被上海金融法院駁回。
另外據「介面新聞」消息,「承興系」還應向諾亞財富旗下公司上海自言汽車租賃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自言汽車」)支付8500萬元。
諾亞財富表示,上海金融法院的判決將於上訴期結束後生效。京東方面則表示,京東無責,不會上訴,尊重一審判決結果。
01
兩個「蘿蔔章」和12人「天團」,騙來300億
「羅靜案」案發於2019年。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承興系」掌門人羅靜及旗下的「承興系」公司利用與京東、蘇寧開展採購業務的背景,從數家金融機構處騙取融資超300億元。其中諾亞財富旗下歌斐資產損失最為慘重,達34億餘元。
截至2022年「承興系」羅靜等人的刑事一審判決時,該公司騙取的錢款尚有88億餘元未歸還。除歌斐資產外,摩山保理損失27億餘元,雲南信託損失15億餘元,湘財證券損失9億餘元,安徽眾信損失0.99億元。
回顧羅靜案,其「赤裸裸」的騙局仍然令人咋舌,整個過程說不上技巧高明,期間甚至直接找人冒充京東、蘇寧等工作人員,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在其辦公樓里欺騙諾亞財富等投資方的調查人員,這些讓人感到「拙劣」的演技,卻真真切切的幫助羅靜完成了300餘億元的詐騙,簡直太「魔幻」。
羅靜案刑事判決書中揭露了這一場騙局的具體細節:
在融資過程中,羅靜、羅嵐(中誠公司運營部、資金部總監)安排「承興系」公司使用羅嵐私刻的京東公司、蘇寧公司印章,偽造購銷合同等融資所需資料,虛構對京東公司、蘇寧公司的應收帳款,同湘財證券摩山保理、上海歌斐等被害公司先後簽訂應收帳款債權轉讓及回購合同、保理合同等合同。
完成上述兩個「蘿蔔章」等事項後,羅靜、羅嵐又安排旗下公司人員石勉干、劉曉琴等分別參與合同的簽訂、履行,在京東公司、蘇寧公司辦公場所以偽造的工牌冒充兩家公司員工,對接被害公司的訪談、交接資料及面簽合同。
圖源:罐頭圖庫
此外,羅靜等人還向被害單位展示虛假的京東公司網頁、提供虛假的貿易數據及購銷合同等資料:攔截被害單位寄給京東公司、蘇寧公司的債權轉讓材料快遞,在材料上加蓋虛假的印章後回寄給被害單位:開設帳戶仿冒京東公司帳戶回款,導致上述被害單位對應收帳款及債權轉讓信以為真,並按照合同支付錢款。
羅靜之所以費盡心思騙取巨額錢款,主要是為了彌補之前融資欠下的債務漏洞。
據相關證人證詞,「承興系」公司在2015年左右銀行貸款被收緊情況下,融資成本提高,對供應鏈貿易進行了虛增就是為了融資,來維持公司運轉。
然而在虧損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承興系」公司部分資產已被質押,正常利潤無法覆蓋經營成本,一旦融資受阻,必然會資金鍊斷裂造成崩盤。
此種情況下,羅靜明知現有業務不足以支撐日益擴大的融資規模,無法填補巨大虧損,更沒有能力對融資款進行全部還款,仍鋌而走險虛構債權騙取融資,絕大部分資金被用來借新還舊,融資缺口越來越大。
羅靜通過諾亞財富獲得的34億融資就是在上述背景下騙取的,但「拆東補西」的辦法仍無法解決資金缺口。
圖源:罐頭圖庫
羅靜在2019年再次向曾經的「閨蜜」諾亞財富女老闆汪靜波求援,希望對方再發數十億的產品,為公司注入流動性。
「但這一請求遭到汪靜波的拒絕。」消息人士介紹說,面對羅靜這樣天方夜譚的要求,冷靜的汪靜波忍無可忍,當場選擇報警,警方在汪靜波辦公室內將羅靜帶走。
面對羅靜這齣「全程靠演」的融資騙局,2022年4月十餘名投資人出具聯名信,要求歌斐資產公司等說明諾亞財富是否配合承興系公司造假、為何無法識別偽造的京東印章等十項疑問。
其中一件不容忽視的細節就是,羅靜指使羅嵐賄賂了諾亞財富項目總監200多萬元,要求其在代表公司對融資方進行監管等環節中,給予「承興系」公司加快進展、加多期數、加大金額等照顧。
此外,也有投資人猜測,「汪跟羅是好閨蜜……羅需要融資,汪明知是假,為了高額手續費,睜一眼閉一眼,但無奈羅靜的窟窿越來越大。」
不過這些坊間猜測,並未得到諾亞財富證實。能夠說明汪靜波與羅靜關係的,只有客觀事實。
羅靜案發前,曾發起成立北京木蘭匯公益基金會。之後羅靜在2017年、2018年連續入選商界木蘭精英30強,並在某機構評選的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中,力壓格力「鐵娘子」董明珠、東方園林「女首善」何巧女,得票率第一,人稱「商界花木蘭」。
如今,羅靜被判無期,旗下公司要麼被轉讓,要麼被註銷,曾經風光無限的「商界花木蘭」留下一個離奇騙局,以及仍在因為她而艱難追索的30多億元投資損失。
02
矛頭互指 劍拔弩張
儘管羅靜等一眾人落網,但「承興系」的錢還沒還上,歌斐資產遂開始起訴索賠,還把京東的名字加進了索賠名單。
京東的身影確實貫穿案件始終。簽字的是京東員工、訪談地點是京東辦公樓、金融機構還看到了京東網頁以及京東方面的貿易數據,但根據法院判決,這些全是「承興系」偽造的,所謂京東員工也是由「承興系」的「群演」扮演,京東公司及員工對詐騙毫不知情。
儘管如此,京東依然意外被捲入了這場官司中。
去年12月4日,京東發出一則聲明,稱「諾亞財富及歌斐資產仍罔顧投資人信任,拒不審視其內部管理問題,惡意對第三方京東發起匪夷所思的高額訴訟,企圖混淆視聽,繼續誤導投資人和廣大公眾,推卸和轉嫁責任,為自己尋找『替罪羊』,相信法院會公正判決該案件。」
京東強調,自己是毫不知情的受害者,「承興系」公司靠製造假象輕易騙到了歌斐資產的巨額融資;諾亞財富長期存在嚴重的風控缺陷,對投資人沒盡到相應責任和義務,反而是採取了惡意訴訟和甩鍋的舉措。
來源: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歌斐資產曾於2023年11月28日發布聲明,稱網絡上傳播「承興案件」內容嚴重失實,已嚴重侵犯公司名譽權並誤導投資人和公眾。其亦強調,自己是欺詐案受害者,2019年事發第一時間果斷採取了司法維權行為,積極推動風險化解。
來源:微信公眾號「歌斐資產」
曾同為「受害者」卻將矛頭指向彼此,如今這起索賠案已有初步結果,京東被判無責,但該案件仍未塵埃落定,諾亞財富在公告中稱判決將於上訴期結束後生效。目前「承興系」公司並未有相關消息公開,最終會以怎樣的形式終結,還需等待些許時日。
03
京東「躺槍」
2019年7月,羅靜被正式逮捕,隨後羅靜的「承興系」公司一共12人相繼被逮捕,經過三年多的審理。2022年11月一審判決,羅靜因犯合同詐騙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其他11人根據不同犯罪事實,也量刑定罪。
而這次諾亞財富起訴「承興系」公司和京東的判決結果新鮮出爐,將「羅靜案」再次拉回到大眾視線,但投資人、律師等人士認為,京東被起訴有點冤枉。
根據此前羅靜案一審判決書,京東公司、蘇寧公司雖早期與承興系公司有供應鏈貿易,但京東公司、蘇寧公司與承興系公司均已結算完畢,兩家公司未與「承興系」公司簽訂該案所涉底層購銷合同。
上海秦兵(北京)律師事務所劉馨遠律師分析認為,諾亞財富將京東和「承興系」一起起訴,一方面在於將京東拉進案件爭議,擴大影響;另一方面,諾亞財富想從「承興系」公司偽造京東公司辦公樣式,來證明諾亞財富對京東公司的善良信任,基於此而進行了應收帳款債權的投資,通過嘗試起訴京東,來增加執行回款的可能。
「諾亞財富也知道,即使能勝訴,但是基於承興系公司的債務壓力,也難以執行回款。因此,從訴訟策略上來看,若多一個連帶責任的被告,可能就多一點機會。」劉馨遠律師表示。
一個對於諾亞財富不利的事實是,此前「羅靜案」的另一個受害方,新駿保理公司也是以民事案件的形式起訴了蘇寧,也是在上海金融法院,但法院最後認定蘇寧不承擔責任。而且該案例還被評選為2022年全國法院系統優秀案例。
而從投資人角度看,諾亞財富此舉有轉移兌付責任之嫌。
有投資人「諾亞承興崇」在股吧留言稱,「同樣這個產品暴雷的湘財證券和摩山保理連本帶息早早賠付了投資人,而諾亞財富卻要用她的美股以49美元/股(現在12美元/股),用10年時間換投資人的本金,分回來的錢也只能放在諾亞財富的國外家屬信託」。
來源:股吧
另一位投資人則表示,「諾亞自身被騙,拒賠,將損失轉嫁給投資者,轉身又向京東索賠」。
諾亞財富在業界的名聲確實有較大爭議。2018年至今,諾亞財富及歌斐資產曾多次被監管處罰,理由都與風控不完善、信息披露與實際不符有關;此外,諾亞財富從2017年開始連續踩雷輝山乳業、樂視、暴風集團、承興國際,令不少投資者「血本無歸」。
有長期關注京東的人士曾表示,京東50萬人的公司,每天這麼多的業務往來,不太可能針對每一名申請的訪客,在進門前去核實有沒有詐騙傾向。如果訪客真是來談事的,聊完後沒出門去干其他事了,公司也很難監控。
如今裁決結果已出,雖然上海金融法院判決「承興系」公司承擔全額損失,但諾亞財富仍不能鬆一口氣。諾亞財富在公告中指出,將繼續密切監察及評估與承興有關的法律程序的任何未來發展,亦將繼續採取最佳行動,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推動該判決的執行。
面對涉「承興系」投資者的索賠,諾亞財富仍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你認為諾亞財富會如願得到「承興系」賠償嗎?歡迎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