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靠品牌溢價賣車?解讀全新奔馳E級到底值不值

2023-12-17     汽車網評

12月17日,奔馳全新E級在北京宣布上市,總共推出了260、300兩大配置共計六個版本的車型,涵蓋了前驅與四驅兩種模式,官方指導價44.90萬至52.98萬,主打40萬以上的高端車市場。

實際上,隨著傳統燃油車行業持續內卷,以及自主新能源品牌不斷向高端市場進軍,全新一代奔馳E級面臨的挑戰正在不斷加劇。也正是在這種市場背景下,奔馳E級究竟還剩多少優勢?又能否打動挑剔的消費者呢?我們不妨對比幾款主流競品,便能一目了然。

與二線豪華品牌仍有差距

首先,當我們說起全新奔馳E級的時候,大家理所應當的會想起奧迪A6或者寶馬5系這兩台老對手。但實際上,在生存空間更為有限的二線豪華陣營中,已經有部分車型在配置和性價比方面,超越了全新一代奔馳E級。

打個比方,在同為2.0T這個排量基礎上,凱迪拉克CT6已經配備了更加先進的360度全景影像,而2024款奔馳E 260還停留在簡單的倒車影像。尤其是對於女司機而言,這項配置的缺失顯然給日常泊車帶來了諸多不便。

其次,像碰撞預警系統、電磁感應懸掛、主動降噪、HUD抬頭顯示等國內用戶比較看重的配置,全新奔馳E 260版本全部沒有配備。但反觀同為競品的凱迪拉克CT6,以上功能不僅作為標配存在,並且還有9K車機螢幕、VCS座艙等先進配置,充分迎合國內用戶的喜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選配加價方面,全新一代奔馳E級也絲毫不含糊。根據配置表中的信息來看,選配裸眼3D數字儀表需要9000元、靜謐座艙3100元、多區域智能空調8600元、發光格柵3600元、主動式氛圍燈7200元、柏林之聲音響10400元、智能領航輔助系統17400元,甚至後排增加兩個充電接口,都需要額外加價2700元。如果想要選裝全部功能,那麼實際的落地價會相比官方指導價高出不少,而這也與國內用戶「追求性價比」的購車理念有些違背。

自主品牌的壓力不可忽視

眾所周知,在純電時代下,越來越多自主品牌開始向高端市場進軍,因此全新奔馳E級除了需要面對二線豪華品牌的強勢進攻以外,造車新勢力的威脅也不可忽視。因此,同樣是在配置方面,這次我們選擇用蔚來ET7與阿維塔12兩款國產車型進行對比。

首先在性能方面,蔚來ET7與阿維塔12的零百加速幾乎都能保持在四秒以內,而全新奔馳E級雖然有48V輕混的幫助,但其成績也只有6.6秒,當然,考慮到燃油車和純電動車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放在一起對比性能難免有些「耍流氓」的嫌疑。所以在其它硬體方面,來自國產的ET7和阿維塔12全都配備了空氣懸掛,並且帶有懸架高低和軟硬調節,而全新奔馳E級僅有懸掛軟硬可調,給人的感覺頗有些單調。

其次,在智能化方面,雖然全新一代奔馳E級配備了7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以及5個毫米波雷達,同時還有L2級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自動化程度相比於上一代車型有所提升,但這些配置功能對於自主品牌來說還是顯得有些「小菜一碟」。

比如,蔚來ET7目前已經可以選裝L3級輔助駕駛;而阿維塔12更是全系標配3顆雷射雷達,另外還有華為MDC晶片、ADS 2.0系統等一系列黑科技的加持,基本可以實現城市和高速之間的領航駕駛。

汽車網評:靠品牌溢價的日子已逐漸遠去

雖然從歷史角度來看,奔馳E級自2002年便已經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已有超20年的發展里程。但因為以前國內高端車市場競爭並不如今天那般激烈,因此靠品牌溢價銷售,便成為了一種展現身份地位的方式。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自主品牌相繼崛起,加上二線豪華品牌不斷施壓,全新奔馳E級儘管價格依舊保持堅挺,但配置卻與同級競品產生了一些差距,同時各種選裝加價現象依舊存在,進一步「勸退」了不少消費者。因此,奔馳全新一代E級上市後的表現究竟如何?月銷量還能否達到以往同期水平?我們不妨期待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b271324e50bdb6fc03ba84d850f8a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