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銀河L7正面硬剛比亞迪宋PLUS,拆開來看

2023-07-20     大飆車

吉利銀河L7和比亞迪宋PLUS DM-i 冠軍版,誰的駕駛品質好?誰的底盤做工用料更紮實?用的是不是高壓油箱?廢話不多說,直接切入正題!

動力輸出

銀河L7全系標配一台1.5T四缸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120千瓦,最大扭矩255牛米。而比亞迪宋PLUS DM-i則搭載一台1.5升四缸自吸發動機,並且沒有直噴技術,而是老的多點歧管電噴,所以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只有81千瓦,最大扭矩135牛米。

這輛比亞迪宋PLUS DM-i的起步確實比以往的宋要好一些,電動機在起步過程中變得更加細膩。這輛車在時速70公里以下,均為電動機驅動,70公里/小時以上,會進入發動機直驅狀態。如果細心感受,能感覺到發動機介入時的震動。因為這輛車沒有檔位,從70公里時速到120公里時速,完全依靠發動機拉高轉速直推,所以到了120公里/小時,發動機轉速基本已經超過了3000轉/分,因此這輛車的高速油耗和噪音都不占優勢。 銀河L7同樣是電動機負責起步,配有3檔變速箱,電動機也通過變速箱傳動,發動機動力絕大部分時間可以隨時介入直驅。因此這輛車的動力相當澎湃,百公里加速成績能達到6.9秒!因為有了變速箱的存在,發動機在介入之後,能像普通AT變速箱一樣,進行換擋,可以轉速更低,更安靜更省油,同時也能獲得更高的極速。

銀河L7支持快充,這輛車的峰值充電功率能在40千瓦以上,因此基本半小時就能充滿。而比亞迪宋PLUS DM-i只有一個慢充口,用轉接頭擴展快充,宣稱峰值功率為18千瓦,充滿基本要1個多小時。

115公里續航的銀河L7搭載的是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和蜂巢動力兩個品牌混裝,我們這輛車搭載的是寧德時代電池,電池容量為18.7千瓦時,CLTC標稱續航里程115公里,WLTC標稱續航里程90公里。比亞迪宋PLUS DM-i搭載的是比亞迪自己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110公里版本的電池容量為18.3千瓦時,WLTC標稱續航85公里。 通過實測,在7月北京高溫的使用環境下,先將兩輛車充電至90%,使用純電模式行駛,直至HEV模式發動機強制開啟,測試結束。這輛銀河L7實際行駛里程為104公里,這輛比亞迪PLUS DM-i冠軍版實際行駛了84公里。

如果計算兩輛車的電耗和油耗,這輛銀河L7的百公里電耗為12.1千瓦時,百公里油耗為4.1升;這輛比亞迪宋PLUS的百公里電耗為14千瓦時,百公里油耗為5.4升。吉利銀河L7的總里程累計百公里平均電耗為4.1千瓦時,累計油耗為百公里2.6升;比亞迪宋PLUS DM-i總里程累計百公里平均電耗為6.6千瓦時,累計油耗為百公里3.1升。當然這些數據,只是我們這兩輛車的測試數據分享,僅作參考。

駕駛感受

這輛比亞迪宋PLUS DM-i開起來,底盤調校比以往有了進步,懸架彈跳速度很快。但遇到較大動態時,依舊會有多餘的彈跳,明顯感覺到避震筒連續回彈中很快到達極限,所以這輛車比較適合在平坦路面上安逸駕駛。

銀河L7的底盤來自沃爾沃、領克的CMA平台,因此這輛車開起來歐系的味道很重,底盤比較紮實,沒有鬆散感,懸架反應速度快,大的彈跳也沒有明顯餘波。

這輛比亞迪宋PLUS DM-i雖然方向盤轉向力比較輕,但指向性不是很明確,轉向手感用助力電機模擬出來。當然,直線平穩駕駛不會有什麼「破綻」。

這輛銀河L7的方向盤轉向力也很輕,轉向手感比較真實,高速的車身穩定性好。畢竟是歐系的調校風格,無論是轉向,還是高速過彎,底盤都非常紮實,給駕駛者足夠的信心。

底盤

這輛銀河L7的底盤平整度不錯,從前到後沒有凸出的部分。這輛比亞迪宋PLUS DM-i的底盤平整度也可以,不過電池和排氣管比較凸出。

銀河L的電池並沒有超出車身,而這輛比亞迪宋PLUS DM-i的電池凸出底盤很多,成為最低點,因此建議各位車主平時開車要多加留意。

這兩輛車都配有較大面積的發動機下護板。

這輛比亞迪宋PLUS DM-i的發動機下護板非常柔軟,更多的是擾流和防塵。

這兩輛車的發動機油底殼都是鋼製的,比亞迪宋PLUS的排氣管向下伸出,成為底盤的一個低點。

銀河L7的電池前方加了一道防撞橫樑,並且在插頭和冷卻液入口處加裝了保護鋼板,而比亞迪宋PLUS只在電池前方加裝了一塊鋼製護板。

我們這輛銀河L7是寧德時代生產的電池,有「CATL」的廠牌標識。額定電壓316伏,額定容量59.3安時。比亞迪宋PLUS DM-i搭載的是自己生產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額定電壓384伏,額定容量47.7安時。

銀河L7用的是樹脂厚壁高壓油箱,油箱隔離閥FTIV集成在油箱上方。而這輛比亞迪宋PLUS DM-i依舊採用鐵皮油箱。

油箱後方安裝了FTIV油箱隔離閥,說明這輛比亞迪宋PLUS也採用了高壓油箱。

前懸架

兩款車前副車架都是雙層衝壓鋼板全框式結構。

前懸都是常見的麥弗遜結構,前輪羊角都是鋁合金材質。不過,銀河L7前懸下擺臂為雙層衝壓鋼板,而比亞迪宋PLUS DM-i的前懸下擺臂為單層衝壓鋼板。

後懸架

銀河L7的後副車架是雙層鋼板全框式結構,而比亞迪宋PLUS DM-i的後副車架是雙層鋼板一體式結構。

因為銀河L7來自於沃爾沃、領克的CMA平台,因此後懸是標準的「三橫一縱」的四連杆結構,後懸連接盤是鋁合金材質,後懸下擺臂是粗壯的衝壓鋼板。而比亞迪宋PLUS DM-i毫無意外,依舊是三根「柱狀」懸架。

銀河L7的後輪剎車盤是通風盤,有更好的散熱性能,比亞迪宋PLUS DM-i的後剎車盤是實心盤。

銀河L7的後懸是簧桶分離結構,能讓避震筒有更長的工作行程,提升行車質感。比亞迪宋PLUSDM-i使用了簧桶一體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避震筒性能的發揮。

轉向力

吉利銀河L7 滑動查看更多

比亞迪宋PLUS DM-i 冠軍版

我們在同一路段(地面摩擦力相同),胎壓調至廠家標準胎壓,使用標準模式,用拉力計原地勻速旋轉方向盤90度,取最大數值。

銀河L7在舒適模式下,方向盤原地轉向力為0.916公斤;運動模式下為0.938公斤。這輛比亞迪宋PLUSDM-i在舒適模式下,方向盤原地轉向力為1.190公斤;運動模式下為1.257公斤。銀河L7原地方向盤更輕,停車和低速行駛都非常輕鬆。

發動機振動

測試方法:水溫正常後,關掉空調,在怠速狀態下,使用測振儀垂直曲軸方向,將探針接觸發動機金屬機體中間的最高位置,測量發動機振動加速度值,數值越低,表明振動越小。

銀河L7搭載了一台1.5T四缸增壓發動機,怠速振動數值為2.4米/秒²;比亞迪宋PLUSDM-i搭載了一台1.5L自吸四缸發動機,怠速振動數值為4.5米/秒²。

發動機噪音

吉利銀河L7

比亞迪宋PLUS DM-i 冠軍版

測試方法:發動機完全熱機,水溫正常,關閉空調,正常怠速下進行測試;打開發動機蓋、取下引擎罩,在距離發動機機體上方20厘米處,進行噪音採集,取平均值,為車外發動機噪音數值(dBa);在車內,將車窗關閉,發動機空載運轉2000轉/分,將噪音儀置於方向盤正上方,取平均值,為車內發動機噪音(dBa)數值。並且以車內30%,車外70%的權重進行綜合計算。

銀河L7這台1.5T發動機本身的噪音並不大,車外怠速噪音為66.5dBa,強制發動機啟動後,車內噪音為33.2dBa;比亞迪宋PLUSDM-i這台1.5L自吸發動機本身的噪音並不小,車外怠速噪音達到了75.3dBa,強制發動機啟動後,車內噪音為35.7dBa。

近光照明

測試方法:以車燈最前端為基點,與垂直牆面相距2米距離,在發動機正常工作狀態下進行測試,使用光線照度計取近光燈照明範圍內的最大值。

銀河L7的大燈是LED光源,最大光照度為6620勒克斯;比亞迪宋PLUSDM-i的大燈是也LED光源,最大光照度為4620勒克斯。

漆面色差

測試方法:使用色差計在引擎蓋中央位置取基準數值。在車身其它位置進行對比測量,記錄數值最大的位置。車身測試採樣點不小於100個。

經過測試,銀河L7最大色差值位於前保險槓處,色差值為0.71ΔE,比基準點偏黑偏綠少黃;比亞迪宋PLUSDM-i最大色差值也位於前保險槓處,色差值為1.28ΔE,比基準點偏白少紅。從數值上看,銀河L7的噴漆工藝質量控制得更好。

總結

底子決定高度

吉利銀河L7的底盤因為有沃爾沃領克的CMA平台托底,所以無論是做工用料,還是最終呈現出來的行駛品質,還是一如既往的出色,絕對是同級車型中的佼佼者。再加上3檔DHT混動系統,讓銀河L7無論是省油,還是動力,甚至是極速,都表現突出。

比亞迪宋PLUS DM-i的駕乘感受也有了一定進步,在城市鋪裝路面沒有問題,整體調校偏向於舒適。底盤的進步更多的是調校層面,因為比亞迪使用多年的三根「柱狀」懸架結構並沒有改變,一般結構的局限往往會限制調校的上限。

關於比亞迪最受關注的常壓油箱和高壓油箱問題,首先非常明確的是我們剛買的這輛宋PLUS DM-i冠軍版確實配有FTIV油箱隔離閥,所以肯定是高壓油箱。那麼這兩輛車的防撞梁、內飾、電池、電控系統如何?請關注後續的拆車內容。(本文及視頻中的測量數據結論觀點僅對此輛車負責,測量數據對公示的實驗方法負責。)

吉利銀河L7試駕、底盤評分

比亞迪宋PLUS DM-i 冠軍版試駕、底盤評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aedadd157d65a0f5877449ea2407b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