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戴雲
10月30日,市場監管總局舉辦專題新聞發布會。封面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9月底,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下簡稱「公示系統」)已歸集涉企信用信息達130.84億條,系統日均訪問量突破1.28億人次,日均查詢量超過1700萬人次。
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認證和市場監管大數據中心主任陳建良介紹,公示系統按照全面、及時、準確的原則,歸集公示全國經營主體的登記註冊、行政許可等涉企信息,為推動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覺、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市場監管格局起到了支撐作用。
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認證和市場監管大數據中心主任陳建良。封面新聞記者戴雲攝影
信息歸集機制基本建立。市場監管總局與絕大多數省區市已建立信息歸集共享工作機制,平均每個省區市信息歸集涉及的省級部門38個,參與部門覆蓋率超過78%。同時,開展企業信用數據質量常態化監測,有效提升信息歸集質效。
信息公示作用充分顯現。系統實現了全國1.88億戶的存續經營主體和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注吊銷經營主體的全面查詢和公示,助力超682萬家企業採取簡易註銷程序、通過公示承諾書退出市場,降低了企業與社會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齊抓共管的信用監管格局初步形成。市場監管總局實現與29個中央部門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向相關部門推送經營異常名錄4016萬條、嚴重違法失信名單223萬條。通過信用信息共享,公安、銀行、財政等部門在出入境、貸款、招投標等工作中對失信企業和個人加以限制,有力推動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信用約束聯合懲戒工作格局形成。
信息服務效能有效提升。採用「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方式高效支撐信用指數、平台企業開發信用監管數據試點等工作;建設信用京津冀共享專區,服務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後續,公示系統將繼續以新修訂製定的『一法兩條例』為依據,以業務需求為牽引,持續完善系統功能,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粘性,為支撐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落地、提升市場監管效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陳建良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ad7e6932b2d00263f4d04d0bf6df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