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美古城,2700年歷史,去過的人都說這裡年味足

2020-01-24   魚游天下

【前言】

農曆歲末,回家的腳步越來越近,離春節也越來越近。辭舊歲,迎新年。我們總是在一年又一年的年末,帶著期盼回到老家過年。然而,越來越長的時間裡,我們會發現,年味越來越淡,更多的時候會懷念小時候過的新年,那時的年味非常足。而這個春節,不妨帶上你的家人一起去平遙古城過年吧,在這裡還能感受到最傳統的年味,以及兒時最珍貴的純樸,而且這裡景點豐富,慢慢感受,體會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年。

【行程】

第1天:電影宮(潮流主題展)日升昌、明清街、市樓、蔚盛長、天吉祥博物館、協同慶、同興公、百川通

第2天:蔚泰厚、匯武林、古民居、報紙博物館、中國鏢局博物館、中國商會博物館、華北第一鏢局博物館、雙林寺、鎮國寺、二郎廟、平遙縣衙、古城牆

第3天:城隍廟、文廟、馬家大院、清虛觀

擁有27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春節年味很足

平遙古城地處山西省中部地區,從西周開始,迄今為止已經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悠久的歷史,讓平遙這裡的年味一直都保持著。這裡年俗項目豐富,舞獅,寫春聯,送元寶,扭秧歌,兒時看到的它都有。這些傳統的年俗項目,仿佛一下子讓我回到了小時候,很感動。

所有年俗項目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舞獅了,在我國古時候,人們生活娛樂沒有那麼豐富的時候,沒有電視,沒有春晚,每逢佳節,人們用舞獅來祈禱新的一年。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的音樂聲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動作,惟妙惟肖的表演引來走街串巷的群眾們一陣陣掌聲。我走走停停,看著平遙古城裡的人們載歌載舞,非常喜慶,讓人在最接地氣的地方,過熱鬧的春節。

寫春聯也是傳統春節年俗活動里必不可少的一環,在遠古時候,有「年」這樣的一個怪獸來叨擾人們,後來人們發現它最怕打鼓聲和紅色,家家戶戶就會在新春的時候在門口貼上紅紙。後來,就慢慢發展成在紅紙上寫上吉祥話,用來祈禱新的一年裡行好運,現場還會有送春聯活動,積極參與就可以得到哦。

在平遙古城裡,可以看到各種有趣的年俗活動,穿著不同顏色的扭秧歌表演,裝扮成財神爺給客人送元寶,以及手持蒲扇優美的舞蹈等等,每一個都非常有意思。而且這些年俗活動,你也可以體驗假如其中,非常有參與感,不會讓你在過年期間感到無聊,所以還猶豫什麼,快帶帶著你的家人來感受年味吧!

在每一條街道穿梭,在每一條歷史長河裡穿越

平遙古城的歷史追溯到西周時,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封國,實行郡縣制,這個時候的平遙屬於太原郡,隋朝時,為了防止突厥的侵入,平遙的地位不容小覷,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自衛戰爭的考驗,時間划過了唐代,在時間的發展下,這個時候的平遙已經頗具商貿中心的意思了。到了明朝,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清道三年,日昇昌票號誕生,平遙商幫迅速崛起,進一步促進古城貿易的發展,此後持續百餘年之久。民國時,又建立了公路鐵路等交通系統,促進了平遙開放。時間走到今天,平遙已經成為中國保存完整的明清時古代縣城的原型。

「山繞水環古驛樓,蜂須蝶翅麥花秋;歸家未久離家路,來往風塵送客愁」有這樣的一首絕句來形容了平遙的好,在平遙古城裡,有一條連接整個城的交通脈絡,縱橫交錯,四大街,八小街,72條巷子共同組成。南大街就是當中的一條,南到南大門,北至東西大街交接處,400米余長,裡面有當鋪,藥鋪,鏢局,商號等等。在清朝時,把握了中國百分之五十及以上的金融行當,是當時的CBD,在這古代的CBD上最顯眼的莫過於市樓了,它是古城內唯一的樓閣式高層建築,非常古樸。來古城旅行的人都會在市樓打卡拍照。

日昇昌,現代銀行的鼻祖

在我國歷史上,白銀一直是主要的貨幣材料之一。"銀"往往代表的就是貨幣,而"行"則是對大商業機構的稱謂。把辦理與銀錢有關的大金融機構稱為銀行,在平遙,日昇昌就是現代銀行的鼻祖。

日升昌坐落在清朝「華爾街」的西大街的繁華地段,前身是西裕成顏料莊,除了在平遙設有總莊,北京還有一個分莊。因為清朝嘉慶末年,商品貨幣的發展,貨幣流通量大增,人們出行帶著大量的現銀非常不方便,在道光年間,顏料莊正式更名為日升昌票號,經營承兌平遙的日升昌票。

占地1386平方米的日昇昌,共有21座建築,正院沿南北縱軸,還有兩個小院,這樣的一個用現在眼光來看並不起眼的古建築,在清朝時期分號發展到了遍布30餘個城市,它的誕生促進了中國金融流通,加速了資本運轉,為當時的名族工業商業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現在的日昇昌已經成為票號博物館了,燈籠,屋檐樓脊,帳房,大掌柜房都保留著曾經的模樣,我們也能依稀看出曾經經濟發展的蓬勃模樣……

華北第一鏢局博物館,刀尖討生活的運鏢生涯

在古時候,人們運個東西不像現在這樣發個快遞那麼方便,就有了鏢局,需要承付一定的物資,運送鏢的人需要有一身的武功,這樣面對路上的土匪時有應付之力,所以說那個時候的運鏢完全是刀尖上討生活。

在平遙古城東大街路南22號,有個占地1000餘平方米的鏢局博物館,裡面分為前中後樓四個部分,總共開設了六個展室和兩個展區,充分反映了鏢局裡獨特的風貌。在鏢局裡,有單獨的帳房,是鏢局的財務室,一般設置帳房先生一人,幫帳的人兩人左右,算是鏢局的財務的基本配置了,根據業務不同,也會有大小件之分,運營小件業務的叫櫃頭房,主要負責鏢局小額業務的處理,還有存放武器的房間,刀劍叉戟武器眾多,那時候運鏢是非常危險的事,好的武器可以保護自己和物資。

從博物館走下來,越來越感謝現在社會的發展,快遞行業,保險行業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個和平繁榮的時代,若是在古代,根本無法想像人們生活是多麼的艱辛,送個快遞都是過命的生活,真是太難了。

中國鏢局博物館,運鏢人的風雲碎玉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會嫌棄生活平凡無趣,會覺得生活沒有一點水花,然後在古時候運鏢人的眼中,平淡無奇的生活是最嚮往的,把一趟鏢安全平穩的送到客人手中,取得了該取得的銀錢,最後平安的回到鏢局是每次最好的時光。

在平遙南大街61號,中國鏢局博物館就坐落於此,博物館前身是明末清初鏢局的舊址,以中國鏢局發展史為主線,將明清時期,中國有名的十大鏢局,十大鏢師和走鏢過程中一些軼聞趣事細細展現。在中國鏢局博物館走一圈,我非常欣喜我們生活的平安,感恩那些負重前行的人,我也會珍惜當下的生活,希望你也一樣。

中國商會博物館,見證曾經的繁華

在古時候,以農業為主,做生意的人雖然收穫了錢財,名聲卻並不好聽,一般人會覺得從商的人相對比較低賤,不履行合約互相欺詐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就會需要商會來從中斡旋調解了。

平遙的中國商會博物館是以中國商會歷史變遷為主線,以商會管理文化為中心,以聯誼工商各界人士為紐帶的一個綜合性名營博物館。博物館裡有豐富翔實的史料和實物,真實的反應了激盪風雲歷史裡中國商業的經濟發展脈絡,值得前去一看。

古城牆,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古城牆

平遙,古稱「古陶」,是軍事要塞之地,當地有三寶,雙林寺,鎮國寺和古城牆。平遙的古城牆從春秋時置中都後開始,在明朝洪武三年重築。平遙古城牆馬面多,造型美觀,防禦設施齊全,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古城牆。

一座城池一座城,城牆的建立主要是為了防止外敵的侵入,平遙古城牆最高10米,牆外築有護城壕,一丈深一丈寬。城池還設置有6座城門,再在城門外設置吊橋,敵樓,城樓,魁星樓,文昌閣,點將樓,角樓等等。城牆上還雕塑幾個,栩栩如生的反應炮灰紛飛時,人們如何利用大炮,弓箭來抵禦外敵。

站在古城牆向遠處看,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冬日夕陽下的平遙少了幾分熱鬧,多了幾分祥和,有種歲月忽已晚的感覺。肅穆,寂寥,一切戰爭,都化作歷史,過往皆是過眼雲煙而已。

馬家大院,平遙第一大院

民國時候的電視里,總會有那麼一兩部要麼是大家小姐愛上了來家裡坐長工的小伙兒,要麼就是為了沖喜,富家少爺總是不得不放開曾經青梅竹馬的姑娘,和一個農家姑娘結婚,最後的結局嘛,要麼就是小時候抱錯了孩子,要麼就是富家少爺死掉了,農家姑娘撐起整個家族。這樣的劇情,一定要豪門大院,平遙里的馬家大院就是可以作為參考的依據。

上面那段話,純屬娛樂作用,但是馬家大院的豪還是能從一磚一石,一花一木當中可見很多的,馬家大院深藏在平遙小巷之中,170多年的歷史,是平遙最具有歷史和觀賞價值的古民宅建築君羊,裡面包含三座大院,六座小院,房屋197間,將居住建築,豪門起居,商賈興衰融為一體。在當年,民間有一個說法,「拉不完,填不滿的馬家地下金庫」,由此可見當年深宅大院的風光。

馬家大院因為地處小巷之中,所以被譽為「藏在布袋裡的夜明珠」,提起大院,大概都會想到山西喬家大院,在那個時候,人們結締婚姻更多也會考慮到門當戶對,馬家大院的小女兒就嫁給了當時的喬致墉,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平遙的馬家大院,能看出曾經的繁華無雙,總占地九畝之多,是平遙「四大富商」之首,院落整體像一個大的「馬」字形,比喻馬家事業「馬到成功』更上一層樓。

馬家大院關上門是一個獨立王國,打開門四周清水磚瓦,內部富麗精緻,沒有一絲一毫的贅余,連院子裡的那口缸都有著極大的作用,不叫「缸」而叫「海」是用來救火用的,丫鬟宿舍,大太太房,小姐房和少爺房除了這些必備的常居的房外還有「花兒房」,馬家的小姐在長成出嫁時要跟著大太太住進正房,由大太太為添置嫁妝。當時留著一個典故說「從東院走到西院,花兒都曬焦了」足以說明馬氏家族的光耀。

除了房子設計花了心思外,馬家的心思還用在了家訓上,做生意保持「吃虧」的心,應酬時保持「退讓」的心,日用保存「節儉」心……這樣的家教訓養,想必馬家出來的孩子個個都是人尖兒……

從馬家大院走出來後,我感慨頗多,曾經的首富原來是這樣生活的,從房子裡的布局裡能看到生活的點點滴滴,低調的性格也許讓馬家並不如其他那些大院那樣有名,但是卻在亂世中守住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協同慶錢莊,平遙最大的地下金庫

古城內景點很多很多,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平遙最大的地下金庫——協同慶錢莊。協同慶也是中國錢莊(票號)博物館,位於平遙古城南大街,有全國最大的錢幣展廳,協同慶票號舊址,該票號創立於咸豐六( 1856 ),由小到大,迅速崛起,為票號興衰之縮影。

走進協同慶,會發現太多的金元寶了以及古代的錢,可想這裡是曾經多麼的繁榮,如果你新年想得到財運,我覺得來這裡拜一下關公,一定會有很好的財運哦!

雙林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在平遙,一定要到雙林寺轉轉,1400多年的歷史,這座寺廟頗具古感,從平遙往西南方向行進六公里有一橋頭村,雙林寺就坐落於此。

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因為這個地方原本是中都故城所在,所以叫中都寺。曾經這裡7層樓閣,高可望省,雖然毀於火災,但是從基石可以看出,這裡曾經那麼宏偉。現在的雙林寺幾經歲月刻畫,有些古樸清幽的味道,寺中一個老樹落光了樹葉,前面落下的雪並沒有化完,更是給雙林寺添加了一絲肅穆蒼幽的味道。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雙林寺中到處可見雕塑成各個姿勢的菩薩和佛,有的慈祥,有的威嚴,身上的顏色到是顏色各異,想像不到在古時候,人們是用什麼材料什麼樣的工藝給這些上色,讓他們能夠經歷1000餘年的歷史,不染塵埃……

時光變換里,雙林寺獨守一方天地,在歲月長河裡看風雲歲月,我們應該加倍珍惜雙林寺,愛護這些有著古時候人類智慧的結晶,在裡面學到經驗,為現代人類文明做貢獻。

鎮國寺,最古老的木構建築

和雙林寺並列齊驅的是位於平遙縣城東北15公里郝洞村的鎮國寺,原名「京城寺」,後來改名鎮國寺,是我們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

鎮國寺占地面積10892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寺廟前後兩個院落,其中前院建在天王殿和左右鐘鼓二樓。正中為大殿三間亦稱萬佛殿,後院東為觀音殿,西為地藏殿,各為五間,中建三佛殿,每個殿都有不同的特色,可慢慢打卡。

冬日的陽光照耀在鎮國寺里,一千多年的歷史讓鎮國寺看起來古樸蒼幽,寺內有天王殿和萬佛殿等殿外,還和一般寺廟一樣會設置山門,包含三個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佛教中認為入散解脫門就可獲得解脫,象徵「三解脫門」之意。天王殿是鎮國寺山門,在元朝創立,幾經歷史,幾經休憩,仍保留了元朝的風格,兩旁的神將手持不同的法器,比喻「風調雨順」。值得打卡。

中國建築的智慧就在鎮國寺萬佛殿表現的淋漓盡致,萬佛殿里佛像林立,沒有一個佛像是相同的,裡面沒有一個釘子,全部採用木質,這樣的構造屹立千年而不倒是中國古建築偉大的結晶。站在鎮國寺遠看,歷史風雲都化作一縷青煙,現在一切都很安靜,靜的讓人能聽到雪化的聲音,俯仰之間,天地萬物都有靈氣。

古城景點豐富,24個景點等你慢慢品味

山西平遙古城,正在已一個開放包容的態度吸引著眾人前來,除了參與性強的各類新年項目外,還有就是這些明清時的古建築了,有蔚藍長的歷史,有清虛觀的清然,有平遙縣衙的莊嚴,也有文廟的高大,慢慢的品,24個地方需要打卡,各有各的打卡理由,非常值得前來。

元亨酒家,膾炙人口樂不思蜀

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獨特的風情,也有它獨特的美食味道,對於一個吃貨來說,到平遙過春節就是一場舌尖上的盛宴,平遙號稱有108種美食,主要是以面實為特色餐飲。這次來平遙,我選擇的是位於西大街的元亨酒家,地道的平遙風味美食,讓人想把餐廳的美食全部嘗遍。

元亨酒店環境優雅,兩層樓高建築掛滿了紅燈籠,大紅燈籠高高掛走的就是過年喜慶范兒,店裡的裝修和外面裝修自成一派,質樸雅致,就餐檯,點餐檯都非常的古色古香,在這樣的一個古城裡吃飯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這次我們點了招牌菜牛肉,牛肉是平遙古城一大的特色,來了一定要試試,元亨酒家的牛肉製作工藝獨特,色澤紅潤,「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一片一片擺盤整齊的在盤中,讓人食指大動。

油茶也是來平遙一定要試試的食物,用高粱面,加上其他五穀雜糧而成,有點像芝麻糊和湯圓的搭配感,呈糊糊狀,在冬天來一碗熱乎乎的油茶,沒有西安油茶的咸和厚重,從濃濃的油茶中還透漏中點點回甘,真是暖心又暖胃。

店裡還非常有意思的做了不同種類的酒,糯米製成的黃酒,玫瑰口味的玫瑰酒和竹葉酒等等,不同的酒的品種有不同的口味,吃一口醇香的牛肉,配上一口回甘的油茶,再吃點干食,喝一口酒,這就是人生啊。

格林聯盟,古色古香,很有年代感

出門旅遊,住宿一定是個非常重要的選項,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旅遊的質量,選擇一個舒適的酒店,如果酒店的氣質和當地的環境非常搭配的話,那麼我覺得選擇就對了,這次在平遙,我住的非常有古樸氣息的格林聯盟酒店。

格林聯盟酒店在平遙古城的黃金地段,無論是去哪個景點都非常方便,附件還有餐廳,酒店外面裝修古樸典雅,剛走進去就像走進了古時候的客棧一般,和古城的氣質非常的搭配。

酒店房間裡面有仿明清時期的炕,古樸典雅的裝修,住進去也沒有覺得不方便,酒店家具設備都十分齊全,燈光柔和,夜晚睡下馬上進入甜美的夢鄉。在房間裡往外看,燈火闌珊處,雪並沒有化完,冬天的清冷和酒店溫暖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讓人覺得在這裡度假休息十分暖心。

【後記】

春節在中國人的記憶中,是不可取代的,但是當越來越多的人懷疑春節還有必要在家過的時候,我覺得可以適當的做出改變了,這次在平遙的一些日子,我又找回了兒時的感覺,在這裡感受到了最傳統的年味,而且這裡的景點也很多,這樣的春節就很充實,推薦給你們,希望你們也有時間帶著家人去一次平遙,感受不一樣的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