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巉口微政務」加關注
實時發布政務動態,提供民生服務諮詢,宣傳燦爛文化歷史,展示風情魅力巉口.
我們的聯繫方式:0932-8827222
評論功能已開啟,請到文末發表觀點
赤日幾時過,
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
瓜李漫浮沉。
今日10時50分
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暑」正式登場
最熱的時候就要來啦!
每年陽曆7月23日前後
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
為「大暑」節氣開始
它與「小暑」一樣
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今年大暑節氣
正值「中伏」第二天
「蒸煮模式」即將開啟
你準備好嗎?
酷熱的大暑時節
人們更加注意飲食
「頭伏餃子二伏面」
北方人的習俗多是吃麵條
一勺肉,二勺湯
三勺熱油淋上頭
堪稱夏日美食
廣東有「吃仙草」的習俗
「仙草」又名涼粉草
是一種藥食兩用食材
有神奇的消暑功效
在養生保健中
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
在酷熱的伏天
應更加注意修養,調節身心
「暑天無病三分虛」
大暑節氣,天氣炎熱
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
此時應多食用清淡滋陰食物
益氣生津,清熱消暑
在古人看來,清心靜氣
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
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筆下
臨窗迎風,修身養性
一派悠然自得景象
不是每個人的大暑
都能過得自在閒適
詩人司馬光看起來就頗有愁緒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明明正是苦夏
卻一下子感受到了秋涼
字裡行間
感慨時光流逝,年華易老
酷熱當頭,既然逃不掉
那就靜下來安心享受吧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絳紗渾卷上,經史待風吹。
唐代詩人元稹興致頗高
在大熱天裡
擺瓜果,邀朋客,觀螢火
回想小時候,夏天帶給我們的
不只是酷暑難耐
更有蟬鳴蛙叫,稻田飄香
如今,時光一去不復返
但那份美好,永遠留在心間
在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里
喝一杯茶,讀一本書
用心過好每一天
珍惜每一天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
|巉|口|微|政|務|
...微信公眾號:adckzw
...掃一掃 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