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
《咬文嚼字》雜誌社公布了
2019年度「十大語文差錯」
其中包括足協致歉聲明中的成語誤用
以及明星微博出現知識差錯
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當成孔子的話等等
具體則有以下十大差錯
足協致歉聲明中
錯用「差強人意」
2019年11月,中國男足在世界盃預選賽中敗給敘利亞隊。事後中國足協用微博向球迷致歉:「中國男足表現差強人意......中國足協對此深表歉意!」其中誤將「差強人意」當作「讓人不滿意」用了。「差強人意」表示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中國足協微博
李小璐將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錯認成孔子所說
李小璐和賈乃亮離婚後,發微博稱自己是一個「普通女人」,還說「孔子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然而這句話並非孔子說的。其出處最早可追溯到《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一語。
《集王聖教序》中的「聖賢」
干支紀年中,許多人將
「己亥」誤為「已亥」
「己亥」在使用中常被誤為「已亥」。天干中有「己」沒有「已」,干支紀年中只有「己亥」年而沒有「已亥」年。還有將「2019年己亥年」誤為「2019年乙亥年」的。干支紀年中確實有「乙亥」年,但2019年不是。
智永《千字文》中的「己亥」
媒體將
「挖牆腳」誤為「挖牆角」
2019年8月,華為發布作業系統「鴻蒙」,力邀安卓應用程式開發者為鴻蒙效力。媒體調侃:這是在「挖安卓的牆角」。其中「牆角」是「牆腳」之誤。漢語詞彙系統中有「挖牆腳」,而無「挖牆角」。
徐渭行書「牆腳」
相關新聞中
將「主旋律」誤用為「主弦律」
《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上映,相關新聞中,「主旋律」常誤為「主弦律」。「旋律」通常指若干樂音經過藝術構思而形成的有組織、有節奏的組合;「主旋律」指多聲部音樂作品中的主要曲調,現在也用來比喻基本的觀點、主要的精神。「旋律」不能寫作「弦律」,「主旋律」也不能寫作「主弦律」。
經貿新聞中
將「鯰魚」誤為「鲶魚」
2019年11月,美國確認中國鯰魚監管體系與美國等效。相關報道多將「鯰魚」誤為「鲶魚」。2013年《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實施,確定「鯰」為規範字,而其異體字「鲶」未收入。此後,「鯰魚」寫成「鲶魚」就不規範了。
毛澤東草書「鯰魚」
司法新聞中
將「不以為意」誤為「不以為然」
2019年,一名女孩遭殺害,兇手因不滿14周歲,依法不追究刑責。媒體報道:兇手行為素有不端,其父母雖有察覺卻「不以為然」。「不以為然」指不認為他人是正確的,表示不同意。父母不重視孩子的不良行為,應用「不以為意」。
環保新聞中
將「禁漁」誤為「禁魚」
2019年,多部委聯合印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部分媒體報道時把「禁止捕魚」說成「禁魚」,混淆了「魚」和「漁」的區別。「魚」是名詞,即魚類;「漁」是動詞,即捕魚。
米芾行書「禁漁」
波音墜機事件中的
「令人堪憂」
2019年3月,衣索比亞一架波音737-8飛機發生墜機空難。許多媒體報道:波音飛機的安全性「令人堪憂」。「堪」指值得;「堪憂」指值得擔憂,意即令人擔憂。可說「波音飛機的安全性堪憂」,也可說「波音飛機的安全性令人擔憂」。但將「堪憂」與「令人擔憂」雜糅成「令人堪憂」卻是不對的。
相關新聞中
將「令人不齒」誤為「令人不恥」
對於美國無端挑釁的「霸凌主義」行為,我方曾用「令人不齒」一詞予以抨擊。新聞報道常將「令人不齒」誤為「令人不恥」。「齒」本指牙齒,引申指並列;「不齒」指不與同列,表示鄙視。「不恥」指不以為有失體面,如「不恥下問」。對美國的挑釁行為表示鄙視,應用「令人不齒」。
陸柬之《文賦》中的「不齒」
你能全部用對嗎?